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血常规检验中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的应用分析

2020-08-13龚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7期
关键词:血常规白细胞红细胞

龚琴

(十堰市中心血站 供血科,湖北 十堰 442000)

0 引言

血常规检验(Blood-RT)在对临床疾病进行诊治时,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该方法能够通过研究对象的血细胞数量变化、形态变化分布等方面来对血液情况进行判断,从而完成疾病检查。血常规检验的对象主要是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白细胞(WBC)水平[1]。当受试者出现不明原因所产生疾病时,对其进行血常规做辅助检验,其检验指标能够给予临床诊治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且还能够给予用药、停药、治疗、停止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在临床上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进行血常规检查时的血液分析试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传统溶血素中,通常为含氰溶血素,而无氰溶血素在证实无毒性后,便得到了临床上的广泛认可[3]。本文就临床血常规检验中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的应用价值做出相关研究,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120例健康检查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传统组(60例)和新型组(60例),其中传统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24-59岁,平均(43.25±3.57)岁,体重48-79 kg,平均(62.78±7.97)kg;新型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2-60岁,平均(43.34±3.61)岁,体重49-78 kg,平均(62.33±7.56)kg,两组基线资料对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能够进行比较。上述120例研究对象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通过。排除标准:①伴随视力障碍或听力障碍者;②合并溶血或者其它对血常规检查有影响的因素。

1.2 具体方法。传统组通过传统溶血素来进行处理,溶血剂为STACLYSER-SYS-Ⅱ[4]。新型组通过新型溶血素来进行处理,选择为HB型无氰溶血剂。两组研究对象均使用半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对研究对象的空方在静脉血进行抽取,抽取3 mL后利用EDTA抗凝管进行保存,将其放置于常温状态[5]。同时为了能够保证血常规检验结果不受干扰,应将放置时间缩短,及早完成检验,通常为采血结束后4小时内完成血常规检验,在血液标本中加入各自对应的溶血剂后,严格遵照操作的相关流程与规范来对血液分析仪进行稀释[6]。

1.3 对比方法。将120份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后,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水平以及两组研究对象检测所需要的检测时间、检测成本。

1.4 数据处理方法。对120份血液标本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液标本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水平对比分析。将两组血液标本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组间数据比较,新型组血液标本的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传统组,而新型组的血红蛋白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血液标本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水平对比分析(±s)

表1 两组血液标本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水平对比分析(±s)

白细胞(×109/L)传统组 60 217.34±4.64 122.98±5.17 4.79±0.41 4.61±0.22新型组 60 193.79±4.25 129.51±7.63 3.75±0.37 3.52±0.18 P -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血小板(×109/L)血红蛋白(g/L)红细胞(×1012/L)

2.2 两组血液标本检测时间、检测成本比较分析。将两组血液标本检测情况进行汇总,组间数据比较,新型组检测所需时间以及检测所需成本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标本检测时间、检测成本比较分析(±s)

表2 两组血液标本检测时间、检测成本比较分析(±s)

组别 例数 检测时间(min) 检测成本(院)传统组 60 25.73±4.11 64.01±2.43新型组 60 19.26±7.22 58.15±2.13 P - <0.05 <0.05

3 讨论

我国社会经济在这些年得到了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着水涨船高,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健康体检来对疾病进行预防和筛查[7]。通过健康体检,人们能够尽早发现疾病,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有着重要意义[8]。健康体检或者疾病筛查的方式通常以血常规检验为主,利用有效的血常规检验手段能够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有个清晰的了解,有助于及时发现体检者问题,并采取相关处理措施[9]。

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得各种试剂被研制出来,在以往的血常规检验中,其溶血素能释放大量的血红蛋白,但传统的溶血素通常是包含有氰的,而氰具有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有几率会使得操作者出现呼吸麻痹甚至窒息等症状,属于有毒物质,因此有一部分人并不认同这类溶血素出来[10]。而新型的溶血素中不含有氰,主要是由贮存液与缓冲液混合所得,其中以柠檬酸、磷酸二氢钠、乙醇等无毒物质组成,并且伴随着临床上对新型溶血素的不断改善和进步,新型溶血素有着更高的操作效率以及经济性、安全性、准确性,从而有助于提升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相比传统溶血素,新型溶血素有着更好的应用前景[11]。

在本次研究中,新型组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水平以及两组研究对象检测所需要的检测时间、检测成本均优异于传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结果能够充分说明新型溶血素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12]。

综上所述,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新型溶血素能够对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水平起到较好的影响,同时还能够缩短检验时间,减少检验成本,有利于临床血常规检验,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猜你喜欢

血常规白细胞红细胞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白细胞
血常规解读
高中牛物学红细胞知识总览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终末期库存悬浮红细胞引起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