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曹雪芹文学观念管窥

2020-08-17陆小敏

时代人物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诗香菱意趣

陆小敏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曹雪芹直接阐述的文学观念我们或许知之甚少,但是他常常借作品中人物之口,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文学思想。

一、寄兴写情,情动于中

在第三十七回中,探春提议结成诗社,开题便是咏白海棠。迎春认为,还未赏花,倒先做起诗来了。宝钗却觉得,白海棠未必要见了才能作。[1]中国诗歌有两条传统:叙事传统和抒情传统。宝钗所说“写情”,就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抒情审美特征。而“情”,则必须要“动于中”,必须从内心出发,有感而发。比如宝玉在痛悲晴雯时创作《芙蓉女儿诔》;黛玉在看到宝玉送来的旧手帕之后伤感而题诗三首;日落黄昏,秋雨霏霏之时,黛玉见景生情发于章句而制《秋窗风雨夕》等。

而关于如何寄兴写情,则是应当将表达和感受、有情和无理客观统一起来,并且切不可为词藻所束缚,最后以词害意。恰如宝玉所提出的观点,诔文一定要以情真为主,不可以为了文藻而反失悲戚。[2]

所以说,曹雪芹认为,诗赋以寄兴抒情为立意的根本,情需是真情,词藻也要服务于情。

二、意趣第一,自然深远

“香菱学诗”一章可以说是曹雪芹表达自己诗歌主张最集中的一节。香菱在向黛玉请教时,黛玉认为,词句终究还是次要的,意趣才是诗歌的中心。[3]而意趣,正如上面所说,最高要求就是真,要抒写真性情。曹雪芹同样推崇情思深远,不事雕琢的诗歌。恰如第三十七回林黛玉夸史湘云《供菊》一诗“意思深远”。而宝钗在第三十七回中明确提出:“只要主意清新,措辞就不俗了。”

同时,除了辞藻不事雕琢,曹雪芹还强调创作的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比如第四十八回黛玉教香菱学诗,正提出了格调规矩均为末事的说法。[4]

由此可见,曹雪芹认为,诗歌第一要紧的是立意,立意即为意趣。他同样对境界鲜明,深远自然的诗歌提出肯定,对自然清新的文风表达欣赏。

三、师法古人,但也要善翻古人之意

关于师法古人,最突出的还是香菱学诗的一段。在第四十八回中,黛玉劝香菱先从古人学起,首先是王维的五言律诗、杜甫的七言律诗、李白的七言绝句,这三人打底子,接着学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可见曹雪芹主张学习唐、六朝的诗歌传统。再进一步讲,他认为师法古人时,需要学习意趣深远的作品。所以香菱说起自己很欣赏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时,黛玉不以为然,认为这诗浅近,一入了这样的格局,便再也出不来了。所以学诗必定要从格调高的诗歌学起,所谓取法乎上,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師法古人是学习之道,真正创作的时候切不可以翻覆陈词滥调,须得善翻古人心意,独出机杼。也就是所谓师法古人,但也要追求创新。这样的观点在小说中比比皆是。[5]可见,新奇是创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是衡量一部作品的标准。

但是,曹雪芹在推崇新奇的同时,也反对刻意求工。宝钗和湘云论诗时说,诗题也不要过于新巧了,如果题目过于新巧,韵过于险,诗歌总是小家子气。所以说,求新是有限度的,曹雪芹反对一些诗人矫枉过正,一味追求奇特高绝的做法。

四、破除陈腐、说教、脱离现实的文学

关于破陈腐旧套,小说中俯拾即是。最明显的是第五十四回贾母发表的一番议论,她认为这些才子佳人的书都是一个套子,说这些佳人,见一个清净的男人便想起终生大事,可巧身边总有一个紧跟的丫鬟可以两相传情之类的戏曲套路。还有第一回破足道人和癞头僧讲起历来的风月事故,也持消极的态度。这些才子佳人的小说戏剧,内容极其平庸,结构雷同,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千部一套,曹雪芹是否定的。曹雪芹独独赞赏《西厢记》《牡丹亭》,借黛玉之口称赞为“词句警人,馀香满口”。这些戏曲又何尝不是才子佳人?但因为塑造了崔莺莺和杜丽娘这样大胆冲破封建阶级枷锁的独立女性,而备受曹雪芹推崇。

写到宝玉去东府看戏,看到《丁郎认父》《姜子牙斩将封神》等戏,宝玉只略坐了一坐,就去各处玩耍。可见对于这些或封建说教,或脱离现实的鬼神戏文,曹雪芹同样持有消极的态度。但是在第二十二回贾母设宴为宝钗庆生时,宝钗和宝玉都赞扬了《鲁智深醉闹五台山》。以为北《点绛唇》韵律很好,铿锵顿挫;而《寄生草》更是“填的极妙”。所以说对于戏文,作者对于陈腐的、说教的、脱离现实的进行了无情的鞭笞,而颂扬质朴清新的优秀文学。

综上所述,曹雪芹借人物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文、赋的立意、情感、技法等方面的观念。《红楼梦》中蕴含的深厚的思想意蕴值得后人反复研究。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90页。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宝钗道:“不过是白海棠,又何必定要见了才作。古人的诗赋,也不过都是寄兴写情耳。若都是等见了作,如今也没这些诗了。”
  2. 见于《红楼梦》第1106页。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亦必须洒泪泣血,一字一咽,一句一啼,宁使文不足悲有馀,万不可尚文藻而反失悲戚。”
  3. 见于《红楼梦》第646页。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黛玉道:“正式这个道理。词句终究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
  4. 见于《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生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5. 比如第六十四回,宝钗认为:“作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第三十四回咏菊花诗,潇湘妃子夺魁,正是因为她“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宝玉为晴雯写诔文时也说:“二则诔文挽词也须另出己见,自放手眼,亦不可蹈前人的套头,填写几字搪塞耳目之文……”黛玉也宝玉的夸诔文新奇,改了一句之后宝玉笑道:“这一改新妙之极”。

猜你喜欢

学诗香菱意趣
杨万里学诗
延续风雅
回 味
学诗4
学诗偶感
学诗
从“香菱学诗”出发思考说进去与说开去
保准有人追
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