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人鱼”意象浅析中日文化差异

2020-08-14曾子凌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4期

摘  要:从古至今,纵观两国,从《山海经》到《日本书记》,在两国诸多文学作品中“人鱼“的意象经历着各种变迁。本文将主要就中日两国的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人鱼意象进行对比,进而分析两国文化差异。

关键词:人鱼意象;中日文化差异

现今一般提起人鱼,无论来自哪里的人们,第一反应联想到的基本都是上半身為人身,下半身为鱼尾的神秘生物。从古至今,“人鱼”这一意象一直活跃在各国的志怪、传说、童话、甚至是史书种。至于其是否真实存在,还有待科学家考证。本文将主要就中日两国的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人鱼意象进行对比,进而分析两国文化差异。

1.中国的人鱼意象

在中国,人鱼又可称为鲛人、泉客。在中国有关“人鱼”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中国早期的人鱼形象与人们现今想象的美丽又神秘的人鱼形象大相径庭。在先秦古籍《山海经》中,有多处关于“人鱼”的记载。《南山经》,“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鸯鸳,食之不疥。“  其意大致为,青丘英水中有名为赤鱬的生物,它形状似鱼但是长了人脸,叫声如同鸳鸯,吃了它以后可以防止生疮疥。《北山经》,”決決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鱼,其状如?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意思说人鱼形状似鲵,有4只脚,声音宛若婴孩,吃了它以后可治痴呆之症。上述两段古文对“人鱼”进行描写的同时,还着重提到了“人鱼”的功效,主作治疗疾病之用。

《海内南经》,“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这里是说一个叫氐人国的地方,里面的人们腰部以下为鱼身,腰部以上为人身。《海内北经》中写道,“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一种名为陵鱼的生物生活在北方的海中,它们既有手脚又有鱼身。以上两处只是关于“人鱼”外形以及其生存之地的描述。

《大荒西经》中提到”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及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意思是颛顼在即将死去的时候,趁着蛇还没完全变成鱼的时候,与之结合死而复生成为了鱼妇。鱼妇也可以理解为“人鱼”的另一种形态,同时它在此段文字中还被赋予了起死回生的寓意。

先秦时期,先人们崇拜日月天象,甚至视一些奇特的生物为神。据史料记载,半坡、马家窑文化彩陶等均出现过人鱼的图案。古代半坡人很可能是在表达人鱼如神灵一般保佑部族。《山海经》中的人鱼也大多是有治疗疾病或是拥有死而复生的神力,这些均可体现出古人在人鱼身上寄予的美好愿望以及对人鱼一般奇特生物的敬畏。

东晋的《搜神记》这样叙述道“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西晋《博物志》种记载“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南朝《述异记》“鲛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纱之处,绡有白之如霜者。”,“南海出鲛绡纱,泉室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金,以为服,入水不濡。”上述三部著作中,鲛人的眼泪会化为珍珠,它们所织的衣服轻若薄纱且沾水不湿,价值连城。到这一阶段,可以发现人鱼的意象已基本“脱神化”,陆续出现在寻常百姓的生活中。它们的珍珠眼泪以及鲛绡无一不是价值连城的宝物,这里可以发现到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人鱼”的描写与叙述未再着重其神力或是药用而是侧重人鱼的“价值”。

《史记》中提到秦始皇陵中“以人鱼膏为烛,取不灭者久之”,也就是说用人鱼炼制的油脂膏为蜡烛,可作长明灯长长久久燃烧照明下去。这时期的“人鱼”似乎拥有残忍的命运,被用来炼制膏油。

到唐宋年间,人鱼更是频繁出现在诗词作品中。唐代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明月下鲛人落泪成珠,蓝田日光照得玉气缓缓飘起。此诗中,作者托人鱼泪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若失、哀思惋惜。杜甫在《雨四首》中写道“神女花鈿落,鮫人织杼悲。”,神女美丽的花钿不慎落下,鲛人悲伤的在织着鲛绡。在本诗中杜甫也赋予了人鱼一种悲伤凄凉的意象。同为唐代的诗人李颀曾写过一首《鲛人歌》。“鲛人潜织水底居,侧身上下随游鱼。轻绡文采不成识,夜夜澄波连月色。有时寄宿来城市,海岛青冥无极已。泣珠报恩君莫辞,本年相见来岁期。始知万族无不有,百尺深泉架户牖。鸟没空山谁复望,一望云涛堪白首。”这首诗里面的人鱼重情重义、知恩图报,令人感慨。唐诗中的“人鱼”更多的是诗人们用来表达悲伤、感慨的意象。

