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改良的负压吸筒的研制与应用

2020-08-13李明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7期
关键词:交叉感染体表注射器

李明仙

(云县人民医院,云南 临沧 675800)

0 引言

拔罐的历史渊源,早在先秦时期的《五十二病方》,晋代葛洪的《肘后方》,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典籍中都有对拔罐来疗法的记载.......拔罐疗法是我国最古老的治疗疾病方法之一,古代典籍多称“角法”,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它呢是利用罐状器具,借助热力作用,排空罐内空气,使之形成负压,吸附于皮肤及穴位之上,使局部充血,从而达到舒经通络,拔毒去腐,祛风除湿的功效[1]。适用于头痛、腰背痛、颈肩痛、失眠及风寒型感冒所致咳嗽等症状;疮疡、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发展至今,拔罐的器具也从多种罐具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常用的竹罐、玻璃罐和抽气罐。但是目前所使用的罐具还是比较局限,比如说玻璃罐具太小的体表无法进行操作,达不到治疗的效果;再如,抽气罐的型号比较齐全,但是它是塑料制品,难以进行消毒,同时它也不是灭菌产品,如果用在创口可能会加重感染的风险,同时它的价格也不便宜,市面上一个的价格在几块到几十块不等,如果用一次即丢弃确实增加治疗的费用及患者的负担,如果反复使用,在用的过程中有可能吸出的是患者的体液、脓液或者是脓血等,塑料材质无法进行高压蒸汽灭菌,而简单的清洗、消毒处理达不到消毒灭菌的效果,加大交叉感染的风险;加之没有刻度,抽吸出来的液体很难进行准确计量,必须要把抽出来的液体倒入有刻度的容器内或者用注射器抽吸来进行准确计量,增加了工作量;又比如说医护人员采用将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进行改造,根据体表面积的大小,将注射器的乳头和连接乳头的部分用刀削掉,来给患者进行治疗,但是它往往耗费了医务人员的人力成本,同时医务人员改造这个吸筒也有风险,刀钝了削不掉注射器的乳头和连接乳头的部分,刀太锋利了如果操作不当就会使医务人员伤到自己;医务人员削制出来的,紧贴皮肤的注射器边缘不光滑,不平整容易有损伤患者的皮肤,同时医务人员自制的吸筒用毕即丢弃,重新用又要重新制作,造成人力成本的耗费,用毕不丢弃清洗消毒处理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也不符合感控要求,同时也不符合国家对一次性物品的使用要求。因此,基于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部位小的体表处进行治疗时存在的种种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一种对于体表面积小的部位进行负压吸引治疗的一种器具,同时它能够使医务人员操作更加便捷,工作更加有效率;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患者或者部位对负压的耐受程度进行调节和控制;对负压抽吸出的量能够很精确的进行观察和计量;为符合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符合感控的要求,可以用制作一次性注射器的材料进修负压吸筒的制作,做到一人一负压吸筒,避免交叉感染。

1 项目背景

拔罐技术是以罐为器具,借助热力或抽气的方式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从而达到拔毒去腐,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等作用的疗法;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这些罐具对于体表的小的部位无法进行操作,因为口径太大,小的体表部位无法吸附上;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这些罐具,在进行操作中,拔吸出的液体(脓液、积血)难记量;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这些罐具,并非一次性用品,如使用过后弃去造成资源的浪费,但重复使用又存在消毒困难,难达到感染控制要求。

所以,在现有的基础上改良一种在给患者小的体表部位进行治疗操作,效果显著且对拔吸出的量能够很精确的计量,同时能够节约人力成本的器具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研制方案

通过长期在临床工作中对罐具的应用及观察,发现消毒体表部位目前使用的罐具无法达到治疗的作用或不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对消毒体表部位的治疗如果将一次性注射器进行改良使用,效果是好,但是如果一用一丢弃相当耗费人力成本,如果重复使用又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难以达到感控要求。所以在临床工作中迫切需要这种对小的体表部位能够起到治疗作用且又节约人力成本控制交叉感染的器具——负压吸筒。

3 负压吸筒的工作原理

为了方便医务人员对这些特殊部位进行治疗时不需要自制吸筒(即把注射器乳头和注射器前边部分用刀具削掉)、节省了人力成本,增加工作效率,而且自制吸筒削掉的部分边缘不整齐,易至皮肤损伤。如下图1所示:1边缘光滑的负压吸口直接紧贴治疗部位皮肤,更好的达到治疗效果。2设计了螺旋式的调负压调节的活塞装置,可根据患者的实际对负压的耐受情况调整负压;3设计加了刻度,为如果对患者抽吸出的脓液、积血等等不必再倒入另一计量容器进行计量,能更快速、方便的进行计量,能给医生下一步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4螺旋式的调节负压调的活塞柄,方便医务人员操作,调节负压。本发明可制作为一次性的包装的物品,方便临床医务人员操作,解决了消毒的困难的问题,而且在操作中也符合感染控制的要求。用制作一次性注射器材质的材料)制不同型号大小(5 mL、10 mL、20 mL、30 mL、50 mL)的圆筒状的器具,边缘光滑,里边用螺旋式扭的方式来控制、调节负压[2]。

图1 一次性负压吸筒示意图

4 负压吸筒的应用

通过对改良的负压吸筒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能够很好的对小的体表部位进行治疗,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结合病变部位的及患者对负压耐受的实际情况对所需负压进行调节,增加了患者的就医感受;不用在对面积小的体表部位进行治疗时,每次都需要拿一次性注射器进行改造才能给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很好的节约了人力成本;根据体表面积的大小制造出大小型号不同的(一次性)负压吸筒,医务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治疗部位选择不同型号的(一次性)负压吸筒,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制造成一次性的负压吸筒,能够一人一负压吸筒,能够很好的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保障了医疗质量。临床工作中使用效果比较显著[3-4]。

5 结论

负压吸筒设计的思路完全来源于日常医务人员工作中的工作实际工作的对解决存在困难的创新,对现有使用器具的改良,同时也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及相关器具的应用成果。负压吸筒切实解决了对小的体表部位进行治疗存在的困难,很好的给患者进行治疗,加快疾病的康复,达到了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目的。负压吸筒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尤其是在中医临床工作中能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无需医务人员重新自己制作,节省了自己改良制作负压吸筒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时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可根据具体的体表位置的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负压吸筒如5 mL、10 mL、20 mL等具体做出选择,更好的起到治疗的目的;能够结合病变部位的及患者对负压耐受的实际情况对所需负压进行调节,增加了患者的就医感受;对抽吸出的液体如脓液、脓血等不必等抽吸出来后还要倒入另一计量容器进行计量就可进行准确的计量,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方便对负压吸筒抽吸出的脓液、脓血等的量进行准确记录及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很好的追踪评价[5]。改良的(一次性)负压吸筒可以做到一人一负压吸筒,可以有效的控制交叉感染,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护理治疗。(一次性)负压吸筒的应用为日常的临床工作提供了便捷,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提高了医疗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交叉感染体表注射器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求解空间几何体表面积问题的方法剖析
用错注射器,西班牙浪费上万剂疫苗
厌食儿童体表胃电图检测与分析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注射出来的画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折痕
体表无明显损伤而死亡的交通事故及其法医学检验
小儿会阴烧伤护理中食物保鲜袋接尿的应用价值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