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进少数民族高校大学生 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研究

2020-08-14桑楚庄张晓睿罗爱玲

新丝路(下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民族高校精准扶贫大学生

桑楚庄 张晓睿 罗爱玲

摘 要: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1]大学生是精准扶贫工作参与者,通过分析大学生群体中的少民高校学生参与扶贫工作的现状特点,总结影响规律,以期能从措施上推进大学生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推动更好地形成全社会扶贫局面。

关键词:精准扶贫;大学生;民族高校

一、国家精准扶贫背景

2013年11月,国家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2]2018年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之初的7亿多减至1660万人,在一系列扶贫政策中,精准扶贫政策占据重要地位。“精准扶贫”是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贫困户的扶贫方式,[3]简单来说,就是帮扶真正的贫苦户,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对策助力其脱贫。

“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的贫困人口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了达成十八大提出的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在多方面同时发力,既要发展经济、加大科学研发投入、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完善国民教育体系、逐步消除贫困人口。

区别于粗放式扶贫,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管理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保障,将消费者、企业、贫困户和政府等多元主体联系起来共同参与的模式是扶贫工作的途径之一。因此,做好扶贫开发冲刺期的工作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责任与义务。当代青年学生作为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4]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着其独特优势,是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坚实力量。

二、少数民族高校大学生助力精准扶贫的现状

少数民族高校始终坚持为民族工作服务、为国家顶尖民族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具备更有效的信息与明确的职责使命,在教育扶贫、文化扶贫、消费扶贫等多种扶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参与方式

(1)教育扶贫

教育扶贫是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8万所,比上年增加5017所。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76亿人,比上年增加539.40万人,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效。[5]但是在我国中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方面仍存在教育基础设施落后、教师资源紧张、家庭教育资金短缺及教育观念薄弱等问题,教育发展水平与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在四川凉山地区,由于家庭经济原因,部分孩子未能按时上学;由于地区偏远、交通不便,大部分的孩子仍需步行一个多小时山路上学;加上基础设施落后、条件艰苦,只有少数教师愿意到贫困地区开展教育工作。这就导致了现有教师的精力有限,只能开设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主的专业课,音乐、书法等兴趣课则十分少见。同样的情况在青海、甘肃等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同样存在。

少数民族高校大学生是推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工作的有效力量。在这些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较大是一个优势,利用这一优势可以更好带动社会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工作的关注与帮扶。少数民族高校大学生在学院或学生社团的组织下开展寒暑期实地支教活动,前往少数贫困地区给当地的孩子开设兴趣班、辅导家庭作业、陪孩子们玩游戏,与孩子们同吃同住、给与孩子们温暖与爱。支教活动对当地孩子意义重大: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大学生的鼓励与陪伴有利于当地孩子的身心健康;大学生为孩子们开设的兴趣课程也增长了孩子們的见识,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除了实地支教活动,民族高校大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制作相关课件,通过“云支教”的方式参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工作,既可以更好地帮助当地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也可以节省部分资源。

(2)文化扶贫、智力扶贫

国家文化和旅游保障部公布的《2018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西部地区文化单位文化事业费虽从2015的193.87亿元上升至 242.93亿元,但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比重却从2015年的28.4%下降到2017年的27.0%,再到2018年的26.2%,西部地区也是唯一一个年均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经费占全国总量比重持续下滑的区域。[6]文化扶贫是“造血”的过程,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在教育、智力扶贫的基础上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繁荣。综合来说,文化扶贫就是扶智加扶志,利用文化反哺经济。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扶贫倡导和各高校的引导下,一大批少数民族青年大学生以高校为单位通过支教、志愿活动、科技大赛成果转化等形式,发挥高校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逐步提高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整体文化水平,打开贫困群众视野,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少民高校大学生在此过程专注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现状,就少民贫困地区的特点,精准把握群众需求,利用专业知识广泛参与“三下乡”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脱贫致富经验、时代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文化知识、心理疏导、普法、戏曲下乡等方面开展宣讲与普及。与此同时,依据少民高校与贫困地区形成对口帮扶的情况,因地制宜,研究新技术、开发新模式,逐步培养少民贫困地区发展潜力。除此之外,高校社团还采取为乡村小学组织捐赠图书、建立图书角等形式将扶智与扶志充分结合。此外为当地干部加强执政能力、提高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在更高层次上服务好、带领好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3)消费扶贫