宋代《太平广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海人鱼,东海有之,大者长五六尺,状如人,眉目、口鼻、手爪、头皆为美丽女子,无不具足。皮肉白如玉,无鳞,有细毛,五色轻软,长一二寸。发如马尾,长五六尺。阴形与丈夫女子无异,临海鳏寡多取得,养之于池沼。交合之际,与人无异,亦不伤人。”文中的人鱼已经十分拟人化,被赋予了人类的各种特征,可以说是已经脱离神性。

清代纳兰性德一首词中道,“锦样年华水样流,鲛珠迸落更难收。”回忆起逝去的锦绣年华,不禁潸然泪下。这里的“鲛珠”指的就是泪珠,可以看出这里的“人鱼”意象也代表悲伤的情绪。

综上,“人鱼“在中国从“充满神话色彩“,到落入人间体现”商业价值“,再到后面成为文人笔中”哀思的意象“,一路走下”神坛“,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而且从上述各种文学作品资料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鲜少将人鱼写成不详的征兆,基本对人鱼这种神奇的生物充满美好的想象。

2.日本的人鱼意象

日本文学上第一次出现关于人鱼的记载是在《日本书记》有关推古天皇时期的一段描述中,“其の形,児の如し。魚にも非ず,人にも非ず。”意思是这个生物的形状似婴孩,但是既非鱼又非人。但是当时(推古天皇二十七年)人们不知此为何物,并没有给它命名,也没有人鱼的概念。在日本,最早出现“人鱼”这个词的资料就是平安时期的《倭名類聚鈔》,其中写道“人魚、兼名苑云、人魚、一名鯪魚、上音陵、魚身人面者也。山海経注云、聲如小兒啼、故名之。”可以发现日本“人鱼“这个概念是源于从中国传到日本的《山海经》。而且这个时期,”人鱼“意象是中立的,没有被冠以祥与不详的含义。

《聖徳太子伝暦》中写道“夫人魚者瑞物也、今無非免。出人魚者,是為国祸,汝等识之。”可见日本飞鸟时期,“人鱼”的出现被视为凶兆,人鱼出则天下乱。

发表于镰仓时代的《古今著闻集》中有一段关于八百比丘尼的描述。她误食人鱼肉的女子活了八百年,故被称作“八百比丘尼“。故而有了吃人魚肉会不老不死的传说。同时代的《吾妻镜》中提到“陸奥馨津軽海辺,大魚流寄,其形偏如死人……所謂文治五年夏有此魚,同秋泰衡誅戮,建仁三年夏又流来,同秋左金吾有御事。建保元年四月出現,同五月義盛大軍,殆為世御大事云々”“大鱼流寄,其形偏如死人“指的就是人鱼,后面则是指这种”人鱼“一出现,代表着不详,会发生动摇政权的大事件。九头见和夫研究发现14世纪中期的南北朝时代的作品《太平记》中的有关人鱼的描述和《史记》的非常相似,都是用人鱼炼制油膏来制作长明灯。《北条五代记》中这样写道,”皆もつて不吉の事地下人かくし申上さるのとしを申。此義不快たるにより将軍諸事諸社へ御祈祷の事あり。魚の中に人魚有事必定。海人の殺生いふにたえたりと申されし。“原文前后大意就是,建立3年和田一族的灭亡、建宝7年源实朝在八幡宫被刺杀、1247年宝治合战这些不幸的事情发生的时候,都出现了人鱼。以至于当时就把人鱼当作招致灾祸的不祥之物。井原西鹤的《武道传来记》中有这样一个章节”命とらるる人魚の海“(致命的人鱼之海),里面人鱼的出现意味着各种恶劣天气的到来。可以看出直到江户时代,人鱼依旧是不详的征兆。

