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脂肪肝诊断中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检测的临床分析

2020-08-13李爱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7期
关键词:正常值脂肪肝肝功能

李爱华

(山东省临清市金郝庄中心医院 检验科,山东 临清 252600)

0 引言

脂肪肝为消化科常见疾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与患者肥胖体质、酒精、药物等因素相关,患者主要表现出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以及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常见症状。严重威胁国人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且趋于年轻化[1]。因此及早对疑似脂肪肝以及脂肪肝患者进行有效诊断检查,及早干预治疗,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此次研究中,为分析脂肪肝诊断中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我院展开相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脂肪肝患者为实验组,同期选取11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实验组120例中,男89例,女31例,年龄26-68岁,平均(46.98±5.73)岁;对照组119例中,男85例,女34例,年龄27-69岁,平均(47.87±4.28)岁。入选标准:①实验组患者均在我院确诊为脂肪肝,诊断依据符合脂肪肝相关诊断标准。对照组均在我院经体格检查确定为正常人员。②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签署同意书参与。排除标准:①排除妊娠期患者。②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③精神障碍患者。两组一般资料分布均衡(P>0.05),可对比[2]。

1.2 方法。两组受检人员入组后,均叮嘱其受检前晚8点后禁食禁水,于受检当天清晨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液5 mL,采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离心速度为3000 r/min,离心时间为5 min,将血清储存备用。应用我院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中AST、ALT、TC、TG、HDL-C、LDL-C等指标。其中,AST采取免疫抑制法进行检测。ALT采取丙酮酸氧化酶法检测,TC、TG、HDL-C、LDL-C采取CHOD-PAP酶法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与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检测结果。检测患者血清中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LDL-C(低密度脂蛋白)[3]。②观察肝功能与血清学相关指标阳性检出结果人数。AST正常值:0-40 U/L;ALT正常值:0-40 U/L;TC正常值:2.86-5.98 mmol/L(110-230 mg/dl);TG正常值:0.22-1.21 mmol/L;HDL-C正常值:0.9-2.19 mmol/L(35-85 mg/dl);LDL-C正常值:<3.12 mmol/L(120 mg/dl)。

1.4 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t检验、χ2对比,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肝功能及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比较。除HDL-C、LDL-C两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AST、ALT、TC、TG等水平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肝功能及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肝功能及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AST(U/L) ALT(U/L) TC(mmol/L) TG(mmol/L) HDL-C(mmol/L) LDL-C(mmol/L)实验组 120 58.84±18.97 59.86±19.74 6.89±0.49 2.38±1.41 1.38±0.47 2.87±1.01对照组 119 21.28±7.74 19.88±9.41 4.15±0.17 1.19 ±0.47 1.38±0.58 2.79±1.08 t - 20.010 19.959 57.655 8.738 0.000 0.592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500 0.277

2.2 两组肝功能及血清学相关指标阳性检出情况比较。除HDL-C、LDL-C阳性检出人数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AST、ALT、TC、TG等阳性检出人数组间均差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肝功能及血清学相关指标阳性检出情况比较[n(%)]

3 讨论

脂肪肝为消化科常见疾病,若不及时干预治疗,增大肝硬化、酒精性肝炎、肥胖症、高血脂血症、糖尿病等并发症发生率,甚至会诱发肝炎、肝硬化、肝癌,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因此,需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使其恢复正常。

临床上针对脂肪肝诊断,主要以血清学、肝组织活检、影像学检查为主[4]。但据研究发现,影像学检查中常应用到B超检查,仅能从患者肝脏组织层面行判断,诊断准确性存在一定局限,肝组织活检,虽其诊断准确性高,但其为有创检查,给患者带去一定痛苦且诊断时间较长,不能有效及时的判断出患者病情,积极加以治疗,易延误病情。因此,选取损害小,诊断价值高的诊断方法对脂肪肝患者进行诊断,为诸多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此次研究中,我院研究对象均进行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检测,其主要是依据患者肝细胞损伤程度进行诊断。通常情况下,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会先进入患者血液,若患者肝细胞发生损伤,继而线粒体会相应受到损害,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也随之进入患者血液,继而增加血液中ALT、AST水平,出现异常。此外,若患者体内脂肪过量,经肝脏转化成酯化脂肪酸后,产生大量三酰甘油,增加血液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5]。因此,对患者行肝功及血清学检查能较好判断患者病情程度,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观察此次研究中,两组受检人员,肝功能及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除HDL-C、LDL-C两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AST、ALT、TC、TG等水平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证明对患者应用这一检查方式能有效观察出患者肝功状况。观察两组肝功能及血清学相关指标阳性检出情况,除HDL-C、LDL-C阳性检出人数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AST、ALT、TC、TG等阳性检出人数组间均差存在显著差异(P<0.05),证明其诊断准确性较高。

综上所述,对脂肪肝患者进行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检测,能较好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便于医师制定治疗方案,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正常值脂肪肝肝功能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空泡样脊髓病1例
脂肪肝 不简单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银川地区儿童肺通气功能正常值及预计方程式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断层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估界定产后妇女肛提肌尿道间隙正常值的探讨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