APP下载

我在康复驿站的17天

2020-08-19刘昌海

工友 2020年8期
关键词:方舱驿站出院

文_黄 菁 图_刘昌海

1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投入到史无前例的与病毒的战争中。为打赢这场战争,我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作为这个集体的一员,我经历好几个“战场”,见过不少生离死别。我愿意用这支笔,与大家分享我的战疫故事。

我院是一家基层医院,主要对社区居民服务,解决头疼脑热、感冒发烧等常见病、多发病。疫情开始后,我院开设发热门诊,实行发热分诊预检措施,及时转诊疑似病人,为上一级医院减轻急诊压力。经一个多月的奋战,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发热门诊关闭。本以为可以喘喘气,休息一下了。

3月4日下午,我接到院领导电话,说医院有去方舱工作的任务,问我愿意去方舱吗?我说可以,他建议我和老公商量一下。我立刻给老公打电话,老公半天没说话,可能担心我。我说我早就想去方舱了,现在去应该没事的。老公叮嘱说,一定要加倍小心。

当天晚上,副院长带领我们一行8人来到军山康复驿站,开始新的“战斗”。因为方舱给大家的印象是医院,所以我们给康复出院的确诊病人待的强制隔离点,改了个名字叫“康复驿站”。

2新冠病毒是个很诡异的病毒,康复出院的病人仍然能出现核酸复阳的情况,意味着病人仍有传染性。当时大量病人入院救治后治愈出院,出院后复查核酸检查仍有阳性,因居家隔离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出院后仍要隔离,这也意味着在康复驿站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好在有前期工作的经验,加上防护措施和流程安排精准、有效,我们的心理压力减轻不少。但穿着隔离衣和防护服,戴两层口罩,戴护目镜,持续工作4小时,还是让人难以忍受。一天工作下来,衣服都是湿的。

康复驿站主要负责接收康友,对他们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普及和心理疏导。对有基础疾病的康友,如果疾病有加重趋势,需要及时转出。

我印象深刻的是3月7日凌晨的夜班,查房时有个康友说,她隔壁床的人一直在呻吟,要我们看看。那是我前两天收的一名76岁老年女性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淋巴瘤,本来说过完年就去医院治疗淋巴瘤,没想到这次疫情让她和老伴都被感染了,老伴在一个月前去世了。

我们拉开床帘的时候,她在抹眼泪,说想起她的病她就睡不着。我安慰她,给她倒了一杯水,问她有没有发烧,她说全身痛得睡不着。我警觉起来,用体温计给她量了体温,38.7°C。我鼓励她要多喝水,并对同事肖芳说,过半小时再去量一次体温,如果继续上升,就用阿司匹林。半小时后的体温39°C,我给病人用上阿司匹林,嘱咐她多喝水。再过半小时后,我过去看她,她说出了汗了,全身痛好多了,我嘱咐她用干毛巾隔开汗湿的衣服。第二天早上,我们向医疗组报告了这个病人的情况,当天就把她转到上一级医院去治疗。

下夜班回来后,我一直在补觉,手机处于关机中。睡醒后开机,老公的电话疯了似的打进来,说儿子摔了一跤,左小腿骨折了。接诊医师建议打石膏,老公问我意见,我说可以。那天晚上,孩子痛了一夜,老公也给孩子按摩陪了一夜。

3面对家里突然的变故,非常时期,我担心老公一个人搞不定,特别想向领导申请回去,哪怕是要隔离14天也可以。老公说他一个人搞得定,是不想拖我后腿。事实证明,老公和孩子是坚强和充满战胜困难能量的。从孩子打石膏到拆石膏,再到带孩子去看康复科医生,家里家外都是老公一肩挑。他的头发基本都白了,人也苍老好多,但他乐呵呵地说愿意为我排忧解难。千言万语,难表家人对我工作上的支持。

在康复驿站工作的17天里,我们医院食堂的周师傅熬了4次鸡汤,让我至今难忘。我听说每次都是周师傅一大早拿着开发区开的防疫介绍信去沃尔玛超市买老母鸡,经过整整一天的熬制,到下午5点同事开着车送过来,我们喝的时候都是滚烫的浓稠的,里面放了山药、红枣等滋补品,还加了粉丝,特别有口感。

现在想起那个味道,那种鲜香美味,此生难忘。一锅鸡汤寄托了医院领导和同事对我们的关心,让身在康复驿站的我们内心感到无比温暖!

3月21日,我结束康复驿站工作,又接到上级指示,去一家酒店报到,成为境外人员隔离点的驻点医生,执行境外人员隔离的医疗保障任务。从那时候起到现在,我一直在酒店隔离点工作。

这半年来,我长期与家人分离,战斗在疫情一线,孩子从遭受骨折到恢复,我没有照顾他哪怕一天,对老公和孩子是愧疚的,也不知道如何弥补。但是国家遭此大难,我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能在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中,以亲历者的身份投身到全民抗疫的洪流中,深感光荣!

“但愿世间无人病,宁可架上药生尘”,是医者的初心,也是我此生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方舱驿站出院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冰城“方舱”开建!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方舱日记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