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确保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举措有效实施

2020-08-10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校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学院

党课参考 2020年14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市场经济领导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校(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学院)

文史教研部讲师、博士 郭少丹

2020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提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改革举措有效实施”的三方面具体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健全改革推进机制、完善改革激励机制。

一、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主要是把控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优化环境,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强化改革落地见效,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走深走实。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十四个坚持”,放在第一位的就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使党的领导成为重大政治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在各项工作当中。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谋划全局,成功实现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各方面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这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领导,我们战胜了经济工作中的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山头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等不良倾向,纠正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切实际订立目标等不良风气。

(一)当前国内外局势复杂多变,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局势也更加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局势升温,逆全球化意识沉渣泛起,加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加。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剩下的多是难啃的硬骨头。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面临诸多挑战。新时代的中国要想解决好国内外的这些问题,关键在党。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经济发展渡险滩、过急弯的胜利保证,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党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始终牢牢掌握着国家发展的大方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这个过程中,党对经济的驾驭能力得到同步提升。在“质优量增”的新常态下,我们一定要进一步突出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领导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全球战略思维,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防范各种可能存在的漏洞、风险,引领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

(二)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水平

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不断提高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水平。尤其是面临新时代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前提下,应该进一步增强党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积极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增强战略思维能力、统筹施策能力、抢抓机遇能力、防控重大风险能力,适应并引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迈向更高台阶。

1.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要在制度化建设方面做文章。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我们党必须在各个层面建立健全与时代相匹配的体制机制,不断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在施政、决策、考核、追责等方面建立一套完备高效的制度体系。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地进行。奖惩有序、赏罚分明有利于增强我们党在经济工作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管理、监督的效率。

2.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要在法制化建设方面做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不断提高法制化水平。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用法律手段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既符合经济运行规律,又符合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要针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存在的一些法律法规“模糊地带”精准发力,对那些陈旧的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或者新生事物尚未纳入法律法规管辖范围的,要及时调整和补充,积极主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依法行政、自觉守法,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杜绝法外权力的产生,杜绝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

3.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要在增强专业能力上多努力。新时代意味着新境界,也意味着新挑战。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随时会涌现出新问题、新风险、新挑战,我们的一系列经济政策能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能不能激发市场的强大潜力,能不能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能不能满足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各个经济体的发展需求,这些都不是喊口号、凭热情能解决的,必须以科学的、专业的、细致的手段来应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学习,尊重规律、运用规律,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和谐结合起来统筹推进。提升宏观定调、中观调控、微观调整的能力,实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效优质发展。

总之,各地各部门必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意义,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过程,贯穿于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方案、推进改革实施等各环节,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健全改革推进机制

(一)解放思想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

1993 年11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转变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提倡积极探索,敢于试验。”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诞生得益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带来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发展完善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历程。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照搬西方经济理论的历史局限,积极探索经济发展的新理论,以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针对中国问题提出中国方案,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二)机制创新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

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的制度性障碍,实现经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不断地进行机制创新。一方面通过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措施,进一步加强机制的叠加创新,从而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瓶颈问题,打开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渐完善的过程,就是一个机制创新的过程。机制创新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突出目标导向,在实践中不能迷失方向。以更加契合时代需求的运行机制取代落后的机制。这里新与旧的评判标准是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依据,有效的机制往往更具合理性和生命力。二是突出问题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每一步改革,都应围绕问题而展开,紧密结合问题有目的地收集、分析信息。增强观察事物的洞察力,敏锐发现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判断力,敢于正视问题;提升关键节点的执行力,自觉解决问题。三是突出结果导向,强调经济发展的最终效益。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的是获得经济的提质增效,要有实实在在的具体措施来推动这一结果落地。结果导向就是要求我们的机制创新不能耍花枪、不能做表面文章,每一招都是实招,每一拳都是实拳。

