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策略探究

2020-08-12赵纯凤

南方农业·下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蔬菜产业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赵纯凤

摘 要 特色农业是一种特殊的农业类型,具有产品品质独特、消费市场特定等特点,主要依靠品质和特色取胜。湖南省永州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可以发展蔬菜产业作为特色产业。基于此,对永州市蔬菜产业发展概况、优势和问题进行分析与研判,提出特色农业发展对策,并从特色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出发,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提高永州市农民收入水平。

关键词 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蔬菜产业;湖南省永州市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15.065

关于特色农业的解释,众多学者们在表述上略有差异,但是含义大抵一致。其中,朱启臻[1]对特色农业的定义为:特定地理环境下,凭借独特资源条件所形成的具有独特产品品质以及特定消费市场的特殊农业类型,特别指出特色农业要靠品质和特色取胜。

对特色农业的发展问题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例如,杨永[2]基于地理标志的视角提出从协调机制和共享机制等角度进行改善;蒋吉德等[3]从人才角度出发,提出应持续提升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来吸引乡村青年和人才投身乡村特色产业建设;翁晓峰[4]从正外部性负面影响角度出发,运用制度工程学研究方法,对农户从事乡村特色产业生产活动进行分析,构建了存在正外部性负面影响的制度模型;高莉平等[5]基于中国蔬菜产业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蔬菜产业的发展脉络,分析了目前蔬菜产业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1 永州市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状况

1.1 发展概况

永州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发展蔬菜产业,且连续多年在湖南省独占鳌头。永州市出口的蔬菜主要有花菜、蘑菇、白菜、冬瓜和油麦菜等百余种蔬菜,此外还有藕、芥菜、马铃薯、豌豆和香芋等。2018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18万公顷,优质蔬菜基地6.67万公顷,总产量516.8万吨,实现总产值100多亿元,其中外销蔬菜200多万吨,蔬菜出口额实现16亿元,占全省蔬菜出口總值的83.8%,连续5年排名全省第1,湖南省供港蔬菜中有87.3%来自永州市。2019年1—4月,永州市农产品出口总额累计7 284.50万美元,同比增长11.50%,其中蔬菜5 853.33万美元,同比增长42.81%。

1.2 突出优势

1.2.1 生态环境良好

永州市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处于冷暖空气交汇之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蔬菜生长;地处湘江源头,水质优良,全市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水质断面比重为100%,省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全部为Ⅰ类、Ⅱ类水;土壤富含硒,富硒蔬菜特色突出;山地丘陵为主,适合多种类蔬菜种植;空气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1.2.2 交通区位便利

永州市与广东省清远市接壤,境内二广高速直达粤港澳,物品运输可朝发夕至;随着“八纵八横”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永州市至粤港澳更为便利。

1.2.3 产业基础扎实

品牌优势初见成效,已有新田大豆、陶岭三味辣椒、江永香姜等产品获国家级各类地理标志产品。新田大豆获湖南省十大农业品牌,果秀获湖南省十大企业品牌。作为湖南省出口蔬菜的主要产地,永州市蔬菜产业在种类和产量的发展上相对稳定,基础地位十分明显。

1.3 问题研判

1.3.1 创新研发不够

只有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等少量公司进行产品研发,大部分蔬菜企业并未投入技术研发,病虫害防治技术、减肥减药技术、反季节栽培技术等研究较少,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成本较高,蔬菜种植停留在较为传统的技术层次。

1.3.2 供给需求有矛盾

主供粤港澳大湾区的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我永州市少数蔬菜品种存在不对“口味”的现状,供给需求的矛盾明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特色蔬菜日益受到青睐,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蔬菜生产本身存在安全性和、鲜食性特征,在蔬菜供给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生产和需求对接不够统一和高效,优质不优价,菜贱伤农现象时有发生[6]。

1.3.3 人才技术欠缺

人才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蔬菜产业更不例外,高质量的农产品生产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但永州市本地当地的农民工大多年龄大、学历层次较低、学习技术能力差。人才缺乏不仅是蔬菜产业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面临的极大挑战。

