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PCT 和CRP 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2020-08-13欧阳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7期
关键词:支原体耐药重症

欧阳杰

(广西梧州市苍梧县人民医院 儿科,广西 梧州 543000)

0 引言

新生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潜伏期较长,多数表现为咽炎、鼻炎、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出现:明显疲乏、食欲不佳等症状,支原体肺炎的新生儿占全部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3%-10%。降钙素原(PCT)是最近几年新发现的血清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这两者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得到临床应用,且效果显著。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证实PCT、CRP水平在支原体肺炎新生儿疾病诊断、鉴别中有一定的价值。为了进一步研究支原体肺炎新生儿PCT、CRP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新生儿69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上述判定标准,将患病组分为重症组和普通组。重症组共15例: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9-21 d,平均(15.69±4.11)d;病程3-18 d,平均(6.97±2.14)d。普通组54例:其中男31例,女23例;年龄11-22 d,平均(16.87±5.10)d;病程3-18 d,平均(6.94±2.13)d。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9例,作为健康组,其中男40例,女29例;年龄8-25 d,平均(15.89±3.98)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新生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关于肺炎感染临床诊断标准[1];②入选新生儿均经过影像、生化指标检测等得到确诊;③同意参与本项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肺炎资料不完善;②其他支原体感染的新生儿;③传染病等其他干预本研究的新生儿疾病。

1.2 方法。新生儿住院次日早上空腹抽取5 mL静脉血,放在洁净未加抗凝剂的容器中,将血液进行10 min离心,速度为3000 r/min,取血清,放置在4℃冰箱中留用,将两组采集的血液分为测验。选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默沙克生物公司提供试剂盒;取血清后选用化学发光免疫夹心法来测定PCT含量,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提供试剂盒。

1.3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 21.0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定量资料用(±s)表示,对于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的数据,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行两两比较,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t检验,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进行两两比较;定性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症组PCT、CRP水平,高于普通组(t=2.701,P=0.008),见表1。

表1 两组PCT、CRP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PCT、CRP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PCT(ng/mL) CRP(μg/mL)重症组 15 1.204±3.041 38.09±10.13普通组 54 0.036±0.006 6.81±0.87健康组 69 0.11±0.01 4.12±1.01 F-2.660 2.915 P-0.010 0.005

3 讨论

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感染综合性疾病[2],新生儿自身免疫力低下,抵抗力较差,临床上如果早期对重症肺炎新生儿判断不足,或判断有误,延误治疗时机,会导致肺炎儿病情迁延不愈,易遗留肺部诸多后遗症,甚至危及新生儿生命。目前认为重症肺炎的主要发病机制与“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过度的免疫与炎症反应参与”、“混合感染”和“治疗延迟”等有关。卜小芳等[3]在关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将该病的发病概括为:①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国外相关学者在关于支原体耐药的问题临床研究表明,2000年至2006年肺炎支原体的耐药率从5%增至30%,我国支原体耐药的研究发现,上海、北京等地支原体耐药率分别为90%,97%,综合全国形式,我国的支原体耐药率>80%。②免疫功能紊乱,大多认为普通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免疫紊乱主要为体液免疫的紊乱,而难治性肺炎则为细胞免疫的紊乱,③黏液高分泌,激活TLR2受体导致黏蛋白分泌增加,造成气道呈黏液高分泌状态,日后机化可引起支气管闭塞,导致肺不张。④混合其他细菌或病毒感染,研究发现混合感染的病原中最常见为肺炎衣原体,其次为病毒,以合胞病毒常见,细菌感染则以肺炎链球菌为主;年龄较小的新生儿混合病毒感染为主,年龄稍长新生儿则以混合肺炎衣原体感染为主。病程的延长会并发胸腔积液,严重者或治疗不及时会形成脓胸,大叶性肺炎的形成往往跟合并其他细菌、病毒有关。⑤临床上对该病的诊断治疗尚认识不足,导致早期治疗无效,随着病情进展,后续治疗效果不佳,使得该病并发症严重,容易引起多脏器损伤,所以,早期的诊断及治疗仍是当下该病的热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寻找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的实验室辅助诊断方法,对于肺炎患儿病原体的诊断及病情的判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CRP属于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患儿感染后的6-8小时开始升高,1-2天内达到峰值。PCT属于是降钙素的一种前肽物质,该物质主要在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内合成,当新生儿感染MP时,体内的内毒素、脂多糖作用能支架参与抑制PCT分解,并且诱导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从而引起PCT水平的持续升高。据相关报道显示[4]:血清CRP和PCT水平均能反应患儿感染程度及治疗预后情况,持续11天发热,CR P>40 mg/L,肺部影像学检查若见大片高密度均匀实变,可作为判断难治性肺炎支原体病例的指标。CRP可作为判断病患新生儿炎性反应轻重的一个敏感标志物,且与免疫损伤的严重程度有紧密关系,并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该新生儿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可能性较大。本文研究发现: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PCT、CRP水平,高于普通组(t=2.701,P=0.008),表明患儿PCT、CRP水平可有效反映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严重程度,临床上可根据病患新生儿的PCT、CRP测定以及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来识别重症肺炎和普通肺炎。本文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PCT、CRP水平在支原体肺炎患儿疾病诊断、鉴别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能了解病患新生儿病情变化的情况下,有效区别诊断重症新生儿与普通新生儿,提高临床用药依据。

猜你喜欢

支原体耐药重症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HIV-1耐药流行的研究现状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