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是手中诗,诗是心中月

2020-08-07肖小娟

卷宗 2020年18期
关键词:朵拉水墨画散文

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祖籍是福建惠安的作家朵拉,是东南亚华文文学著名作家。《浅深聚散且听香》是朵拉2017年创作的一本散文集,此书取材广泛、内容丰富,从小城街头巷尾的平凡琐事,至深沉内敛的家国情怀,她带领读者穿过一段段古城往事,如一缕带着异国风情的清风,留下深长隽永的韵味。

朵拉多年游走于文学和绘画之间,试图打通文学语言和绘画语言之间的界限。文字语言是人类基本交流符号,作家用字符建构出想象空间,是纯粹的黑与白。而绘画语言则要丰富得多,以线条、颜色、肌理为视觉媒介,画者通过“明暗”、“点面”的流动变幻来传达心中所思。较之文字语言,绘画语言更具视觉审美的结构性和多义性。朵拉习画写作多年,对于两者之间的融合已磨练出别具一格的风格。她不凡的人生经历转化为淡然幽深的文字,文学经验又丰富了对绘画的理解和表达,而在字里行间,可以看出绘画对其文学修为的深刻影响。在出版小说、散文的同时,朵拉在艺术领域也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她画画已有很长时间,画册《听香》收录六十余幅水墨作品,得到很高的赞誉,都是她随感而发、随心而作,一如她的散文,充满自然清新的审美情趣。

“听香”是中式美学的专属词。古语有云:“兰虽可焚,香不可灭。”大意是外在形式的毁灭并不能摧毁内在精神的力量。朵拉颇有佛缘,散文和画展都有“听香”之意,企图在喧扰世间找到“让自己坦白无伪、轻松自如地居住的房间”[1]。“听”字用得极妙,画作和诗文本应用“看”,香气本应用“闻”,艺术有形,香影无形,大音希声,越美妙的音乐越寂静无声,佛家修行靠打坐,聆听万物之声和内心寂静之音,“听”比“看”更需要人的耐心琢磨和等待,朵拉的文字和绘画都可视为“心灵打坐”。她在《一朵花的修行》中说:“请问需要如何修行,下辈子才能成为一朵花?”这个极具禅意的问题说明朵拉的创作初衷——为了心灵修行,相信读者能够听到作者的心“香”。

作为一个在异乡和祖国之间寻求精神故乡的游子,朵拉的文章中饱含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和眷恋,我们可以看到扎根于异域环境下的华人作家身上包含的文化特质,逐渐剔除狭隘的“草根性”和“冲突性”,不再停留于典型的漂泊故事模式,而更多蕴含着对国家与民族、个人与群体的深切思考,酝酿着和谐的“人文美”和“人性美”,从小事旧情中展现出人性书写的光华。

1 绘画文学

朵拉曾说过,“华文文学和水墨世界是我的精神故乡。”2016年11月她举办了福建四地巡回水墨画展,名为《听香》,62幅水墨画在福州海峡民间艺术馆展出。作品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和漫游所见,高洁舒雅,同她的文字一样,具有成熟而动人的韵味。不管是音乐、文学还是绘画,只有融入个人性情、表达对人性世界的理解,方可成为有力量的艺术品,没有“心”和“情”的作品不过是炫技的工艺品。细细观赏,会发现她的文字与画之间有着高度的契合。

朵拉画花,总是用大红大绿鲜艳夺目的色彩和明朗流动的线条,充满马来西亚热带国家的风情。她不苛求事物的“形”似,更注重内在神韵的流动,李贽《诗画》云:“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诗不在画外,正写画中态”,指的就是写诗和作画都讲究神形兼备,过于拟其形便伤其神。在写文时,朵拉摒弃了繁杂多余的写法,描景是为写情,有许多“形神兼备”的笔法运用。在绘画时,她追求简约明艳的画法,用大块颜料涂抹了细节和线条,注重客观事物的神韵和内在风貌,律动代替了规整,写意代替了写实。朵拉善画花,清新淡雅的荷叶用大块墨绿涂抹,洁白的荷花以简笔线条和红色花苞点缀,颇具自由不羁之态;红色牡丹和艳黄的菊花笔触大方舒放,不拘一格,表达了独特超凡的高层次审美。而在《浅》一书中,写景也常用明快的颜色,如“瓣瓣艳黄的‘黄色火焰”,“紫红色、橘红色的三角梅、桃红色的洋紫荊、深红色的刺桐花”,“河边长者绿油油的植物,间中杂有白色和黄色的小朵野花”……这样的语句在书中比比皆是。举《在水边喝茶》为例:

