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神经疾病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手术56 例临床分析

2020-08-13吉子拉洛陈勇杨国平姚曾亚周长琼谭帝兵马庆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7期
关键词:锁孔乳突骨瓣

吉子拉洛,陈勇,杨国平,姚曾亚,周长琼,谭帝兵,马庆霞

(凉山州彝族自治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四川 西昌 615000)

0 引言

临床针对神经外科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以及舌咽神经痛等系列颅神经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微血管减压术获得广泛运用。具体在实施治疗期间确定有效手术入路方法对颅神经疾病疗效的提升表现出显著价值[1]。本次研究将针对颅神经疾病患者探析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手术方式运用可行性,以实现颅神经疾病患者有效预后,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4年07月至2017年05月收治的56例颅神经疾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女20例,男36例;年龄36-79岁,平均(54.52±4.69)岁;病程1-14年,平均(4.79±1.03)年;纳入标准:①患者疾病类型主要集中于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以及吞咽神经痛几方面;②对患者实施颅神经检查等,疾病获得有效确诊;排除标准:①患有继发性疾病;②存在沟通障碍。

1.2 方法。针对患者健侧侧卧公园长廊椅位采取辅助完成,将患者乳突后横切口作为手术切口,确保患者头部略下垂,并且于健侧保持10°-30°旋转倾斜,确保颈部处于稍前屈状态,保证于头部最高位置,患侧乳突可以有效分布。对患者完成全麻后,横切口选择在患者乳突后二腹肌沟上端完成制作,控制3.5-4.5 cm长度,将头皮切开,顺着皮下疏松结缔组织,针对皮瓣进行锐性游离,之后将肌层、肌筋膜以及骨膜等切开,并且顺着骨面于两侧将肌筋膜瓣进行分离,之后连同皮瓣利用乳突撑开器于两侧一起撑开,将二腹肌沟以及乳突等系列骨性标志进行显露。利用电动开颅钻于患者乳突肌底部完成钻孔,并且确保位于乙状窦同横窦交界位置。于乳突后方针对骨窗利用铣刀铣开,保持2.0-2.5 cm直径。期间需要注意前界能够发现乙状窦边缘,上界同横窦较为接近便可。于显微镜引导下,将硬膜弧形剪开,针对患者桥池脑脊液缓慢释放,并且将目标颅神经脑干端充分显漏,对责任血管加以明确后,针对血管以及神经利用Teflon棉纱进行隔离,并且对硬脑膜严密缝合,合理展开骨瓣复位以及钛钉钛片固定操作,针对头皮逐层进行分层缝合。

2 结果

2.1 术中表现以及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针对患者完成乳头后横切口锁孔入路后,对于患者面听神经、三叉神经以及舌咽神经等系列颅神经可以充分显露,对其颅内段走形以及脑干端可以进行充分了解,对于微血管减压术可以顺利实施,详细手术用时见表1。

表1 所有颅神经疾病患者开关颅时长以及总手术时长统计(,min)

表1 所有颅神经疾病患者开关颅时长以及总手术时长统计(,min)

类型 开关颅时长 总手术时长时间 31.15±7.29 77.79±20.19

2.2 随访结果分析。对患者手术后保持3个月至2年随访发现,最终55例患者获得显著治疗效果,未表现出疾病复发以及严重的现象。并且手术后对患者实施颅骨三维CT检查,发现患者获得良好骨瓣固定复位效果。

3 讨论

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以及舌咽神经病等系列颅神经疾病的出现,对患者造成的身心痛苦感较为显著,针对此类患者实施药物治疗,通常无法获得显著治疗效果,并且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往往表现出较高复发率。就颅神经麻痹诱因进行分析,同血管压迫表现出显著相关性。对此针对颅神经疾病患者在准备治疗期间,积极做好术前诊断工作,并且就原发特性进行准确甄别表现出显著价值。通过对患者实施MRI扫描,对于患者疑似责任血管位置可以进行有效提供,就患者蛛网膜下腔宽度以及角度、颅神经长短、血管压迫类型、桥小脑角周围间隙以及具体位置等系列信息可以充分明确,从而可对手术难易程度判断提供有力依据,对于需减压位置可以充分明确。对于高龄伴有高血压病患者而言,其存在较高概率表现出脑血管病的现象,尤其对于未认真实施血压控制患者而言,如果手术前对于动脉瘤等未做到及时发现,其会对患者手术的顺利实施造成严重影响。在此种情形下,通过对患者实施CTA检查,对于脑血管病变患者的及时筛查可以做出充分保证。对此通过对患者实施MRI检查以及CT检查,对于颅内占位性病变可以进行充分排除,并且添加3D-TOF检查,对于神经根部血管可以加以充分明确,从而为手术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针对患者实施颅神经疾病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主要于脑干附近血管神经复杂狭小区域内展开,表现出较高显微操作技术要求,呈现出较大手术风险,对此在治疗期间需要就系列手术特点加以充分明确,以对颅神经疾病疗效的显著提升做出保证,充分证明微血管减压术应用价值。

近几年针对颅神经疾病患者在实施治疗期间,微血管减压术获得广泛运用,并且无论神经内镜下手术或者显微镜下手术方式的运用,均获得疗效较好[2]。

在手术前,需要利用触摸而对二腹肌沟位置加以准确定位。而对于横切口前端而言,起点主要集中于二腹肌沟上端。并且保持向后稍向上倾斜,以确保患者肩背部角度同骨窗之间角度能够有效增大,以对手术操作的顺利实施加以促进。并且对于切口严谨向下倾斜密切注意,如果呈现出下倾现象,则往往将更多变厚肌层切断,导致手术难度增加,并使得手术时间延长。此外视角也会呈现出对应改变,从而导致手术者同患者肩背部更加接近,会对手术操作造成极大程度影响。体位方面主要协助患者进行健侧侧卧公园长廊椅位调整,并且保持头部轻度前倾以及下垂,以对术野显露充分确保,对于头托使用加以促进,针对手术床头对于术者腰腹部表现出的阻碍充分减少[3-8]。对于乳突后锁孔手术而言,表现出较小骨窗,对此针对钻孔定位精确性做出保证,对于锁孔手术的顺利实施起到显著价值。通过对乙状窦以及横窦移行加以显露,从而对于手术路径的有效缩短做出保证,对于桥小脑角各重要解剖结构能够更容易达到,此外可以将术中小脑牵拉有效减轻。对于铣刀铣开骨瓣期间,针对窦造成的系列损伤充分避免。

本次研究发现,手术过程中针对患者完成乳头后横切口锁孔入路后,对于患者面听神经、三叉神经以及舌咽神经等系列颅神经可以充分显露,对其颅内段走形以及脑干端可以进行充分了解,对于微血管减压术可以顺利实施,对患者手术后保持3个月至2年随访发现,最终55例患者获得显著治疗效果,未表现出疾病复发以及严重的现象。并且手术后对患者实施颅骨三维CT检查,发现患者获得良好骨瓣固定复位效果,进一步说明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手术方法运用于颅神经疾病治疗中可行性。

综上所述,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手术方法的有效应用,使得颅神经疾病患者神经获得充分显露,并且呈现出入路简捷、开关颅方法简便以及安全性显著的特点,可实现颅神经疾病患者有效预后。

猜你喜欢

锁孔乳突骨瓣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原联合自体骨粉植入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
婴幼儿肌性斜颈的家庭疗法
两步缓解颈肩痛
锁孔(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