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牵引器具与骨牵引重量电子衡量器在下肢骨牵引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2020-08-10董顺红周寒茹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31期
关键词:重锤压疮骨科

蒋 飞,董顺红,周寒茹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江苏 常州 213000)

下肢骨折是骨科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40%下肢骨牵引是下肢骨折、脱位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牵引术是利用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作用于骨折部,通过固定于骼骨上的克氏针牵引患肢,达到复位或维持复位固定,减轻疼痛和血管神经再损伤,促进局部肿胀消退。下肢骨牵引有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和跟骨牵引等,主要用于下肢骨折患者的保守治疗或术前准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入我科进行骨牵引术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4~59岁,平均(43.45±9.20)岁。观察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2~69岁,平均(46.23±11.34)岁。两组性别、年龄、骨折位置及骨折侧向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使用传统牵引器具,即重锤加锤托,牵引绳,进行牵引。

1.2.2 观察组

用骨牵引重量电子衡量器进行牵引。使用时,将骨牵引电子衡量器通过牵引绳与患者下肢牵引弓连接,打开电源开关,输入患者体重,按“部位键”选择患肢牵引的部位,然后系统会自动计算出该患者进行牵引需要的重量,护理人员再将重锤或砂袋放入衡量器内盒,等待操作面板上的提示灯显示为绿色即可。

1.3 评价指标

牵引有效性、患者牵引舒适度、压疮发生率及护理人员使用满意度。

1.3.1 制定骨牵引效果调查记录表(见表1)

将结果记录于骨牵引效果记录表(见表2),观察记录下肢骨牵引的无效率,总评分达到和超过2分以上病例设定为无效牵引。两组患者牵引有效性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下肢骨牵引效果调查表

表2 下肢骨牵引无效率记录表

1.3.2 牵引肢体压疮发生率

下肢骨牵引患者在牵引后,长时间制动受压,容易导致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选择Braden评估表作为初步评估工具,Braden评估表在评估骨隆突处压疮和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时关键风险因素一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1.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均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牵引有效率比较

牵引期间,两组患者牵引有效性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2 两组患者牵引肢体压疮发生率

两组患者压发生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3 两组患者牵引有效性比较

表4 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骨科牵引术在临床下肢创伤患者的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下肢骨牵引术可有效改善下肢创伤患者患肢的功能,促进骨折愈合。传统牵引方法存在牵引重量计算麻烦,易出错,重锤易掉落,存在安全隐患,给患者带来痛苦,造成二次损伤;非骨科专科医护人员,操作不熟练不方便;家属不理解牵引的重要性,擅自为患者减轻牵引重量;针对上述问题我科研究设计了一款能严格控制牵引重量的“骨牵引重量电子衡量器”,骨牵引重量电子衡量器相对于传统的控制重量的器具具有以下优点: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有效提示,外型美观等。其优点除了能精确的快速的计算出牵引重量外,还解决了传统牵引器具存在的所有问题。整体护理已在护理工作中全面展开,骨牵引作为骨科常见的治疗手段,骨牵引治疗情况是创伤骨科评价骨科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之一。笔者认为,对下肢骨折进行骨牵引的患者,经在临床工作中试用,发现应用“骨牵引重量电子衡量器”在施行牵引过程中,临床牵引效果可靠,不易引起牵引无效及重锤脱落造成周围人员被误伤。研究设计的“骨牵引重量电子衡量器”新型医用牵引器具操作简便,又未使操作过程复杂化,作为临床使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猜你喜欢

重锤压疮骨科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实习护生压疮相关知识及预防态度的调查分析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响鼓也需重锤敲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重锤”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