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者的凝视

2020-08-14张啸晗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后殖民跨文化当代艺术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族裔散居将个体与集体置于不同的文化、种族、民族之中,同时将他们所面a的身份归属问题推至风口浪尖,从而引发了个体与集体的文化、种族与民族“身份危机”。本文试图讨论后殖民时代和跨文化背景下,当代艺术的文化身份在全球语境下的建构及其转换问题。

关键词:后殖民;跨文化;身份;当代艺术;混杂性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4-0055-01

经济全球化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有一些方面表现的比较和谐,但更多的时候是文化上的不兼容。这种不兼容主要表现在西方文化体制内部的种族政治问题以及文化建构问题,1978年出版的《东方主义》一书中,探讨了18世纪以来西方的文化政治系统如何建构了“东方”这个概念,并以想象中的“他者”来印证自我的权利问题。在后殖民与跨文化交错的时代,他者”更具有移民的独特身份,拥有跨文化者与殖民者或被殖民者几重身份,这使得他们能够获得穿越文化的洞察力。在此背景下,文化的交融早已使其不再具有纯粹性特征,而跨文化的地域性也使得当代艺术在此语境下由此产生华混杂性”。

“混杂性”不仅代表着跨文化理论中反对本质主义的纯粹化,而且强调了文化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互动性,它不断质疑着主流认知系统的权威性。因此,跨文化领域下的文化交流也成为不断寻求领域突破的方式方法,同样,正如汉斯·贝尔廷认为:当代艺术即是全球艺术,它作为西方的艺术概念向全球扩展而形成一种文化现象,而这种文化现象本身在其语境变化过程中,由原来的以排斥手工艺、大众文化和非西方艺术为前提,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逐渐拓展其外延,打破旧有的西方艺术史的种类及范围界限。汉斯·贝尔廷说:在一个全球性的语境中,当代艺术可以侵入先前民族产品的领地”①。现代主义艺术不断拓展其外延,其自身身份也因此也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从1917年杜尚的《泉》开始,到60年代初波普艺术家如安迪·沃霍尔、劳申伯格等大量地使用“现成品”,当丹托面对的依然是安迪·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现代主义艺术的艺术史叙事已经终结。

费瑟斯通在论及全球化与身份研究之间的关系时指出,对于西方社会来说,“以前在社会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现在存在社会内部。迁入者消极接受民族或地方的主流文化的无意愿性引出了文化多元主义与认同破碎化等问题”②。

全球化带来了多元文化的相互整合,同时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也使得人们不断在认识自我的情况下更加获知艺术的本质属性,即自己的、个人的、民族的、国家的身份属性。在跨文化和后殖民背景下,西方为主导的艺术史品评及书写机制使得艺术家的身份被固定化,而之前的身份属性使其变成了“他者”的艺术家“凝视”的艺术。

移民艺术家这一概念多少带有跨文化中的后殖民色彩,将其从当代艺术中被划分出来,被定义、被归入另册本身就说明了它的边缘地位。如费舍尔所注意到的,西方的主流媒体通常会用普遍性的西方美学来衡量非西方的艺术家的作品,这种西方文化语境中品评的标准,也就决定了这些作品当然不符合标准,它们只能被看作是第三者,被放入它们自己的社会的政治的或文化的文本中去理解。而这种文化身份的固有属性,也使得移民艺术家在异国能够以第三者的视角看待所在地区当代艺术的发展走向和文化含义。

此外,伴随艺术“身份入侵”的强化,艺术的本质属性已不再为艺术家所垢病,艺术家更多的强调艺术本体的语言,他们并没有再向美术馆询问“什么是艺术”,而是更多的脱离了康德的美学骗局,向自己质问:“什么不是艺术”的反向命题。

面对当代艺术的“身份入侵”,全球艺术史叙事书写方式也在试图改写新的篇章,在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议题目录中,可以发现许多类似于“性别与妇女”、“多元与世界”之类的分选议题,反映出后殖民與跨文化语境中对多样化、性别和性身份的认同。同样,当代艺术中有关性别和性问题的讨论,似乎给我们提供了通过简化的、等级森严的二元对立项建构他者性的例证,二元对立试图在身份范畴内消除多元性。在主流西方文化中,男”和“女”被理解为鲜明的对立项,异性恋是对立于同性恋的正常行为。但无论是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是在艺术和理论研究领域里,性别和性身份则更为复杂多样,更容易处于变化和争论之中。

哲学家朱迪斯·巴特勒1990年出版的颇有影响力的著作《性别麻烦》,连同90年代初“酷儿”理论的出现,使人们意识到先前的艺术史和艺术实践中的异性恋偏见,并使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艺术家的作品广为人知。在这里,再次强调了性别和性观念的身份特征,似乎也是在寻求“他者”的凝视和审查,使得更多的女性艺术家、同性恋艺术家回避自身性别、性取向身份的问题,而专注于对未来艺术的思考,但这种自我的排他性始终不能逃避所谓的男权社会所给予的“凝视”。

注释:

①邹建林.试谈汉斯·贝尔廷对当代艺术的界定[J].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14(01):12-17.

②魏艳辉.从“身份”研究到“认同”研究——后现代主义语境中“身份”的语义危机,2012(06):94 98.

作者简介:张啸晗,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后殖民跨文化当代艺术
《自由国度》中桑托什的文化移置体现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黑暗之心》的后殖民主义解析
全球化后殖民语境下的《山河故人》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