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同课异构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0-08-14李剑明

师道·教研 2020年7期
关键词:课例微课情境

李剑明

一、案例学情分析

青春期的学生在生理、情感、思维、人际关系、社会化等特征方面不断向成人靠近。情感上,青春期的开始有了独立的意识,对许多事物都有自己的见解,逐渐开启独立自主的人生;思维上,高级推理能力逐渐巩固,解决问题的有所提高;伴随着自主自立意识的发展,学生的社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各种媒体中出现的价值导向偏差,容易引发学生更多的心理冲突,青春期的学生也容易出现价值选择的迷惘。我们必须加强对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的引领和精神关怀。

二、案例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为 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和要求,懂得如何把握青春。能力目标为 学会独立思考,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感受青春的魅力,释放青春活力,激发青春热情,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教学重难点为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要求。

三、课例教学实施(一)

新课导入:利用腾讯课堂展示情境和视频素材,电影《少年的你》电影概要和电影片段,引发学生兴趣。

创设情境:利用腾讯课堂展示“在电影中陈念在体育课受欺凌的片段”。

视频情境:利用腾讯课堂展示电影片段“高考放榜,陈念得知小北要被判刑情绪崩溃”,设置问题“在听到小北被判刑,陈念内心为什么会崩溃自责”。

视频情境:利用腾讯课堂展示电影片段“陈念和小北在警车上的对话”,设置问题“为什么小北会说,如果有如果,这样的后果最好不要“。

情境设置:利用腾讯课堂展示钟南山再战的情境和人民日报官微“谢谢你,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视频。教师结合情境和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这些人的义举去思考“善”的模样,从而生成对“止于至善”内涵的认识。

情境设置:利用腾讯课堂展示“上海市民办新黄浦实验学校八(2)班学生赵珺延背回15万只口罩回国支持家乡抗击疫情的故事”。引导讨论“在疫情之下,我们应该如何追求‘止于至善”。

情感升华:利用腾讯课堂呈现电影桥段“易烊千玺对校园欺凌的呼吁”。

课程总结:利用腾讯课堂展示知识结构图,教师点拨重难点;在教师解答知识疑问的过程中,学生利用“举手功能”针对知识体系提出疑问,师生针对知识体系强化互动,生成对本节课内容的整体性把握。

四、课例教学实施(二)

观利用腾讯课堂观看北京四中网校的微课与教师点拨微课:①新课导入北京四中网校许欧阳老师的“青春有格”教学微课。②微课思考探究:法律规则不完善,我们能做什么? ③微课延伸探究:有法律和规则,就能解决问题吗?④微课延伸探究“白居易在离任杭州刺史时,为自己做的一件小事倍感羞愧,自责写道:‘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白居易因为在天竺山上拿了两块石头而倍感羞愧,说明了我们为人应该有什么要求?”⑤微课话题总结:首先是规则和底线,其次是追求与格调。青春有格应在坚持规则和底线的基础上,追求尽善尽美,止于至善。

课堂练习:结合《智慧课堂》练习册,利用腾讯课堂进行课堂练习、评讲、答疑。设置练习:学生在线下根据《智慧课堂》课堂训练的题目进行课堂练习。课堂评讲:利用腾讯课堂的答题卡功能,教师根据教师配套练习册评讲课件,进行课堂训练习题的评讲与知识点拨。

知识总结:利用腾讯课堂展示知识结构图,教师点拨重难点;在教师解答知识疑问的过程中,学生利用“举手功能”针对知识体系提出疑问,师生针对知识体系强化互动,生成对本节课内容的整体性把握。

五、线上同课异构课例实施的思考

1.对环节设计的反思

课例(一)教学环节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视觉思维入手,通过问题设计层层推进,能够不断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帮助了学生形成正确的判断。课程从电影《少年的你》导入,引发学生对校园欺凌的思考,进而得出青春应有之格调:行己有耻。结合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境下,不同的国人的不平凡举动:从钟南山逆行武汉到汶川菜农千里送菜,从老大娘慷慨捐款到中学生赵珺延背口罩回国……一层一层探究“止于至善”的要求,进而在情感上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课例(二)首先教师应该先观看爱学平台的微课,对微课呈现的知识点设置点拨和答疑的环节,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不同需求。其次,课前观看需要给学生任务单,这样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可以带着预习的问题和任务去观看视频,这样学生在预习环节会有更好的效果。最后,从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的角度出发,学生对“青春有格”课文内容的“是什么”“怎么做”类型的问题是可以通过微课能够得到较好的理解和生成,教师可以在需要更多在本课的重难点上作更多的答疑和点拨。

