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和全球化的未来:中国崛起的政治经济学》

2020-08-10

对外传播 2020年7期
关键词:民族主义中东欧倡议

作者格泽高滋·W·科勒德克(Grzegorz W. Kolodko),著名经济学教授,曾于2002至2003年担任波兰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波兰经济改革的主要设计师。在书中作者從多角度研究探讨了中国为全球化做出的贡献。

西方国家在全球化中出现政治分化。作者认为,全球化在经济上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但西方国家在此过程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进而导致政治上愈加分化。因此,排外和民族主义有抬头之势。21世纪是亚洲国家的世纪,中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作者分析称,同样成长于全球化过程中的中国之所以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源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发展范式。中国领导人政策更具远见和包容性,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倡导全球化,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使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化进程,这有助于世界经济的长期发展,且令全球化更具包容性。美国总统特朗普奉行经济民族主义,其行动可能在短期内有助于重振美国经济,但妨碍了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有助于全球化发展。作者指出,相较于西方国家主导打造的全球化,“一带一路”倡议将为参与国带来社会效益,更有助于全球化发展。因此,很多非西方国家对其寄予厚望,而西方国家则感到担忧。西方认为“一带一路”只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游戏,其目标和规则模糊不清。不过,很多国家参与的积极性依然很高,他们认为加入该倡议不需任何成本,而且参与其中会分享很多经济效益。当今世界,只有经济发展迅速、外汇储备规模庞大的中国能够启动这样大规模的项目。

中国通往欧洲市场中东欧不可或缺。作者认为,中国对扩大通往发达欧洲市场的必要基础设施建设非常感兴趣,中东欧国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在其战略利益的指引下,哪怕为改善和建设中东欧国家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做出一点贡献,都将有利于推动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中国借助全球化促进本国发展。作者指出,中国并不希望主宰世界,只是想借助全球化谋求本国发展,这不会牺牲他国利益。相反,中国会帮助他国共同发展。尽管有人指责中国计划对外输出意识形态,进行政治影响力的扩张,但这显然不是为了说服他国走中国道路,甚至不是为了强加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模式,而是为了实现本国经济发展目标。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令世界受益。作者认为,中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世界共同塑造理想的未来面貌,遏制与日俱增的全球威胁。中国如果能够成功保护自由贸易不受经济民族主义势力的影响,如果可以拯救应对全球变暖的巴黎协议,如果能够通过投资带动非洲、中东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水平提升,从而避免大量移民涌入欧洲,如果可以帮助解决朝核问题引发的冲突,那么我们都将从中受益。

猜你喜欢

民族主义中东欧倡议
中东欧市场
近看中东欧
浅析民族主义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倡议书的写法
Happy Afternoon Tea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观察家)
“民族主义”的老问题与新困惑
欧盟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新倡议
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被疑与政府演双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