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校园大环境下教与学方式的改革

2020-08-10王蓬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智慧校园

王蓬

[摘要]智慧校园指的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浙江大学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这幅蓝图描绘的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而V校平台就是智慧校园大环境下,在学校运用于师生教与学的一个智能的平台。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和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方式,了解V校平台在使用中的现状,并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智慧校园 V校平台 教与学方式

智慧校园指的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浙江大学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这幅蓝图描绘的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V校平台就是智慧校园大环境下,在学校运用于师生教与学的一个智能的平台。自从V校平台在我校使用后,教与学的方式就有了很大的变化,师生们从新奇到不适应再到接收和多样化的应用,这个过程让我们看到了智慧的平台在校园里生根发芽的希望。

一、V校平台

V校平台是一款网络流行的云学习教育辅助平台。拥有IOS,Android,PC等多平台,提供校园通讯、家校互动、成长数据管理、教务管理、教学管理、数字化的云课堂等。在智慧校园的大环境下,V校平台作为依托智慧校园的实体依托的一种,走进校园,对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带来了重大的变革。

二、实例呈现

大家好,我是V校平台,你们可以喊我小V。因为智慧校园的普及,我被引进了学校。对于我这个新事物,大家很是新奇。不是吹牛,我确实是一个大“人物”,我可以实时在线评价学生,可以将各个学科的教学资源汇总在一起;我可以记录学生们在校在家的成长足迹;我可以让管理办公更加高效……我可以的太多了,但是在使用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1.我的第一位朋友:教师

刚和教师见面时,我就感受到大家的好奇,当然还有疑惑。在教师们平时的工作中,QQ和微信几乎包揽了大半江山,我的非同凡响又体现在哪儿呢?打开APP一看,学校空间、弹性离校、文件通知、党员之家、工会之窗、国学经典、科研库各学科、各种社团、各个班级……包罗万象,无所不能。这么多项目,将要融入教师们平时的工作中,教师们有些怀疑我的能力。

万事开头难,在推进会和技术专家现场培训后,小V我正式上任了。教师们早已习惯了用QQ和微信工作,突然间大到开会通知、文件查找、上报材料,小到给学生点个赞、门锁报修、发个作业,甚至连成长脚印这种过程性、总结性的材料也要开始用小V来记录,教师们一时间真是难以适应。但是随着一次次的推进和使用,他们开始发现我的好,开始接受、适应、爱上了我。

殷老师是一位数学教师,她将要成为全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用我来进行课堂教学。对于习惯于传统课堂的教师们而言,他们既兴奋又感觉充满挑战性。未接近我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我高大上,但是和殷老师备课的这段时间,我们相处很愉快。在线互动教学,课前、课中、课后的习题练习和情况汇总,都让她在课堂上更加快捷、准确地掌握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所有听课的教师也都惊叹于智慧课堂的神奇。

我对教师们的帮助,不仅仅是学科教学,还有课程资源的整理汇总,教科研、各个部门的管理,社团的监管,等等。同时各个班级也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班级通知、学生评价、投票、家访等等,教师们通过我都可以轻松实现。就这样,我和教师们成为亲密无间的工作伙伴。

2.我的第二位朋友:学生

相比教师们一开始的将信将疑,学生们则表现出儿童的天性,对于新鲜事物,特别愿意尝试。很快他们就和小V成为好朋友。你看,人手一个电子手环,帅气又实用。上学了,在班級的电子班牌上刷个存在感——签到;上课、课间表现棒,手环立马收到教师给的赞;想看书,不用去图书馆了,移动的借书箱通过手环就能借到。

在与学生们的相处中,还有个小插曲。为了鼓励学生们劳逸结合,多参加体育运动,我还设置了计步数功能。就是这个功能,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学生们为了追求数字的最大化,使尽各种绝招,让教师们头痛了一阵子,好在,在教师们的耐心教育下,总算放过了我。

3.我的第三位朋友:家长

不同于教师们的疑惑重重和学生们的热情拥抱,家长们就淡定很多,一副观望的态度。这让小V有些失落。但随着教师和学生们使用的增加,家长们发现,在手机上就能看到孩子们在校的各种表现、实时评价,还有教师们的答疑解惑的微视频、音频,于是按捺不住不住,家长也加入我们的队伍。学生成长电子档案——“少年秀”中,就有很多家长们上传的孩子们在家的精彩瞬间。

三、存在的问题

1.教师认识不够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很多教师对于V校平台的使用,仅仅局限于家校沟通,发一些活动的图片给家长,这些QQ、微信就可以做到,因此并没有深层次地挖掘V校平台的功能。V校平台在家校沟通方面,不仅仅可以发信息、传图片,还可以记录学生的成长,家校合作形成学生成长档案,而在教育教学方面,更是具有更多的资源和课堂功能。

2.家长使用面不够

第一,家长们把V校平台仅仅当作QQ或者微信之外的另一种群,使用上仅仅表现在单纯的在群里接收教师的通知,对于学生成长记录方面却不关注,不上传孩子在家表现情况,导致学生成长电子档案不全面。

第二,V校平台不仅为教师备课教学提供了资源,也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多微课、语音教学。一些家长的思维还停留在孩子在家学习、作业方面有困难,就求助课外辅导班的层面上,却不知在我们的V校平台上,有教师们根据每天教学内容,实时上传的语文课文解析、英语课文领读、数学难题解题思路等音视频、文字等等。

四、反思建议

智慧V校平台面向学生家长、学校教师、教育管理机构,提供一站式移动信息化服务:校园通讯、家校互动、成长数据管理、教务管理、教学管理、数字化的云课堂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教育模式下,传统的教育模式会被不断优化,在智慧校园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但是在推进过程中,正如案例描述所呈现的,并非一帆风顺,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反思:

1.提高教师、家长对V校平台的建构意识

一方面,教师们要认识到,智慧校园是教育发展的趋势,要积极学习和运用V校平台进行教学研究、家校沟通、成长管理等等;另一方面,家长们不应该被动地参与V校平台的使用,要认识到教育的发展趋势,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成为V校平台中活跃的一分子。教师、家长双方合力以最大限度地发挥V校平台的有效性和教育价值。

2.制定规章制度,保证V校平台的使用

在工作中建立规章制度,保证V校平台的使用率和有效性。具体包括:规定教师对学生评价的使用量;推广V校平台在线课堂的普及,开展示范课、听课研讨活动;利用V校平台进行家校互动,发起各种兴趣主题等活动,如读书会、钢琴、自然科学等兴趣活动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用好“成长管理”,及时上传学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学习进度、学习时光等数据,通过照片、寄语、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记录学生成长数据,通过云端存储最后将数据汇集成册,成为学生珍贵的成长记录……

3.提升认同感

V校平台的主人不是教师,而是每一个成员,V校平台分为几个群体,每个群体都是重要组成部分。家长是家校互动群体的主人之一,对学生的教育记录、家校问题沟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使用平台记性沟通和记录,提升自己在V校平台,以及在孩子教育上的认同感,是十分必要的。要利用好平台上的资源,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受益。同时,使用中的反馈也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师资源上传的质量,在互动中,让智慧校园在学校的教与学中生根发芽。

猜你喜欢

智慧校园
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研究
高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规划与实现
校园App的设计与营销
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研究
横跨时空的新兴教学环境——国内“智慧校园”相关文献综述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典型应用研究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智能云教学系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