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符号在城市景观中的传承与应用

2020-08-10孙得东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蚌埠市符号景观

孙得东

(安徽科技学院 建筑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景观建设“千城一面、景观雷同”的问题日益突出.《北京宪章》提出:“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它存留于建筑间,融汇在生活里,对城市的营造和市民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的灵魂.”蚌埠地处淮河流域中心,历史悠久,文化鲜明,但在以往的城市景观塑造上却没有将地域文化很好地融合与展示,导致景观特色含混、形象定位模糊.如何在城市景观建设中融入地域文化符号是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

1 地域文化符号的内涵及在城市景观中的意义

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面对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我们始终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这也为地域文化的发展和研究指明了方向.

1.1 地域文化符号的内涵

关于地域文化的概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雍际春[1]、赵钢[2]、谢敬颖等[3]分别从文化现象、物质和精神、历史遗迹和社会习俗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界定.探究地域文化的实质,笔者认为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经过长时期的积累所形成的包括历史遗迹与人物、物质文化生活形态、文化形态以及具有一定特色的民俗风俗、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内容.

地域文化符号是地域文化内涵的一种外在表达方式,是经过长期积累且已被大众广泛接受的一种文化形式,受到当地气候、人文等综合因素影响,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强烈的认同感.城市景观目前已然成为地域文化符号表达的有效载体与途径之一,在实现自身功能的同时传递着文化的深意.

1.2 地域文化符号的景观应用价值

地域文化符号是城市景观的“源”.城市传统文化符号对景观构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可以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人们对城市景观的感知主要通过景观符号语言进行,符号作为人文历史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是景观设计构思的一种常用形式,城市中的各种文化符号资源是景观设计取之不尽的源泉.

地域文化符号是城市景观的“魂”.地域文化符号的运用不但可以突出设计主题,成为景观的“灵魂”,而且更容易引发人们对景观的认同感.一座吸引人的城市其景观必有独到之处,具体到建筑、道路、广场等的设计构思都应打上鲜明的文化烙印,力求在风格上和谐统一、兼容并包.

地域文化符号是城市景观的“忆”.通过景观设计来继承和传扬本土文化,使得城市居民在拥有强烈归属感的同时,也能深切领略到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城市中的景观文化符号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与积累,凝聚着人们对城市美好的回忆,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延伸,渲染着城市的文化氛围与内涵.

2 蚌埠市的特色地域文化

蚌埠市作为淮河流域的一座中心城市,拥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具体可分为历史遗址、历史名人和民间戏曲歌舞等三大类.其中,古代历史遗址有双墩遗址、禹王宫遗址、禹会诸侯遗址、楚汉时期垓下之围古战场遗址、始建于、魏晋时期的栖岩寺、明代长淮卫古镇遗址;近代遗址有淮河大桥、蚌埠闸等.蚌埠在历史上曾经涌现出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如大禹、启、东汉时期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桓彝和桓温、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桓麟和桓彬、东晋政治家文学家桓玄、东晋将领桓冲、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大将汤和及常遇春等.民间戏曲歌舞文化则有花鼓灯、卫调花鼓戏、泗州戏、旱船舞、五河民歌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富有一定艺术魅力.

双墩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文字发源地之一,出土了许多精美的陶塑人面像及刻画符号,其文化符号形式也主要由这两部分构成;大禹文化是蚌埠市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已经成了蚌埠市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其符号形式主要由禹迹、大禹文化故事传说等构成;明文化的符号形式主要有长淮卫古镇遗址以及与明代历史、人物相关的故事传说;楚汉文化符号则是以“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成语为人们所熟知;民间戏曲歌舞的符号形式主要有舞蹈人物服饰、色彩组成及人物造型等(见表1).

