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远的成昆精神

2020-08-17邓苗苗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铁道兵文波凉山

邓苗苗

如 果要向联合国赠送一件既能表现中国壮美河山,又能展示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礼物,你会选择什么?考虑到这两个条件,1974年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名了一件名为《万里山河展新容》的雕塑作品,赠予联合国总部。

这是一件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文带领140多名工人,以成昆铁路为主题精心制作的巨型象牙雕塑。崇山峻岭、深涧密布、沟壑纵横的复杂地势,与穿行其中的铁路、火车精巧地融为一体,浓缩在高110厘米、宽195厘米的空间,向世人展示了成昆铁路的奇迹。

“成昆铁路象牙雕塑这个礼物,不是随便送的,它展示的是国家在艰苦条件下搞好建设的坚定信念和强大实力。”中国铁道建筑报资深编辑、铁道兵文史研究者梅梓祥在北京向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介绍。

联合国总部象征人类征服大自然和进入宇宙空间的礼物只有三件,除了美国的月球陨石和前苏联的人造卫星,另一件就是这件象牙雕塑,它代表了当时中国的形象与精神。而这种精神,在成昆铁路通车以来的五十载岁月中,长久而有力地感染着一代代人。

用光影捍卫共同的民族记忆

“铁路修到了凉山下,彝家的心里乐开了花,炸开了高山架起了桥,一条铁路通到了我们家。卡沙沙卡沙沙,修路的大哥,卡沙沙卡沙沙……”

为了庆祝成昆铁路建成,凉山州歌舞团特意为通车仪式编排了一首洋溢着喜悦的欢快曲子《卡沙沙》。那是1970年7月1日,伴随着彝族兄弟姐妹悠扬的歌声,两列满载着工农兵和民族代表的火车披红挂绿,分别从成都、昆明出发,汇聚于素来就是川滇高原重要物资集散地的西昌。这场跨越高山峡谷与奔涌江河的“碰头”,揭开了大西南地区迈向新历史进程的序幕。

CCTV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西部摄制组的导演刘洪浩,对《卡沙沙》这首曲子印象十分深刻,特意用在了成昆铁路那集的结尾。他告诉记者,直到现在他脑海中还时常响起这段旋律。

“卡沙沙”在彝语中是“谢谢”的意思,“铁路修到了凉山下,彝家的心里乐开了花”的歌词,直白地表达了凉山人民对成昆铁路开通的感激之情。刘洪浩一直对未能找到当年原版的《卡沙沙》耿耿于怀,如今纪录片中呈现的还是效果较好的一个版本,但现在的演绎却无法百分百地还原当初凉山彝族人民溢于言表的激动与欢欣。

《卡沙沙》里融入了彝族人民对铁路、铁道兵的真挚感情,因而极富感染力。成昆铁路精神与铁道兵精神,又何尝不是触动人心,令接触过、了解过这段历史的人对此念念不忘。

《永远的铁道兵》正式开拍是在2013年4月,但前期的准备就花了18个月。刘洪浩带领着摄制组从重庆到昆明,再从昆明开车沿着当年的施工便道,经攀枝花回到了成都。

“当年成昆线上高难度的隧道几乎都是铁五师23团负责的。他们打隧道最牛,被称为老虎团。”后来,23团的许多老兵回到了成都,刘洪浩便就近在一个宾馆里找了套房,对他们进行集中采访,以口述史的形式回忆成昆铁路的修建。

反复来回于成都、攀枝花与昆明之间,通过大量的实地走访、拍摄,刘洪浩掌握了不少的素材。“第一稿我写了3万多字,但一集長度45分钟左右的纪录片,一般也就1.5万字。筛选素材真的很难,哪个都不舍得删。”为了留下这些宝贵的素材,刘洪浩甚至试探着向领导申请加长。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刘洪浩又用了一个月,把3万字浓缩成了现在片子里呈现出的模样。

片子的开头讲述的是一名广东籍贯的老兵,从部队复员后,选择留在了成昆线上四川与云南交界处的黑井镇,数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安葬牺牲战友的烈士陵园。曾经有人统计,成昆铁路全长1100公里,每一公里至少有一名铁道兵牺牲。拍完《永远的铁道兵》后,深受铁道兵精神感动的刘洪浩与同事们便养成了一个习惯——“哪怕是拍个风光片,只要听说附近有铁道兵的烈士陵园,我们都会前去祭拜。”

刘洪浩与成昆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永远的铁道兵》拍摄完成后,他又投入了《大三线》的拍摄,依旧记录着那段不能忘却的岁月,讲述着那个年代西南铁路的动人传奇。

“成昆铁路的精神指引着我们”