在消费扶贫方面,全国高校都有与贫困区进行一对一帮扶模式,以以购代捐形式采购产品,如四川地区高校和若尔盖县合作采购土豆,每年各高校摆“土豆宴”。但消费扶贫不仅仅局限在整体采购,还通过打造新农村、发展农家乐、采摘园等方式推动轻消费,如战旗村等很多脱贫明星村均采取这种方式。

(4)语言扶贫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截至2017年,我国普通话平均普及率已超过70%,但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西部与东部有20个百分点的差距;大城市的普及率超过90%,而很多农村地区只有40%左右,[7]加之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僻,缺少与外界的交流沟通,普通话普及率则更低。“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2018年,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印发了《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主要聚焦“三区三州”地区,针对学前儿童、青壮年农牧民以及幼儿和中小学教师,在更大规模上采取更大力度推广和普及普通话。而这三类人群对语言学习要求的深度广度,都与学习语言专业的大学生所能传授的程度高度吻合。

现阶段,少数民族高校大学生主要以个体为中心运用两种方式参与到语言扶贫过程当中。首先,少数民族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受用者”,国家政策在其中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对民委所属六所高校近200份调查问卷中发现,大部分同学都在家乡双语学校或在中学期间被选调到东部对口城市接受双语教育,通过普通高考的方式进入大学。少部分是通过“民考民”的方式进入内地接受预科教育,采取先学习语言再接受对口高校的高等教育方式。

这类同学作为学习普通话的学习者和受益者,出入社会就自然担负起向周围人宣传普通话的义务,即“实践者”。他们中有的选择在毕业后返回自己的家乡从基层做起“大学生村官”,但更多是在本科阶段结合自身经历与家乡情况组建或参与到公益性实践团队当中,借助学校资源或与相关教育平台合作的形式,利用假期返回家乡所在地为小学生教授汉语,切实提高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普通话普及率。

(5)产业扶贫

发挥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使贫困区经济发展形成内动力,更好的捕捉贫困区市场信息,产业扶贫是扶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少数民族高校学生对于贫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区有着天然的信息优势,他们不仅更理解少数民族文化,而且与现代科技接触密切,这样他们便成为开拓少数民族贫困区市场的重要群体。同时,在国家大力倡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上,少数民族高校大学生更愿意参与到产业扶贫中,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双创赛事,融合民族文化、民族特色,培育特色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地区发展。

在此基础上,很多同学带着技术、科学知识深入贫困区,将先进正确的科学培育、养殖种植技术传播在乡间地头,利用专业所学为提高当地传统产业产量、产能助力,切实改善贫困区产业现状。部分高校会在贫困区建立正规的实验基地,以传统的第一产业为主,用于生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就业情况。

(6)健康扶贫

全民健康关系到全民发展。我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往往经济落后、交通不便、资源匮乏,导致当地环境卫生条件差、居民健康素质不高、居民看病难等问题。民族高校大学生深入到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一是宣讲健康知识,给当地居民科普健康生活方式、食品安全、应急与伤害、环境卫生、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等健康知识,增强当地居民的健康意识;二是开展妇女儿童的健康知识讲座,科普心理健康及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意识及心理状态,保护妇女儿童的权力:三是宣讲国家健康扶贫政策,让当地居民更加了解自身的权力,更好地在国家的帮助下解决 自身健康问题、不用担心看不起病,从而加快脱贫的步伐。

