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恨交织家乡名

2020-08-14董家成

荷城文艺 2020年2期
关键词:稗子山坡葡萄

作者简介

董家成, 汉族,1963 年5 月出生于官屯镇葡萄村,州作协会员,姚安县作协主席。1982 年开始散文、诗歌及新闻写作,在《边疆文学》《金沙江文艺》《云南日报》《楚雄日報》《战旗报》《中国气象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0 余篇近 200 万字,近 30 篇作品被收入各种文集。出版散文集《春天的眼睛》。现供职于姚安县委宣传部。

因盛产一种名叫稗子的作物,家乡便得名稗子沟。大约从祖辈起,这个地名在方圆百里就很有名气,那就是不同寻常的穷。想想以稗子的果实作主粮,即可知道生活有多艰辛。但凡对农作物稍有了解者都知道稗子长在稻田里就是杂草,薅秧农妇无不拔之而后快。可在家乡,太过冷凉的气候种不了水稻,稗子成了唯一的活命之物。

但即便就是这难以下咽的稗子米,村民辛苦一年也就只能吃上几个月,很多时间为不致挨饿,只得四处奔波借粮度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年乡亲们都得到 30 里外一个叫三角的地方买供应粮。时间一久,那里的人只要看见肩扛扁担一头系着麻布袋的队伍,无不齐喊:看看,稗子沟那群讨饭的又来了。就为这,我在幼时恨透了家乡,恨透了家乡这个名字。想先人怎么选择这个鬼地方。甚至天真地想,要是叫个谷子(当地对水稻的俗称)沟,不就能天天吃上白米饭了么。

还别说,后来家乡真就更名改姓叫了葡萄村,原因是当时把设在葡萄箐的生产大队队部搬到了村里,故此改了村名。名是改了,贫穷却依旧挥之不去。更奇的是当时知青下乡。有位女知青在被问到想去山坡还是葡萄时想当然的她觉得山坡定是大山重重,看葡萄这名多有诗意肯定是到处葡萄树葡萄串, 生活在这里得有多美。立马答去葡萄。殊不知所谓的山坡就在城背后,而这个没有葡萄的葡萄村却是远离县城百余里的穷山沟 ,她这样打小被娇惯的女孩子走路来回得三天多。就因地名之惑,让女知青吃尽了苦头。

为着逃离苦不堪言的日子,我选择了当兵。随之发奋写作, 最终改变了命运。此后很长的岁月中,每当有人问及家乡,我都刻意不提稗子沟而称葡萄。和女知青一样,就算予人想象也罢, 后来的村名也胜出原来的土名很多。

不经意间, 年岁更迭不仅让我成熟,也让家乡旧貌换了新颜,伴随改革开放步伐和科技进步,家乡不仅革了祖祖辈辈种的稗子命,同时如拔稗子般根除了穷根。一辈又一辈家乡人,虽然连城里人外乡人都习惯了葡萄这个村名时,却依然绝不改口,言必称自己是稗子沟人。而我直至此时方才明白,地名可改,家乡山水依旧。再怎么掩饰,人能没有生养身体发肤的家乡吗。犹如父母, 再穷再丑,没有家乡的养育, 你的血脉将放何处。

恍然大悟之后, 我开始从遮掩入坦然至泰然。尤其在人多的地方,处大庭广众之下,我都会自豪并自信地告诉他们,我是山里人,我从小生在一个叫稗子沟、一个大山环抱着的小山村。我爱被稗子米滋养过的自己, 更爱自己名字土得掉渣的父老乡亲和家乡土地。改不改名,家乡早已拴住了我的灵魂,直到生生死死。

猜你喜欢

稗子山坡葡萄
我不想吃稗子草长大
一棵稗子在担心什么
唱歌的山坡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永远有多远
一颗稗子和一颗麦子
春天来啦!
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