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期盘源性腰痛的临床观察

2020-08-08陈晓琳老锦雄谢韶东魏锦辉荆丽波古柱亮曾得明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7期
关键词:腰痛电针椎间盘

陈晓琳 老锦雄 谢韶东 魏锦辉 何 芬 荆丽波 黄 珍 古柱亮 曾得明

(1.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盘源性腰痛(DLBP)又称为椎间盘内紊乱(IDD),是指椎间盘内部结构紊乱退变而导致腰部疼痛,是慢性腰痛的常见病因之一[1]。目前对DLBP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争议颇多,一般认为是由椎间盘终板损伤,内层纤维环放射性断裂,椎间盘基质降解及其炎性反应,化学性物质刺激外层纤维环神经末梢而引起的一种慢性腰痛疾病[2]。DLBP以缺乏特异性的腰痛为主要症状表现,故确诊主要依靠腰椎MRI及椎间盘造影,其治疗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患者腰痛,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正常社会生活及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DLBP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微创手术治疗、开放性手术治疗、生物治疗等[3-5]。DLBP急性发作期由于无菌性炎症因子刺激引起下腰痛,患者常常疼痛难忍且止痛药效果欠佳。笔者近年来采用电针联合肌内效贴治疗DLBP,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参考《实用骨科学》[6]拟定。纳入标准:符合DLBP诊断标准且属于急性期发作;男女不限,年龄18~80岁;未行椎间融合术等手术治疗;自愿接受并配合本研究治疗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不符合DLBP诊断标准者;合并腰椎滑脱、骨结核、肿瘤等不适合电针治疗者;合并生殖、泌尿等其他系统疾病导致腰痛者;孕妇及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血液病、肿瘤、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或极度衰弱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于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期DLBP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31~75岁,平均(39.65±11.44)岁;病程(4.73±1.55)年。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0~79岁,平均(38.74±12.16)岁;病程(5.13±1.5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塞来昔布胶囊(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20063,200 mg/片)200 mg,口服,每日2次,连续服用7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电针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腰臀部,准确找出腰部阿是穴、夹脊穴、肾俞、委中;配穴:次髎、秩边、三阴交、太溪,进行常规消毒,尽量避开血管,取一次性不锈钢毫针(环球牌,规格:0.3 mm×40 mm,苏州针灸用品有限公司生产),按照无菌操作原则于以上穴位进针后采用捻转平补平泻的手法,得气后留针,连接在G6805-1A低频脉冲治疗仪上,选取连续波,频率20~30 Hz,电流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每次留针30 min,拔针后休息10 min进行肌内效贴[南京斯瑞奇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产品注册号:苏宁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1640043号]治疗,患者取站立位,暴露腰背部,身体前屈、弓背,用酒精棉球将背部擦拭干净。第一步,采取腰背部肌肉贴扎及核心区域感觉输入贴扎,腰尽量前屈摆位,采取两条I形贴布,锚(即起始部位)分别固定于两侧骶尾区,贴布以自然拉力向颈项部延展;第二步,于疼痛最为不适的局部辅以空间贴扎,即采取数条“I”形贴布从中撕开,中间一段以较大拉力贴于腰部疼痛明显处,数条贴布呈“*”字形贴于疼痛部分。肌内效的贴扎每次治疗维持1 d,7 d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治疗1疗程后记录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7]、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8](ODI指数)、血清炎性因子含量以及生存质量评分。于治疗前后抽肘关节静脉血5 mL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VAS 疼痛评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ODI指数包括疼痛强度、站立、生活自理、干扰睡眠、步行、性生活、旅行、坐位、提物、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分数越高表明功能障碍越严重。生存质量评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9](WHOQOLBREF),包括总生存质量、总健康状况、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环境维度等6个方面评分。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为ɑ=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ODI指数比较 见表1。治疗前,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ODI指数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和ODI指数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和ODI指数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别治疗组(n=30)对照组(n=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VAS疼痛评分6.38±1.64 2.32±1.57*△6.35±1.59 3.18±1.54*ODI指数41.42±4.35 10.32±3.67*△40.05±4.29 13.28±3.5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含量比较 见表2。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和IL-10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和IL-10含量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含量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含量比较(±s)