2.对素材选取的反思

课例(一)教学过程中,选取的视频素材能够贴近学生实际和热点时政,包括针对校园欺凌的电影《少年的你》和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眾号上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国人义举。这些素材都是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素材,也有激发学生家国情怀的素材。整节课通过视频和情境材料推进教学过程,视频素材比较多,由于网速的原因,在腾讯课堂频繁切换容易出现卡顿,改进的方法是视频不在PPT里直接播放,而是通过腾讯课堂的“播放视频”来播放视频,同时采取这种视频播放模式可以和学生在讨论区进行互动,可以更好地与学生一起挖掘视频素材,探究生成知识,形成情感共鸣。

课例(二)利用《智慧课堂》练习册配套的课件讲解版,这样减少了教师的课堂练习题课件的制作时间;而且能够在课堂上将练习作业消化完毕,也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学习方式。其次,采用微课教学,我觉得一是微课素材的选取要区分不同质学生的分层教学要求,微课对授课内容讲解的详细程度需要教师把关。

3.对于学情把握的反思

课例(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许多学生感兴趣的视频素材,加之设置的话题同样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学生能够比较投入地参与课堂的讨论。因为设置许多的在线讨论并形成结论,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则需要课下进行适当的课后训练来检测。鉴于此,本课例的“讨论思考”“点拨答疑”等环节可以进一步优化,将课程时间优化,从而在课堂上可以针对学生预习时完成的《智慧课堂》的训练题进行课堂评讲。

课例(二)首先是素材呈现需区分学情。许欧阳老师的爱学微课视频并不是纯粹的知识讲授的微课,许老师用了许多案例,通过故事叙述式的方法进行课程讲授,学生对微课中的素材是很有兴趣的,但要需要教师针对微课的问题探究结论,引导学生形成对课文知识的生成,针对我校一些班级学生的实际,也需要教师提醒学生在课文做好笔记和批注。其次是讲练结合,平衡讲解与训练。本课例的教学方式比较好的权衡知识讲解和能力的训练,本课型预留了充足的练习时间和讲评答疑时间,课堂上理解知识的过程不断在重复,一节课可以把《青春有格》的相关考点与训练题结合,通过训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最后,教师明确身份,落实强本固基。教师对自己导学助学身份的定位应该要明确,不能机械把握时间只是一味把知识灌输和习题训练,而是要把三个环节整合成一个整体,让知识在不同环节中不断地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生成和再现,强化成能力,输出为素养。

六、线上同课异构的实践反思

1.初识爱学,优化素材取舍

基于此次疫情的背景,本人是第一次接触爱学平台。爱学是一个很好的课程管理平台。在爱学里面不仅有教学所需各种素材,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老师备课的压力;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痕迹进行管理,对学生的能够有一个过程的记录。

2.同课异构,优化教与学

从“青春有格”的同课异构中,我也发现不同课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适用性,这样也增强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当然所有的模式的优化都需导向一个结果:那就是學生能力的提升和素养的生成。课例(一)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因为他们对知识结构性的认识较强,能够很快理解把握知识点,在情境素材的发掘和问题的探究思考中,他们可以不断加深对知识理解,教与学在潜移默化中生成能力与素养。课例(二)更注重讲练结合,通过微课点拨,让学生把握知识脉络,学会如何生成知识体系;通过习题训练,学生更有针对性运用知识解答问题,从而不仅大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第一印象,也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判断能力。知识被记忆下来,经过想象的加工,发展成自己的思维,最终才会形成自己的能力,促进素养的生成。

3.躬身入局,深度教与研

时代对教师开发课程的能力的要求已经不仅体现在对教材深度挖掘和知识构建,还体现在对各类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上。借鉴有效的平台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这不仅仅可以减轻我们一线教师的备课负担,更是可以大大拓展教师的视野,有利于推进更多教育教学的深层研究。

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课例微课情境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课例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