1.3.4 销售渠道不畅

恶性竞争导致产品价格无法提高。永州市在粤港澳销售的蔬菜受到其他地区蔬菜企业的恶性打压,在价格上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对于收益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

3 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3.1 乡村特色产业的挖掘

永州市目前有7大特色产业,蔬菜产业是其中之一,目前主要发展以道县等南边六县为主的外销型蔬菜基地,种植有香芋、香姜、紫长茄等品种;以零陵、冷水滩两区为核心的四季鲜销型中心城区专业蔬菜基地,辐射祁阳、东安等周边县;以双牌、江华为重点的高海拔反季节蔬菜基地形成多品种、多层次、周年供应的蔬菜产业发展格局。

3.2 乡村特色产业的培育

培育市场经营主体依靠科技进步,重视市场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延长产业链,以“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为目标来培育特色农业。

3.3 乡村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等原则,从以下5个方面探究永州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对策。

3.3.1 以绿色为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基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应将其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永州市要继续改善生态环境,把健康绿色作为永州农产品的最大特色。可开发综合种养生产模式,推动畜禽粪便、秸秆、尾菜等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全面实施蔬菜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通过减少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量,提高健康绿色产品产量,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3.3.2 以创新为抓手,完善产业链是重点

3.3.2.1建设龙头企业,发挥品牌优势

“湘江源”蔬菜公用品牌是湖南省倾力打造的省级片区公用品牌,应充分发挥“湘江源”“永州之野”这些公用品牌的效应。新田东升秀峰富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蔬菜基地400多公顷,年销售额7 000多万元;东安霞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日产双孢菇30 t,占据香港双孢菇市场60%以上的份额。应全力打造少数龙头企业,发挥品牌优势,在产业链上不断完善,带动区域蔬菜产业发展。

3.3.2.2依靠人才,驱动创新

充分利用永州市农业人才资源,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培育力度,重点围绕高效、生态、安全、科技和品牌蔬菜产业的发展,聚合创新资源,构筑先发优势,加快蔬菜产业全产业链的研发、创新和示范,推进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3.3.2.3发展蔬菜休闲观光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利用蔬菜产业的现有优势,以较好的设施和高科技进行生产并以此吸引游人,展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多姿多彩的产品,向蔬菜休闲观光方向发展。

3.3.2.4丰富产品种类,突出产品特色

发挥永州市富硒农产品的特色优势,追求高品质、高效益,发展绿色、有机蔬菜,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提高蔬菜价值,向绿色、有机蔬菜方向发展。

3.3.3 以协调为手段,处理矛盾问题是关键

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非常关键。随着居民消费理念的升华和现代蔬菜产业的升级,蔬菜质量安全关注度得到了提高,应采取监测手段等对农药残留和污染排放进行相应控制,找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

3.3.4 以开放为机遇,强化制度保障

提高组织化程度和市场风险防范能力。2019年6月,永州市蔬菜产业行业协会成立,可通过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充分调动全市广大种养户和农业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互利多赢,全力打造永州蔬菜现代产业链,更好地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全面提升永州市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3.5 以共享为方向,提高收入水平是目标

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是共享,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考察时就讲到:“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提高农民收入、繁荣农业经济,促使农村社会繁荣稳定。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从业人员获得经济收益,消费群体获得质量有保证的产品。因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以共享为方向,对蔬菜产业进行扶持和引导,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从而达到高质量发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启臻.关于乡村产业兴旺问题的探讨[J].行政管理改革,2018(8):39-44.

[2] 杨永.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以地理标志为视角[J].菏泽学院学报,2018,40(6):48-51.

[3] 蒋吉德,高超民.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研究[J].山西农经,2019(20):2-6.

[4] 翁晓峰.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制度设计[J].农场经济管理,2019(6):30-32.

[5] 高莉平,郝立民,陈小文,等.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蔬菜产业分析与展望[J].农业展望,2019,15(12):10-15.

[6] 颜莹洁,张永涛,焦圣群,等.临沂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果菜,2019,39(7):58-61.

(責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蔬菜产业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绿色营销是发展蔬菜产业的根本出路
“互联网+”背景下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农村文化产业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一村一品”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