直到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剧烈冲击,很多封建保守的固有思想逐渐瓦解。安特生通话的《人鱼公主》传遍世界各地,“マーメイド“(美人鱼)形象也渗入到当时日本社会中。也就是上半身是美女,下半身是鱼身的被赋予丰富的感情色彩的人鱼形象开始出现文学作品当中。比如1921年小川未明的《红蜡烛与人鱼》,讲的是有关人鱼的一段美丽又哀伤的故事。人鱼母亲因为爱将女儿送到人类的世界抚养,一对卖蜡烛的夫妇捡到了小美人鱼并将她带回家悉心照料抚养长大。人鱼姑娘长大以后帮助养父母制作蜡烛,她的蜡烛很受欢迎还流传人鱼姑娘的蜡烛可保海上平安。直到有一商人听说人鱼姑娘的故事便极尽所能劝说夫妇将人鱼姑娘卖给他。夫妇最终没抵过诱惑将人鱼姑娘卖给商人,之后商人的船在途中遇海难,人鱼姑娘的蜡烛也仿佛受到诅咒会招致恶劣的天气。这篇作品中人鱼外观美丽、心中有爱、富有感情,与之前时代的人鱼意象已大不相同。

综上,可以发现在日本,“人鱼”的意象主要从“不详“发展到”美丽多感“,中间也有关于人鱼的长生功效。一直到明治维新前,“人鱼”的意象基本一直都被固定在”灾难“、”祸端“、”不详“,受到西方文化冲击后,人们才开始赋予“人鱼”更多美好的想象以及色彩。

3.中日人鱼意象的差异

本文就直至二十世纪初的有关人鱼的中日意象进行简单的分析与对比。不难发现,中日的人鱼意象最初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先秦时期,人鱼与治疗疾病、起死回生息息相关,甚至被当作神灵被祭拜。中国古代先人们对未知又神秘的人鱼充满了好奇与憧憬,寄予人类的没号期望。但是,在《山海经》传入日本以后从有“人鱼“这个概念开始,日本先人们就对其并没有好感。可以说直到19世纪,人鱼在日本都是不详的代表。日本其实自古就有信奉神的习俗,全国各地的神社多如牛毛。日常生活中很多常见的动物,比如狐狸、蛇、乌鸦、鲤鱼、老虎、兔子等等都曾在历史上被当作神使,是和神灵之间的桥梁。但是由于人鱼是并不多见的未知生物,而且每次出现恰巧又有祸事发生,二者联想到一起,人鱼在日本便被流传成不详的生物。也可以看出日本先民们对未知生物带有一些排斥与反感。

在中国,人鱼的意象逐渐发生变化,人们逐渐开始描写人鱼的珍珠眼泪、人鱼织出的鲛绡。人鱼与人的距离渐渐拉近,后又以重情义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褪去神化的人鱼依旧保持了人们赋予它们的美好品德,知恩图报、善良美丽。唐宋开始直至清代,人鱼也频繁出现在诗词歌赋中,大多是成为作者哀思的寄托。与日本同时期的人鱼意象相比,中国的人鱼意象更丰富。

由于中国清政府一再闭关锁国,导致文化闭塞,直到最后被炮火轰开国门才与世界开始接轨。但是日本却早在1868年明治维新时候就文明开化,解放思想。所以日本人鱼的意象比中国提早一步开始西方化。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鱼的意象经历着不同的变迁。中国的人鱼意象虽在逐步变化,但是在清朝前几乎是没有受到国外的影响。而日本的人鱼意象虽然可以说是从中国传来,但是很快就沉淀为日本本土的文化,基本没有什么变化,直到再次受到西方文化冲击,才作用出现代的人鱼意象。

参考文献

[1] 九頭見和夫.「人魚」の実像考.人間発達文化学類論集  第 10 号,2009.

[2] 九頭見和夫.江戸時代以前の「人魚」像.人間発達文化学類論集  第 4 号,2006.

[3] 郑茜芳.汉画中的人鱼形象.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第5期,2018.

[4] 小川未明.红蜡烛与人鱼.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作者简介:曾子凌,女,汉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 日语研修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