拍摄以成昆铁路为主题的电视剧《铁血》,已经是十余年前的事了,但隋文波记忆犹新。那是她第一次担纲制作人角色。将一部报告文学转化为40多万字的剧本、30集的电视连续剧,并不容易,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

“当时就是凭着一种热情来进行创作。”隋文波向记者回忆当时的创作过程。几位编剧老师在阅读了许多书籍、搜集大量真人真事后,在位于成都的中国中铁二局马家花园宾馆进行剧本的研写。“进入创作状态后,编剧老师们可能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正是在这样的付出下,三个多月后,40多万字的剧本第一稿完成。在此基础上,整体主创人员再次进行修改,随时根据情况调整,最终以第四稿为定稿进行了拍摄。

除了剧本的写作,隋文波与编剧团队还特意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重走了一趟成昆线,沿路拜访老同志和家属们,听他们讲述过去惊心动魄的经历。

2006年11月,经过前期的筹备后,《铁血》剧组进入实战,前往金口河、凉山等场景点开始布景等准备工作。拍摄自然是有挑战和难度的,成昆线上地质情况复杂,气候多变,演员们往往在飘着雪花儿的高原上穿着单薄的衣服,唯有拍摄间隙才能裹着军大衣在篝火旁取暖。而安全问题更是时刻存在,“当年的盘山公路狭窄,一边是崇山峻岭,一边是大渡河,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翻下公路掉入河中,连残骸都找不着。还会时时遇上落石,砸下来真的非常危险”。

但与铁道兵当年修建成昆铁路的艰辛相比,这些可能不值一提。隋文波认为,正是成昆精神,指引着他们慢慢将这部戏拍完、拍好。她还记得,剧组的成员们学会了苦中作乐。有时候拍摄到深夜,深山老林中的动物都跑出来了,他们见过乌鸦,见过萤火虫,甚至还有猫头鹰。

“我认为这部剧不是一般的电视剧。我的想法是要把那些建设成昆铁路的英雄们的事迹和精神,用故事叙述的方式展现给观众。”在隋文波的心目中,这部被列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剧”的电视剧,意义非同小可,“主要是为了纪念成昆线的建设者、牺牲的烈士,也感恩他们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艺术工作者的创作提供了大量可贵的题材和素材。”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在拍摄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导演郑方南表示一定要补拍一些内容。因为在这场造成巨大灾难的大地震后,成昆铁路的主体结构并没有受到损害,显示出了当年铁道兵们在艰苦条件下精益求精的精神。于是,一段杀青后补拍的内容最终呈现在了片中——退伍铁道兵王城石在大地震后心系成昆线,亲自前往查看铁路状况。为了补拍这个镜头,中国中铁二局还进行了协调,将当年的火车头从山洞中开了出来,呼啸而过。

谈起观众对电视剧的反馈,隋文波有些欣慰:“电视剧开播后,许多老铁道兵、设计院的同志十分激动。他们觉得人们没有忘记这段历史,没有忘记他们为祖国建设了这么一条铁路,也是告慰当年牺牲战友的在天之灵。”这,也是她制作这部剧的意义所在。

距离《铁血》开播已有11年了,隋文波仍关注着成昆铁路的现状。就在记者采访后不久,还看到她在朋友圈里发文,为即将到来的成昆铁路通车50周年纪念日“预热”。这样的“念念不忘”,存在于许多人身上。

长期从事成昆铁路文献、实物收藏的梅梓祥亦向记者感叹:“有的人会用一生的时间,把心放在这里,去做这个研究、去关注、去奔走。”因为成昆铁路的背后,有太多可歌可泣、催人泪下的故事,吸引着人们去了解。

梅梓祥常在周末去北京潘家园“淘宝”,时有收获。他说,这是触摸历史的一种方式。站在另一个角度,他认为成昆铁路的宣传从来没有断过。“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也好,文物也好,成昆线的东西甚至可以算‘顶天立地之最。铁道兵参与建设的黎湛铁路、鹰厦铁路、包兰铁路、南疆铁路,包括青藏铁路,可能都没有留下这么多的东西。”

这就是成昆铁路的魅力。她蕴含了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这不仅让铁道兵们时常怀念,也是各种文艺创作的灵感源泉。即便五十年的时光倏然而过,但总有人铭刻于心。

猜你喜欢

铁道兵文波凉山
世界上荣誉的桂冠都是用荆棘编制而成
世界上荣誉的桂冠都是用荆棘编制而成
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 of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ized Cities
构建最美河流湖泊,凉山在行动
渡江战役中的军事铁路运输
凉山首部纯本土电视剧《西河故事》受好评
凉山彝族图案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除了展露创口,更需疗伤的药方
军魂永在心间
我曾是一名铁道兵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