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20-08-16孟一君

中国市场 2020年20期
关键词:物流专业工学交替校企合作

孟一君

[摘 要]为培育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物流人才,文章立足中职院校物流专业,通过构建互融互助的校企合作机制,大力推行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确立分段进阶的课程体系,积极打造双师队伍,依托工学交替提高物流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物流专业

[DOI] 10.13939/j.cnki.zgsc.2020.20.170

物流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只是局限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合行业发展实际,企业更需要的是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这也给中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挑战。但就中职院校物流专业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与企业要求高度契合,与企业岗位需求还存在较大差异,对此,职业院校应加大探索力度,形成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的工学交替形式,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1 引企入校,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中职物流专业是以培养实干型人才为主的专业,但在其发展历程中也存在各种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现行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教学资源较为薄弱,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缺乏顶层设计,致使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制约了物流人才培养的成效,为更好地突破这些困境與难题,中职院校必须要明确改革目标,抓住校企合作这一契机,确保所培育的人才能与企业岗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职业教育拉动地区经济发展,培育行业专业人才的功能;还应当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实践型人才的培育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1]。与此同时,应给学生创设足够的勤工俭学的平台,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还需落实好校内实训环境的建设,让学生能尽快适应企业岗位工作,从而为今后的就业和创业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平台。基于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院校必须要转变思路,以主动型替代以往的互动型、被动型参与,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实现双赢,对当地物流行业进行走访调研,从多角度对相关企业进行考察,如企业规模、专业度以及实习机会等,选择管理体系完善、规模专业化发展的知名企业,如顺丰、两通一达等,共同成立“××物流工作室”,让物流专业的学生实现在校即可上岗,确保所培育的人才能尽快适应社会,更快融入企业工作环境之中。并以此为突破口,改革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2 改革创新,确定“工学结合、分段进阶”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与物流企业达成人才共育的合作机制的基础上,中职院校可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校园,建设生产性实境教学基地,推动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两者融合,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发展潜力,拓宽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空间。首先,对物流行业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物流企业人才结构体系、需求情况及岗位任职要求,结合本校专业课程体系,围绕物流企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着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物品采购、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生产物流管理、信息处理以及国际货运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将原本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创新分为公共素质、专业基础、单项技能、职业素养以及理实一体化五个模块,确保课程体系符合岗位要求,循序渐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2]。其次,以物流管理能力为培育目标,狠抓岗位技能培训,以核心能力建设为核心,与企业专业人员共同研发与国际接轨的课程标准,如国际多式联运实务、保税物流仓储实训等课程。最后,将三年中职物流专业学习划分为四个阶段,大力实施分段进阶培养模式:第一阶段为第1~2学期,主要通过专业教师课程教学掌握理论基础;第二阶段为第3~4学期,主要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掌握专业核心技术;第三阶段为第5学期,主要是依托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学习职业素养,掌握职业拓展技能;第四阶段为第6学期,以校外顶岗实习为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掌握岗位技能,缩短后期进入企业工作的磨合期,能尽快适应岗位。

3 打造双轨制师资队伍,促进教学团队协作互补

现代学徒制是中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之一,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夯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需要教师具备项目管理、开发以及挖掘分析等能力,无疑对现有的师资队伍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院校应基于“互聘共用”的原则,与企业一起打造双轨制师资队伍,彻底打破以往学校的团队建设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为院校学科教师创设国内外进修机会,组织其到物流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从而提高学科教师的组织能力,并能根据企业生产运营实际合理调整课程教学进度;同时,从物流企业聘请专业的物流人才来校担任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学生校内实训教学。二是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每学期定期聘请专家来校开展讲学,并参与物流专业课程研究,以此来提高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三是邀请企业专业人才来校担任兼职老师,鼓励在校在职教师利用寒暑假和假期到企业实习观摩,更多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和模式,从而使得学生不仅能从学科教师中汲取夯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从企业兼职教师处习得先进的行业理念和运营模式,从而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 工学交替,跟班实习感受真实职场

工学交替能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提升技能,缩短适应期,从而实现快速上岗。中职院校可以分批组织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跟班实习[3]。在实习过程中,由企业员工向学生讲解演示揽件、派件、卸车以及装车等流程操作。在讲解过程中,学生如果存在疑惑,员工可进行多次示范,并鼓励学生进行尝试,直至掌握为止。学生需要在此期间掌握收件包装、违禁品查收以及车牌、笼牌等的使用,各个流程不可出现差漏。在顶岗实习中,学生的身份有所改变,相当于企业“准员工”的身份,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学校还应做好动员大会,加强岗前安全教育,并统一为学生办理意外保险。邀请企业相关领导来校召开宣讲会,向学生及家长讲解定岗实习内容,举行动员大会。通过跟班实习,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效结合起来,为后续进阶学习奠定夯实的基础。此外,学校应联合企业每月组织召开总结大会,对该阶段表现优异的实习生进行表扬,同时指出所存在的问题,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以此更好地指导下一阶段的实习。学科教师应加强对企业物流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方面的收集,为课堂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提供翔实、可靠的数据依据,确保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可行性。资料收集形式多样,不仅局限于图文,还可以采取音视频等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高质量的校外实习惠及全校师生。

5 结语

总而言之,人才培养的模式并非一层不变,而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创新,注重校企之间的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可实践的机会和平台。而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中职院校,更应当加大对职业概念的引入,让学生掌握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在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自我价值,成长为一个符合时代特色的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月娜.物流人才的市场需求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融合模式探析[J].现代交际,2017(5):121

[2]张涛.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高考,2018(12):293

[3]李华.基于物流技能大赛的物流人才培养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39(1).

猜你喜欢

物流专业工学交替校企合作
“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
案例教学法在物流专业中的应用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