组别治疗组(n=30)对照组(n=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NF-α(pg/mL)24.68±2.79 18.25±2.37*△24.71±2.68 21.31±2.54*IL-6(pg/mL)19.69±2.21 9.83±1.18*△19.63±2.25 13.07±1.22*IL-10(μg/L)4.91±0.67 3.34±0.47*△4.87±0.65 3.88±0.44*

2.3 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3。治疗前,两组患者总生存质量、总健康状况、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环境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生存质量、总健康状况、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环境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s)

组别治疗组(n=30)对照组(n=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总生存质量1.69±0.65 4.23±0.66*△1.70±0.64 3.53±0.62*总健康状况1.63±0.63 4.14±0.68*△1.65±0.66 3.67±0.70*生理维度9.87±1.43 14.17±1.54*△9.60±1.51 12.30±1.58*心理维度10.54±1.67 14.98±1.74*△10.61±1.80 12.67±1.71*社会维度9.86±1.61 13.65±1.56*△9.56±1.58 12.03±1.60*环境维度10.47±1.89 14.76±1.84*△10.56±1.91 12.65±1.79*

3 讨 论

DLBP占全球慢性腰痛患者中约26%~42%,部分患者因此有持续1年以上的腰痛症状甚至脱离工作,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和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10]。DLBP主要有以下腰部疼痛为临床特点,表现为坐位疼痛加剧或久坐耐受性下降,可伴单侧下肢膝关节以下的疼痛。DLBP在文献中并无一个确切的定义,目前对DLBP的发病病因和病理机制尚未明确。许多学者认为椎间盘内部结构和代谢功能出现紊乱、异常是引起DLBP的重要原因[11]。其中椎间盘内纤维环的损伤是DLBP的主要病理特征,纤维环的损伤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炎性细胞的聚集,释放出某些炎性因子和炎性介质,刺激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引起严重腰痛,加之炎性反应激发的免疫反应导致生长因子无法诱导破裂的纤维环愈合,致使DLBP难以痊愈。炎症反应是DLBP的重要发病原因[7],然而非甾体消炎药对DLBP这类深部炎性反应的临床疗效较差,故开展无创的保守治疗是目前骨科学者研究DLBP的热点之一。

DLBP属中医学“腰痛”“痹证”等范畴,病因病机归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其根本为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气滞血瘀、脉络阻塞。电针在刺入腧穴得气后,通过微量电流波刺激穴位,具有止痛、镇痛,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相关研究表明[12-13],针刺脊神经后支主干体表投影点能改善局部微血管和淋巴循环及抑制局部血管通透性的升高,使横突根部周围炎性充血、水肿减轻,炎症吸收、粘连松解和组织修复。另外,针刺信息可到达许多脑区,产生中枢性镇痛效应。肌肉效贴技术是一种新兴非侵入性治疗技术,通过改变皮肤形态及持续地增加皮肤的机械性刺激影响腰椎本体感觉系统,增加皮肤与肌肉之间的间隙,促进淋巴回流以及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引起疼痛刺激物质的吸收,使腰肌功能得到改善,从而减轻疼痛[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VAS疼痛评分、ODI指数及TNF-α、IL-6、IL-10含量、生存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电针联合肌内效贴治疗DLBP能减轻疼痛症状,改善腰部功能障碍,降低炎性因子,提高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电针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DLBP能够更好地减轻疼痛,恢复腰椎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含量,提高生活质量。本疗法具有易操作、损伤小、安全性高和疗效确切等优点。

猜你喜欢

腰痛电针椎间盘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对邻近椎间盘影响的观察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CT、MRI特征及诊断准确性比较*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半躺姿势最伤腰
我为母亲治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