(7)科技扶贫

科技扶贫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虽然经济相对落后,但拥有特殊的优势:普遍土地广阔,且生产成本低,适合生产绿色無污染产品,但由于缺少一定的生产技术支持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居民的经济收入无法得到保障。一方面,少数民族高校大学生可依托学校、学院组织的三下乡活动,给当地居民科普农业生产知识、介绍先进的生产工具。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计划,指导当地居民的农业生产,在技术上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少数民族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可积极参与“创青春”、“挑战杯”等比赛,利用资源优势及互联网技术,研究与农业有关的课题,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做贡献,加快当地的脱贫进程。

2.参与途径

(1)提升扶贫内力,重视贫困学生

在少数民族高校中,有来自贫困区的多民族同学,教育部结合少数民族考生习惯语言和教育现状,开设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学校设置助学金,各学院根据贫困生家庭状况机动帮扶;教育部下达通知、各高校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调整优化生源和专业结构,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及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

(2)传达官方文件,落实扶贫精神

少数民族高校学生参与公益扶贫活动热情较高,可信赖参与途径多样化,以民委直属六所高校为例,各校通过校媒及时下发国家官方文件通知,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校团委领导非盈利性学生组织——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校红十字会等,定期开展慈善公益服务活动,聚沙成塔,以点滴汇聚江河。

(3)引导院级社团,组织公益活动

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分管的公益性学生社团,定期组织旧物换绿植、暖冬捐衣物、关爱留守儿童、走访敬老院、义卖支教活动等等,利用公众号等新媒体方式更新宣传关于支援贫困区的分享会,各院级团委学生会志愿者工作部联席合作,为更多有志愿服务意向的同学提供可靠途径。

(4)紧跟双创浪潮,推进大创扶贫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高校更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倡关注民生时事。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赛事活动中,越来越多关注贫困区的项目,涉及农林、医卫、环保、普法等多领域,或建言献策、或创业实践,从而衍生出“大创扶贫”的新名词。

这样,从国家政策扶持、高校积极响应、各院级单位联动、学生团队配合落实,形成了完整的参与途径链条,使每一名有意向做志愿服务的高校学生能参与进来、使每一名需要帮助的高校学生能得到有效支持。

3.特点

(1)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经验

高校学生的社会经验有限,通过社会调研、课题普查形式参与扶贫工作,有利于培养勤俭节约习惯、吃苦耐劳精神、民族团结意识,为日后的学习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参与扶贫工作提供经验。

(2)具有少数民族文化优势

少民高校大学生对少数民族语言、习俗、传统等涉及文化方面的情况更加了解,同时也更为关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状况,这有利于优秀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继承和发展;他们对于特色产业的开发产生的独到见解,在支教支医等实践活动中,能使贫困区居民更好接受、更快融入脱贫工作。

(3)辅助完善社会扶贫结构

扶贫攻坚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大学生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可发挥潜在巨大作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会成为扶贫攻坚战中最年轻的血液,培养大局意识和整体观念。

4.影响

(1)对贫困区的影响

少数民族高校大学生参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给当地带去一系列有利影响,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相结合,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教育扶贫、文化扶贫、语言扶贫相结合,改善当地教育情况,普及文化知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科技扶贫、智力扶贫相结合,加大科学技术投入,缩小贫富差距,提升人民自信心,从而加强民族团结;健康扶贫增强人民健康意识,加强对疾病的防控,养成健康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但在脱贫思想延续性和产业扶贫落地程度上,仍有值得发展商榷之处。

实现精神脱贫,如何能让贫困区人民群众增强脱贫意识,在方式方法上都需要不斷调整。高校扶贫团队如何确保落实情况?以扶贫支教来说,高校大小支教团在全年不间断前往贫困区进行支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持续性,但是由于对此前教学风格不够了解,也造成了支教老师和受教学生难以相互适应的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统一的教材使用使得适应期大大缩短,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改善,但是无法保证贫困儿童都有意愿从根本上产生学习意识。贫困区民众习惯了政府企业的资助,很容易产生惰性,淡化脱贫意识,如何保证脱贫思想的延续性,是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工作的困难之一。

在产业扶贫方面,高校大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脱贫好点子,但在实际操作运行中就会产生各种困难,在产业落地实现过程中有诸多问题。大学生在参与扶贫工作时,更好调动当地民众参与积极性也是重要考量,好技术、好点子需要配合好落实。