表1 蚌埠市主要地域文化类型

对历史文化资源合理利用与开发能够有效增强蚌埠市的核心竞争力及文化品位,从而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从整体上看,蚌埠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文化资源开发占比较小,还有相当一部分文化资源处于待开发状态;二是已开发的文化资源属于浅层次开发,景观设计及制作不够精细,开发的旅游产品单一,游览效果和景观布局较为单调;三是蚌埠市地域文化品牌还没有形成影响力和品牌效应,导致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

3 蚌埠市城市景观中存在的问题

3.1 文化符号景观存在简单化、模式化、雷同化趋势

部分景观文化符号应用过于简单并在城市多个地点重复应用,如大禹文化传说中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应用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张公山公园、大禹文化广场、怀远大禹文化公园,表现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为浮雕和石刻,位于街头及公园中的大禹治水雕像也存在高度相似、甚至雷同的情况.这些将文化符号简单截取后进行孤立的景观展示,其实质是对地域文化符号粗暴的复制粘贴,应用流于形式,缺少创新式的继承与表现.

3.2 文化符号景观缺乏吸引力,缺少参与互动

文化符号需要有一定的特色才能够形成景观的内聚力与外引力,以便于创建景观空间的场所感,并最终构建出具有一定主题或意境的环境空间.景观小品作为城市景观中的点睛之笔,理应在细节与文化品位上与地方文化融合,让观者感受到文化归属感及精神力量.但在实际应用中这样的景观范例却并不常见,充斥感官的是缺乏感染力的景观,不够人性化,空间缺少凝聚力,导致景观的观赏性、参与性与体验性降低.如一些景观小品在设计中存在不重细节表现等问题,给人的感觉是能用即可,对其在表达地域特色及文化情怀方面考虑不足[4].再有情景雕塑的应用数量也很少,在城市公园与广场中鲜有见到,其中最大的风景区龙子湖公园竟然没有设置情景雕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3.3 文化符号景观缺少创新,主题不够清晰

一是文化符号的主次关系不够清晰,一座城市在文化宣传中应采取主打文化“一枝独秀”、其余文化“众星拱月”的策略,如此更有利于城市特色文化的凸显.蚌埠市当前主打文化不够明确,这也是造成其在省外知名度一直不高的重要原因.二是景观细节刻画不够深入,主题不够清晰.一旦文化符号缺乏创意,景观的吸引力便大打折扣,例如荆涂山风景区中的启母石、台桑石等石刻景观,只是将简单的文字“启母石”“台桑石”雕刻在石之表面,加之石头本身造型平淡无奇,这样的景观对于游客来说没有吸引力,同时也缺少深层文化内涵及观赏价值.

4 地域文化符号在城市景观中的传承途径

文化的传承与城市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地域文化需要通过景观设计得以诠释与弘扬,而城市景观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当地历史文化的高度融合,将文化符号与城市景观建设相衔接,不仅为城市文化传播提供物质舞台,也为塑造个性而有特色的城市空间营造精神支柱[5].

4.1 反映生活场景的情景雕塑

随着现代雕塑的兴起,越来越多融合地域文化符号的情景雕塑开始应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之中.从实践效果来看,情景雕塑与传统雕塑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是尺度接近实际大小,给人感觉亲切宜人;二是表现内容一般都是反映普通人的生活场景,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回忆;三是造型生动别致,有利于烘托空间场所气氛,吸引人们的参与,进而提升整个环境空间的氛围.因此,情景雕塑是能够快捷、有效、生动地表现地域文化符号的最佳途径之一,如位于山东省潍坊市的世界风筝之都纪念广场上的一组以表现传统风筝制作过程以及儿童放风筝的情景雕塑,场景真实,表情生动,通过这一代表性的视觉符号,充分体现了潍坊市风筝文化的地域特色,营造了一处文化特色鲜明的空间场所,令人流连忘返.

