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念干预中的道德规范

2020-08-13雷瑜

神州·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道德规范

雷瑜

摘要:随着正念干预受到重视,研究者开始对正念干预背后的佛教理论产生了兴趣,并力求从佛教的理论之中寻找完善正念干预的途径。“戒”作为佛教正念的道德规范基础在训练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研究者试图在正念干预当中加入佛教道德规范,完善正念干预。本文针对此问题对已有文献中进行梳理,并对佛教道德规范今后在正念干预中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正念干预;佛教正念;道德规范

正念干预作为一种心理训练方式,在临床和心理咨询当中应用广泛,且在临床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在企业、学校和家庭等日常生活中的研究也在逐渐展开,可以说正念干预正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心理学家开始对正念干预背后所基于的佛教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戒”作为佛教的道德规范受到了极大关注,在佛教的修行中“戒”可以约束学员的行动,引导学员培养正确的、善的行为习惯。此外有学者认为正念干预是从佛教训练中提炼出来的一种干预方法,这虽然在临床研究中有突出效果,但是缺少佛教的理论支持,可能无法展现正念干预的真正效果[1]。不仅如此,由于缺少佛教的道德规范及专业指导,可能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不仅不能引导练习者们改善心理情况,还可能激发心理问题[1]。因此需要在正念干预中增加道德规范的思想内容,确保正念干预能更好地为心理健康和治疗提供服务。

一、佛教正念及道德规范

在讨论道德规范在正念干预的运用之前,需理解佛教正念和道德规范。佛教认为在行为、言语和思想中,都有善的和恶的部分,会造成伤害的都是恶的,而仁慈和友善的行为、言语和想法是善的。在生活中,说谎、偷窃或者故意给他人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都是恶的,这些行为不仅给他人带来痛苦也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善的行为可以给人带来友好和幸福的感觉,比如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对人友善、诚实等[2]。在佛教思想中,恶的根源是:贪婪、厌恶和妄想,善的根源是慷慨、仁慈和智慧。这些善的根源品质是四无量心:善良、平静、同情和感恩之心,人们需要培养这些品质可以抵抗恶。因此,佛教的道德规范是一套原则、动机和态度,引导人从善避恶。根据佛教对人性的理解,恶的思想和行为源于对存在的基本属性的无知,最根本的是万物的无常。所以人要通过有意识地提高觉知能力来消除贪婪、厌恶和妄想,培养健康有益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正念。在正念干预中,道德规范的学习可以让练习者更理解和接受正念的观点和练习过程这是正念干预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在当前流行的正念干预中对这一部分的内容没有详细的说明。如果单单只应用正念干预进行调节,达到改善躯体症状的效果,而没有从中得到启发,形成正确的思维和行为,那么可以说正念没有达到它本来的目的[2]。

二、正念干预及道德规范探索

卡巴金将正念定义为一种特定的觉知方式,即有意识地、当下地、不加判断地注意。他的正念减压疗法是在佛教理念和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用于帮助人缓解心理症状,达到身心健康的治疗方法。卡巴金認为医院和医疗中心是苦难的发源地,人类之所以在他们遭受苦难的时候第一想到医院,是因为他们认为医院可以为他们所遭遇的苦难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法。与疾病相关的苦难是由于人们对疾病的态度造成的,如果人可以在没有做出反应和判断的情况下接受疾病所带来的苦难,则可以改善疾病引起的各种症状,尤其在疼痛和焦虑上。最后通过相应的医疗救治,病人可以从这些苦难中解脱出来,并且发现自己在面对这些苦难时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2]。人们在正念中培养非批判的态度能够提高人的接纳程度以及改变看待问题的方式。在这种条件下,练习者如果越来越熟练,则能激发内在的智慧和怜悯之情。

在道德规范的使用问题上有两种态度。一部分研究者持反对意见,认为不必要在正念干预中以训练的形式加入佛教道德规范的内容,正念干预训练本身就包含了佛教道德规范的思想。有研究对被试进行了八周的正念训练,一组参加了怜悯冥想训练,另一组则没有。在训练之后对两组被试的助人行为进行比较,发现两组被试均表现出愿意将自己的椅子让给其他人的助人行为,且参加了怜悯冥想训练的被试比没参加怜悯冥想的被试会更愿意将自己的椅子让给其他人。这表明不论是否在干预课程中增加道德规范的训练,经过正念干预的被试都会表现出助人行为的增加。因此没有必要在正念课程中明确增加佛教道德规范的内容。

另一部分研究者则支持在正念干预中增加道德规范,但在形式上有不同的看法。有研究者认为需强调指导者的道德规范[1],指导者能从更加中立的角度面对训练者,可以引导训练者往更有益的方向发展。这种道德规范就像从业规范一样可以对指导者进行约束和引导。卡巴金强调正念干预是在保持原有佛教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将佛教正念的内容转化成人们易于理解的干预训练,因此在训练前需要对指导教师进行严格的培训,才能使正念干预发挥真正作用。在卡巴金的研究中也提到在正念训练课程中,指导者对训练者不带偏见,保持开放的态度,可以帮助训练者学会以这样友善温暖的方式对待自己和他人,同时可以提高自己的同情心[2]。持支持态度的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应该将佛教道德规范的内容作为训练的一部分加入到训练课程中。有研究者尝试在正念课程中以明确的形式加入佛教道德规范。通过对道德规范的训练可以减少训练者的精神分散,避免负面影响[1]。综上可知不论是指导者还是训练者,增加道德规范的思想和训练内容均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对训练团体具有提升的作用,且这种影响相较而言是更持久的。

实际上持反对态度的研究者对道德规范所起的积极作用是肯定的,因佛教道德规范带有宗教属性,在实现和推广上存在诸多问题,而正念干预本身具备积极引导的作用,认为不必多次依据。其实抛开宗教理念,佛教所提出的道德规范在训练中可以调整身心状态,避免训练者受到身心伤害,具有保护作用[24]。不仅如此,它所蕴含的积极品质也是个体朝正向发展的正确指引。因此在正念干预中使用道德规范时应注意提取具有普及性的正性思想,而对于宗教形式可加以弱化。

参考文献:

[1]彭彦琴.禅修研究的误区及心理机制纠偏[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68-77.

[2]卡巴金,雷叔云.正念:身心安顿的禅修之道[M].海南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道德规范
孔祥渊:“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认同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现行准则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水运工程施工阶段监理人员的事前控制及管理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