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5 岁以下宫颈癌95 例临床特征分析讨论

2020-08-13董丽媛王凯超邹晓燕董文鹏崔培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7期
关键词:青年组鳞癌腺癌

董丽媛,王凯超,邹晓燕,董文鹏,崔培贺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1)

0 引言

宫颈癌是一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女性易发恶性肿瘤的首位,任何年龄皆可发生,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对疾病预防理念的普及,人们的保健意识也随之增强,使得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近年来,35岁以下青年发生宫颈癌的人数不断增长[1]。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接收并治疗的35岁以下青年宫颈癌患者60例与同期收治的60例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35岁以下宫颈癌95例临床特征分析进行研析讨论,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所接收并治疗的35岁以下青年宫颈癌患者60例与同期收治的60例中老年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青年组与中老年组,青年组患者年龄23-35岁,平均(28.73±3.24)岁,怀孕次数为(2.57±1.04)次,宫颈癌FIGO分期为Ⅰ期者46例,Ⅱ期者14例,中老年组患者年龄36-69岁,平均(48.65±4.73)岁,怀孕次数为(2.86±1.21)次,宫颈癌FIGO分期为Ⅰ期者52例,Ⅱ期者8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经诊断,符合宫颈癌的诊断标准;②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③患者意识清醒,无其他合并严重疾病;④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患有其他恶性肿瘤疾病;②患者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③患者的临床资料缺失不完整;④患者不愿配合。

1.2 方法

1.2.1 分析项目:对60例35岁以下青年宫颈癌患者与60例同期收治的中老年患者的临床、病学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如发病年龄、结婚年龄、产次、孕次、职业、家族病史、是否吸烟等情况,以及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标准,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治疗情况等进行分析[2]。

1.2.2 检查方式:主要有①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②宫颈碘试验;③阴道镜检查;④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⑤宫颈锥切术等。

1.2.3 治疗方法:①多使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用于早期宫颈癌患者,一般常用术式为全子宫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切除或取样、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等,可将年轻患者的卵巢以正常形态保留,对想保留生殖功能的年轻患者,早期患者可行宫颈锥形切除术或是根治性宫颈切除术。②放射治疗:主要适用于宫颈癌中晚期患者,处于宫颈炎早期,但身体状况不适合进行手术的患者、手术治疗后进行病理检查,发现有高危因素,需要以此进行辅助治疗。③化疗: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可与手术治疗联合,在术前进行化疗辅助,以此来将肿瘤病灶缩小,控制病灶转移,常使用卡铂、顺铂、异环磷酰胺、紫杉醇、博来霉素、氟尿嘧啶等进行治疗。

1.2.4 术后随访:全部患者在治疗后的第1、3、6、9、12个月后进行随访。

1.3 观察指标。①对患者的病理类型进行记录与分析,主要包括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可按照组织学分化分为Ⅲ级,高分化鳞癌为Ⅰ级,中分化鳞癌即非角化性大细胞型为Ⅱ级,低分化鳞癌即小细胞型为Ⅲ级,患者大多为未分化小细胞;腺癌( adenocarcinoma ):有2种组织学类型,最常见为黏液腺癌,主要来源于宫颈管柱状黏液细胞,可分为高、中、低分化腺癌,癌细胞呈乳突状突入腺腔,另一种为恶性腺瘤,是高分化宫颈管黏膜腺癌,常有淋巴结转移,腺上皮细胞无异型性;腺鳞癌:其形成是由储备细胞同时向鳞状细胞和腺细胞分化发展造成的,组织内含有腺癌和鳞癌。②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灶类型,主要包括外生型、内生型、溃疡性、颈管型等。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软件24.0版本对本次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两组患者病理类型、两组患者病灶类型 (n,%)表示,用χ2进行检验,P<0.05。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病理类型。中老年组病理类型为鳞癌者高于青年组,青年组病理类型为腺癌者高于中老年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病理类型对比[n(%)]

2.2 比较两组患者病灶类型。青年组病灶类型外生型患者明显对于中老年组,内生型患者明显少于中老年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病灶类型对比[n(%)]

3 结论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一般分为原位癌与浸润癌两组类型,原位癌一般高发于30-35岁的人群中,浸润癌常发于45-55岁的人群中,其发病原因与病毒感染、性行为及分娩次数、生物学因素、行为因素等有关,临床症状表现为,阴道排液、阴道流血,晚期会出现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根据调查,宫颈癌的发病人群出现逐渐年轻化的趋势,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使得宫颈癌能够被早发现与早治疗,使宫颈癌的死亡率以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3-4]。

本次研究显示,中老年组病理类型为鳞癌者高于青年组,青年组病理类型为腺癌者高于中老年组,P<0.05;青年组病灶类型外生型患者明显对于中老年组,内生型患者明显少于中老年患者,P<0.05。其结果表明,年轻宫颈癌患者对多数为生理性或是良性病变,容易被患者忽视或者误诊,应该重视年轻女性的宫颈癌筛查工作,并对进行检出结果为阴性的患者嘱咐要定期复查,告知其重要性,以防漏查,耽误最佳治疗时期[5]。

综上所述,与中老年宫颈癌患者相比,35岁以下的青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病理类型腺癌占比例较多,病灶类型与外生性为主等,应该在今后的研究与治疗中给予充足的重视,以此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猜你喜欢

青年组鳞癌腺癌
云南地区多结节肺腺癌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十二指肠腺癌88例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ADC直方图分析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韩梅: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速滑女子青年组双料冠军
Aurora-A在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特点和研究意义
术后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Ⅲ期贲门腺癌预后的研究
整合素αvβ6和JunB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504例铁路职工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