图:商海春/新华社

(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领域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中等收入陷阱、人口红利衰减、国际环境多变等风险累积。当前我们就正处在这样一个变化的节点上,经济改革的着力点开始关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宗旨就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优化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平稳性和可持续性。由原来的提升供给数量转变为提升供给质量,提高经济发展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大目的是降低企业成本,包括融资成本、税费负担、交易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物流成本等,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四)精准实施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助力

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状况南北东西各不相同。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意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制定完善配套政策或实施措施。在因城施策、精准落实上下功夫,把落实党中央要求与满足现实需要统一起来。首先,开展市场经济状况的排查摸底,针对地域、历史、人文、产业等因素,摸清地区之间的经济状况差异、存在问题、涉及群体、关键难点等,为决策施策提供支撑。其次,增强决策施策的针对性,在充分掌握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全面分析,编制针对问题的防治规划,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最后,综合实施全覆盖,打通造成经济体制障碍的上下环节,形成协调共治的良好局面,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精准落地。

(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敌

2012 年11 月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保持经济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事实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老百姓获得改革开放的红利,真真切切过上好日子,容不得半点虚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是文山会海、走马观花,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基层干部深陷于繁文缛节、迎来送往的泥潭中,这种现象必须纠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所指出,“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到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到市场社区,亲自察看、亲身体验”。调查研究要紧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扣党中央的新指示、新要求。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这样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收到实效。

(六)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窗口

设立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初衷就是在一定范围内开展制度创新。中国经济要培育新动能,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自贸区要勇于承担先行先试的职责,当好改革的掘进机、开放的破冰船。以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为突破口,大胆尝试,让权力做减法、让责任做加法、让市场做乘法,用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释放经济发展潜力。首先,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外交流的窗口,要构建现代化治理机制,实现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其次,促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是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要任务。再次,加强金融改革创新、培育发展新业态、加快发展高端产业是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职责。努力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砍掉束缚发展的荆棘,落实创新发展战略,最大可能迸发市场活力。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对一些领域积极开展试点,方便群众办事创业。

三、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完善改革激励机制

(一)激励那些敢于担当的干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并带头示范、以上率下。新时代优秀干部的显著标志,就是要勇于担当。担当精神既是时代出给当今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考题,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对党员干部的期待。

1.敢于担责不推脱。不推脱责任,是领导干部具有担当精神的主要体现,是党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一名领导干部的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有权就有责,用权必担责,承担权力范围内的责任义不容辞。领导干部主政一方、发展一方、富裕一方、平安一方,必须在其位而谋其政,谋其政而担其责,责任越重越需要勇于担当。

2.敢于任事不躲闪。领导干部的价值体现,就在于谋事、干事、成事上,为了达到这样的结果,要理清楚一个逻辑关系,首先要“想干事”,才能“会干事”,到最后“干成事”。领导干部想干事的初心是担事不躲的前提。我们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激发广大领导干部坚持干事的导向,避免出现怕出错不敢干事、怕麻烦不愿揽事、怕吃亏不愿做事的现象。同时也要避免一见好事、喜事、能显功劳的事就“抢篮球”,一看难事、烦事、鸡毛蒜皮的事就“踢皮球”的问题。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理念,发扬为人民服务的老黄牛精神。

3.敢于涉险不畏难。涉险滩、闯难关,是新时期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要面临的问题,也是对领导干部敢于担当的现实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期,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频繁应对经济风险的时期。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敢闯敢试、啃硬骨头、开拓创新、打破陈规。有些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冒着风险也要担。为了经济的长远发展,只要有1%的可能,就要尽100%的努力。有些错误是难免的,要探路哪能不走些弯路,改革的学费总是要交一些的,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自缚手脚,要敢于担过、宽于容错,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4.敢于学习不落后。人为什么要不断学习?因为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世界是永恒运动的,社会在这种运动中不断变化,新的问题将会接连不断产生,要适应这种变化,不断解决社会发展的新问题就要不断学习。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带领这个国家实现民族复兴,而衡量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准就是经济发展水平。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支撑,民族复兴终将变成一纸空谈。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选择进步才有可能达到成功。“不重学则怠,不好学则退,不善学则衰。”领导干部面对当前的经济工作,要时刻保持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把学习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全过程。