4.2 融入文化符号的景观小品

现代城市景观小品往往容易忽略其精神与文化功能,造型雷同且缺乏美感,而事实证明,恰恰是带有地域文化符号的小品能够与空间主景产生良好的呼应与联系,是表现整体景观设计主题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像民间歌舞、剪纸、绘画与戏曲脸谱等皆可作为景观小品构建的元素符号,如西安大雁塔广场中将当地艺术剪纸、秦腔戏曲中的形象运用到广场的灯柱、指示牌中,取得了良好的景观效果.蚌埠市主要城市公园及广场中的景观小品多为购买的成品,缺乏特色与创意,只能满足使用功能,而在艺术表现上没有考虑到与文化符号的有效融合,这也是导致景观小品雷同化程度较高的原因之一.

4.3 融合地域文化的特色铺装

城市景观中的铺装可以结合当地特有文化创作出一些景观符号,镶刻在广场铺装上,也能起到展示地域文化的效果.如绍兴市城市广场中将绍兴古城地图刻于铺装之上,让置身其中的人们对其历史面貌有一全面的了解与认知,起到了宣传与教育的良好效果.类似的应用还有古城洛阳,无论是在街道上,还是广场中,甚至是路灯灯柱上都能随处看见代表其城市文化的牡丹图案.这种带有地域文化符号的铺装与大面积的花岗岩铺装相较具有明显优势,一是细节的表现与处理增加了铺装的观赏性;二是能够体现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这也正是当代城市景观中所缺失的;三是增添铺装景观的吸引力,便于烘托环境氛围与主题.在具体应用时可以将前面表1中提到的地域文化符号形式经过抽象、概括与提炼,形成具有一定标识的特色图案,比如,大禹治水系列图案、历史遗址长淮卫古镇地形图等,可以应用在比较重要的空间地段,如城市广场的中心、公园入口以及游览道路的交汇处,这些特色铺装在设计上应注重细节的表现处理,并应与设计主题保持一致,以便能够更加全面展现历史文化与地方特色.

4.4 加入科技元素的展现方式

一是创新文化景观的展现方式,将文化景观与二维码相结合,并为其建立数据库,不仅能够丰富地域文化的展现方式,更增强了景观的时代感,在增加观者体验的同时也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普及蚌埠市特有的地域文化;二是高科技元素的融入,可以利用高科技的声、电、光等设备,开发蚌埠市夜景观赏新模式,将地方文化符号与灯光秀融合便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既可以提高景观的吸引力,打造城市景观新亮点,又能够带动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三是可以通过一些现代材料的应用来表现文化符号,如用树脂材料表现雕塑、人物和景观小品,亲和力较之石材大大提高,能够展现各种艺术风格,获得较好的观赏效果.

4.5 地域文化与旅游开发结合

蚌埠市知名度与影响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文化旅游的大开发上,由文化旅游的发展进而带动城市景观形象的全面提升.从现有的一些历史文化遗址入手,加快开发力度,对已开发的再进行深度开发.如在荆涂山风景区、中华古民居博览园、大明文化产业园、花鼓灯嘉年华乐园等景观中增加民俗文化表演等元素,有利于调动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度.同时,加大对荆涂山风景区的景观改造,全面提升禹王宫的建筑规模和景观效果,增强望夫石、启母石、台桑石、卧仙石等景点的观赏性,全力打造“禹墟”遗址公园及民俗文化村等全新景点,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地方文化的同时全面提升蚌埠市的历史文化内涵.

5 结语

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对文化符号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诠释和创新,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6].对于景观设计师而言,要学会利用文化符号表达设计意图,这是提升景观设计作品内涵与特质的重要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地域文化要想达到创新式传承就需要重新打造新颖的、符合新时代审美标准的文化符号,而符号的创新最为重要的是塑其“形”,立其“意”,传其“神”,地域文化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贴近人们的内心.蚌埠市在挖掘与保护地域文化资源的同时,应对具有一定优势的大禹文化等资源进行大力宣传和积极应用,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走出一条融合当地文化特色的景观之路,最终成为真正的“特色文化名城”.

猜你喜欢

蚌埠市符号景观
景观别墅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学符号,比多少
净空
清纹雅韵
蝶舞
天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符号的由来
《景观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