(2)对大学生的影响

对于来自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大学生,精准扶贫带去了生活保障、心理关注和思想提升。

对于参与到精准扶贫中的少数民族高校大学生,在深入了解社会的同时拓宽视野、丰富阅历,了解国情民意、感受国家变化,可以从中学知识、长才干、做贡献,养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优良品质;在实践的过程中走出象牙塔,走进更广阔的天地,提升专业素养、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三观,凸显实践育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大学生积极参与扶贫工作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表现,但同时高校也应考虑到大学生经济能力有限,正确引导学生支配可控资金参与扶贫,培养理财意识,才能为爱发声。不仅如此,学校是学生家庭与社会的桥梁纽带,学生的在校行为也应该尊重家庭意见,鼓励学生家长配合引导。

三、提高少民高校大学生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效果的建议措施

在国家层面,重点关注少数民族高校中扶贫工作的专项拨款,发挥少民高校优势、发展特色扶贫项目。高度重视参与扶贫工作的大学生的安全问题,确保参与扶贫工作的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精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鼓励、引导大学生前往深度贫困地区参与扶贫工作,提高扶贫精准度。着力提升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学生公益社团的发展潜力,整合有效资源,鼓励贫困地区及周边地区大学生广泛参与扶贫工作。

在高校层面,少数民族高校一是应该加强宣传力度,让在校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政策与情况、积极参与到各项扶贫活动中,让学生家长充分了解学生参与扶贫活动的意义、给予学生理解与支持;二是是搭建合作平台,投入一定的资金、支持在校学生到彝区、藏区等贫困区开展三下乡、支教支医等活动,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到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活动;三是完善奖惩机制,规范在校生参与扶贫活动的行为举止,引导学生通过正规途径参与捐赠衣物等扶贫活动;四是落实好各项精准扶贫政策,合理制定扶贫计划,避免形式主义扶贫;五是加强与社会力量、少数民族贫困区的合作,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形式的扶贫机会,使其在帮扶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同时提升自我能力。

在企业层面,社会公益性企业扶贫项目在大学生扶贫工作中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一是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提高大学生扶贫工作连续性,加强不同专业、不同高校、不同地区间的协作,提高学生资源利用率;与此同时,基于大学生自主开发志愿扶贫项目能力有限的现实情况,进一步鼓励大学生研究开发新项目,为具有长久发展潜力的项目搭建平台,逐步实现扶贫形式创新性发展;最后,结合现阶段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普通话普及度仍相对较低的特点,在少民高校中组建双语团队,在扶贫者与贫困区间构建“语言桥梁”。

在贫困区层面,贫困区各级干部应树立脱贫摘帽的信心,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各部门各司其职,对于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等多结合当地情况提供看法;做好贫困区思想动员工作,扶贫要扶志,正确引导群众参与脱贫行动。群众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工作、建言献策,另一方面要做好对领导脱贫干部的监督工作;此外要互相帮扶,让贫困区更多群众了解国家的扶贫政策、定点扶贫对象。多方配合才能早日实现小康。

四、结语

文章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以少数民族高校大学生为主体,集中阐释两者间的关系。少数民族高校大学生通过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参与扶贫工作,推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多方面的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维护民族团结做出贡献。长期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学校、社会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少数民族高校大学生能够以更积极的心态、更坚定的态度、更高效的方式投入到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中,在帮扶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承担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助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农业农村部发布2020年乡村产业七项工作要点[EB/OL].2020-2-17

[2]王洪标.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8

[3]张赛群.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08):33-40

[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C].北京:新华社,201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年教育事业发展情况[EB/OL].2019-09-29

[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9-05-30

[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EB/OL].2017-04-06

作者简介:

桑楚庄(1999--)女,汉族,吉林长春人,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张晓睿(2000--)女,回族,山东济南人,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罗爱玲(1999--)女,汉族,广西荔浦人,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猜你喜欢

民族高校精准扶贫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脚竞速运动引入民族类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