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输时间对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家兔血液成分变化的影响

2020-08-12杨通智李仁旺

中国饲料 2020年14期
关键词:家兔乳酸兔子

杨通智,李仁旺

(1.贵州工贸职业学院,贵州威宁 553100;2.威宁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威宁 553100)

家兔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培育的,由于育种、用作宠物、生物医学用途和屠宰等多种因素而被运输。运输期间,兔子可能会接触到各种类型的应激,如物理(高温高湿环境、颠簸)、心理(如监禁、噪音和拥挤)和生理(水和食物不足),同时应激可能来自运输途中的受伤、饥饿和疲劳(余传辛等,2017)。动物对应激源的正常反应模式是行为、内分泌、神经、免疫、血液和代谢的变化,旨在恢复体内平衡,以适应或促进生存(汪开英等,2017)。因此,科学家们利用生理和行为的变化来衡量和监测动物福利,因为这些应激源可以引发多种生理反应,特别是主要介质浓度的增加,如与应激相关的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导致生化和血液成分的变化(Nemec等,2012)。运输诱导血液成分、电解质、激素、代谢物和酶的变化,同时运输是肉类生产系统的重要临界点,其管理不当会对动物福利和肉类质量构成潜在风险(Minka和Ayo,2009)。在欧洲一些注重动物福利的国家(特别是意大利和西班牙)已进行了一些关于屠宰兔子前运输应激影响的研究。相反,特别是在亚洲,关于兔子运输的研究有限。热应激是动物在公路运输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Zulkifli等(2010)报道了夏季和冬季兔运输效应存在差异。但在炎热、潮湿的环境条件下运输时长对肉兔血液成分的研究有限。因此,本研究旨在在炎热潮湿的环境条件下评估运输时长对肉兔血清成分及血液学指标变化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与试验设计试验选择平均活体重为(2.04±0.23)kg的肉兔630只,按照体重一致性原则平均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5只,在相同条件下饲喂同种饲料。试验持续2 d,试验期间平均环境温度30℃,相对湿度76%。运输前从对照组随机选取16只兔子采集血样。T1组兔子运输1 h,平均行程55 km,T2组兔子运输3 h,平均行程126 km。将肉兔小心装入90cm×40 cm×25 cm的塑料笼子中,每个笼子运送5只兔子。

1.2 血液采集与分析每组随机选择16只兔子耳缘静脉采血5 mL。一部分血液离心后收集血清,用试剂盒法测定生化指标。另一部全血用于血液学分析,包括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压积和血细胞比容测定。

1.3 数据分析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本研究被测变量均以重复为单位,采用SAS统计学软件的GLM程序进行分析,用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运输时间对肉兔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由表1可知,除乳酸脱氢酶活性外,血清葡萄糖、乳酸盐、总蛋白、钙、尿素含量及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随运输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P<0.05),其中运输1 h后血清上述变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21.24%、17.96%、4.32%、4.79%、15.00%、13.65%、16.15% 和 5.52%(P<0.05),运输3 h后血清所有生化指标均较对照组 显著 提 高 45.09%、69.25%、13.66%、13.01%、22.44%、1.23%、25.97% 和 23.31%(P < 0.05),而运输3 h后较运输1 h后血清生化指标(除乳酸脱氢酶)显著提高 19.67%、43.48%、8.95%、7.84%、6.22%、11.25%、8.45% 和 16.85%(P<0.05)。运输3 h后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23%(P<0.05)。

2.2 不同运输时间对肉兔血液学指标的影响由表2可知,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细胞压积、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浓度随运输时间的延长显著升高(P<0.05)。其中,运输1 h后较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提高28.57%、7.23%、22.73%、9.05% 和 9.06%(P< 0.05),运输 3 h后较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显著提高49.32%、12.98%、50.00%、17.08% 和 17.09%(P< 0.05),运 输3 h后较运输1 h后血液上述指标分别显著提高 16.13%、5.36%、22.22%、7.36% 和 7.36%(P<0.05)。但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血液淋巴细胞数量表现为显著降低(P<0.05),其中运输1 h后和3 h后较对照组血液淋巴细胞数量分别显著降低48.89%和56.27%(P<0.05),而运输3 h后较运输1 h后血液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降低14.42%(P<0.05)。

表1 不同运输时间对肉兔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表2 不同运输时间对肉兔血液学参数的影响

3 讨论

3.1 运输对家兔生化参数的影响运输3 h的肉兔血糖浓度显著高于运输1 h和未经运输组,这与Liste等(2008)的研究结果一致。在应激情况下葡萄糖参与能量代谢,使其水平成为评估应激的有效指标,因为葡萄糖浓度通过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速率增加而增加,而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与儿茶酚胺和糖皮质激素的增加有关,这些物质在应激环境中被释放。运输后血乳酸浓度明显升高。循环系统能为肌肉提供足够的氧气时会发生向厌氧氧化的转变,其结果是血乳酸浓度增加。血乳酸浓度也会因喘息而增加。由于兔子不出汗,当其暴露在较高环境下时,特别是在25~30℃以上时,其试图通过喘气等方式来平衡多余的热负荷(Marai和 Rashwan,2004)。在本研究中,运输途中的平均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76%。运输过程中的热应激是影响家兔健康的重要因素。运输后所有家兔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肌酸激酶活性均显著升高,升高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提示肝病、肌营养不良和内脏器官损伤,而肌酸激酶是一种非常敏感的酶,其可催化组织中肌酸转化为磷酸肌酸作为能量库,因此,肌酸激酶活性的升高可以作为细胞肌肉损伤和肌肉疲劳的指标(EFSA,2004)。运输3 h的家兔血清尿素水平明显高于运输1 h和对照组。在炎热、潮湿的环境条件下运输后尿素水平升高可能是热应激的迹象。在热应激下,由于肾小管选择性再吸收能力的改变导致尿素滞留在血液中,动物肾功能出现异常。血液尿素水平升高也可归因于脱水,因为兔子浓缩尿液的能力有限,仅几小时不饮水就可能以引起血氮症(Melillo,2007)。

3.2 运输对家兔血液学指标的影响由于长时间不喝水、呼吸频率增加和尿失水等因素,运输常常会导致脱水。运输后家兔的脱水和血液浓缩通过血细胞压积和血浆蛋白浓度升高得到证实。血细胞压积在运输后显著增加,这与Listle等(2008)研究一致。运输过程中水摄入量的减少直接影响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体积减少。因此,血浆渗透压、总血浆蛋白和细胞体积增加。体型较小的动物(如兔子)与体型较大的动物在能量消耗上存在差异,体型小的动物每单位体重需要更多的热量,且比体积大的动物脱水更快,因为其表面积与体积比较大。因此,与较大动物相比,兔子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食物或水的缺乏会更快更严重地受到应激影响。在本研究中,运输影响了兔子的免疫系统,两个运输期均导致白细胞计数增加。血液中白细胞数量的增加可能是由于运输过程中兔子受到急性应激引起的。众所周知,急性应激动物的白细胞增多是由内源性皮质类固醇或肾上腺素释放引起的(Perez等,2002)。

4 结论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无论时间长短,肉兔在运输过程中均出现热应激,表现为高血糖、高血钙和高血乳酸症,同时血液淋巴细胞减少,血清酶活性升高。

猜你喜欢

家兔乳酸兔子
春季家兔管理四要点
秋养家兔 配种要点需牢记
家兔“三催”增效饲养法
家兔疾病 如何检查
糖尿病性乳酸性酸中毒
兔子
守株待兔
想飞的兔子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