(二)激励那些奋勇搏击的干部

奋斗在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的中坚力量,是党与人民之间的贴合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衔接系统,一方面承接着顶层设计的落地,另一方面链接着亿万民众的反馈与期盼。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要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把经济改革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经济改革工作的第一线考察识别领导干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凝心聚力地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1.优先培养使用。把奋斗在第一线的干部作为培养锻炼、重用提拔的重要渠道。对一些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工作中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及时褒奖、晋升职级,在提拔任用时优先考虑,特别优秀的可以开辟绿色通道,破格任用和提拔。

2.提高待遇保障。对于长期在艰苦地区、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员,要设立专门的津贴、补贴,落实基层干部“基本报酬+绩效报酬”的制度,把干部收入与工作实绩挂钩,激励干部干事热情。

3.注重人文关怀。严格落实法定的休假制度,确实因为工作需要,无法按时休假的也应该采取补休或者足额发放未休假补助。关注基层干部的身心健康,重视基层干部的年度体检工作,并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身心健康档案。定期走访慰问一线干部,了解他们在工作、生活上存在的困难。

(三)激励那些干净干事的干部

1.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对党忠诚是党和人民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团体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2014 年10 月3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假如忠诚不绝对,哪怕是一点点折扣,都容易成为信念滑坡的第一块石子,最终可能滑向难以自拔的深渊。”唯有对党的绝对忠诚,才能战胜改革中的各种风险,才能保持足够的政治定力,才有可能赢得改革的最终胜利。

2.个人干净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为政之本。清正廉洁是党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共产党人最鲜明的特征之一,是衡量一名党员合不合格的基本标准。领导干部在党交办的各项工作当中,要始终恪守清廉的操守,始终坚持廉洁从政、严于律己,时刻保持小心谨慎、自省自警,做到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干部清正廉洁,是“德”的重要部分,是任用领导干部的主要标准。

3.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2018 年11 月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落到实处,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关心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家成长,不能成为挂在嘴边的口号。”民营企业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家的成长需要政府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关怀。一方面,领导干部对民营企业家的正当要求应及时满足,对他们的合法权益应予以保护,积极主动为民营企业服务。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同民营企业家打交道要守住底线、把好分寸,清正廉洁,奉公守法。各相关部门和地方的主要负责同志要经常听取民营企业的反映和诉求,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四)发挥模范榜样的激励作用

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涌现出许许多多改革成功的典型案例,这是我们自身发展的纪念册,是十分宝贵的发展经验。首先,我们要深入挖掘典型。对于经济改革中涌现的典型,要深挖内涵、放大影响,形成“持续效应”,利用各种媒介,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宣传,提高民众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扩大改革典型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改革的进行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其次,我们要放手培育典型。拨亮一盏明灯,照亮一片大地。先进典型成长在改革的浪潮中,孕育在生活的实践里。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各种改革成效,总结典型案例的成功经验,分析改革成功带来的启示。对那些具备深挖价值的改革典型,我们要舍得下大力气在资金、政策、人员等方面给予扶植培育,汇聚一批既符合国情,又符合民情,可供其他地区复制、借鉴的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子。再次,我们要大力推广典型。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本着“树典型、广带动”的原则,重点推动一些有力度、有影响、有创新、有特色的典型改革事例,以点带面,促进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讨论题:

1.请谈谈如何确保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举措有效实施?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健全改革推进机制、完善改革激励机制。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市场经济领导
市领导会见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对策研究
习近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
国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建立
“称职”办公室主任
论市场经济行为的善恶原则及对传统道德的印证
重用懂得市场经济的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