“深青浅绿的起伏山峦和蔚蓝的天空色系相似,大自然却把它们分成不一样的层次,分明清楚的蓝和青,映在河里亦然,那不停晃动的河水,教蓝和青又多生一层交融出来的蓝绿色。高高低低的房子隐藏树后边,静谧幽幽似尚未住人。河对岸姹紫嫣红的花儿错落有致散开在浓淡交叠的青翠树叶里,五彩缤纷的璀璨野花比不上水上浮萍的翠绿漂亮。临水另一边的青竹子长得高瘦,因生水边,多一分水灵灵的灵秀。影子落到水里,层叠交织出一重又一重绿意……”

运用绘画的细腻笔触来描写景物,兼具颜色的流动性和文字的空间感,画面层次丰富清晰冷艳,又保留了文字的想象空间,打破文与画之间的界限,达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审美趣味,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水墨画中。对比文字和绘画,可看出朵拉的作品大都随感而发,并非客观事物的临摹,追求去技法矫饰的自然之美,并形成了清新隽永、舒雅脱俗的风格。“朵拉时用性情画画,用心灵画画,她画的不仅是普通的大自然之景,而且是自己的精神和心境。”[3]颇具宋代文人画的神韵。

抛开技法的使用,绘画和文字两者都是朵拉深入人生的体验,前者在缤纷明艳中追求内心的宁静,后者在行云流水中探寻人生的真味。大红大绿之色更适合油画,朵拉为何选择水墨画的形式?一是因为水墨画有中华文化精神,契合书中浓厚的故乡情节,如《邺城故事》对西门豹和曹操的怀念,《古镇名和平》对中原文化的反思,《青山碧水古厝》对传统村落湮没的担忧,《荔枝红城》对钦州浓厚人情味的赞赏。二是水墨画与散文更加契合,能融合出诗化韵味。朵拉的艺术情怀和广阔胸襟皆由内而生,并不限制于个人化的女儿情思,这种情感与文章一样流动自然,充满追求个体的自由,真情真性自然流露,契合水墨画写意的意蕴。

朵拉在大千世界中为自己寻求一方心灵栖息之处,承载她那静谧的心灵、浓烈的情怀和对自由人性的向往,正如她所写:“佛家说的云水有两层意思,一是四处游方的僧人就像行云流水,自由无碍;一是指僧人如云在天,水在瓶,无所牵挂,无所束缚自然地生活着。”[2]真正的自由并非肉身的随意,而是心灵的舒放自如,人应该在浮沉世间建立自己的信仰。

2 自我生命体验书写

在朵拉的创作中,可以看到作家从“外部现实”到“内心世界”的努力。她对待生活事物始终贯穿着强烈的“自我观照”意识,能将个人情绪承载于客观事物之上。写小事易窄化为“小情”,扭捏作态,无病呻吟,容易成为作家个人的“情绪传声筒”。朵拉却远离了此种狭隘境地。她的文字犹如绽放在茶室中一朵幽静的花,沁人心脾、清香四溢。此书描写的并非家国大事或者风流名士,都是生活常见之景,有清茶、古城、古琴、松花江、美人蕉、夏天此等雅致韵事,也有平凡如你我之人,如学历不高开着旅游车的年轻司机,心外无物、无拘无束的茶师,单纯无邪、兢兢业业的导游,也有热情好客、和蔼亲切的老妇。她对平凡事物的描写,始终抱着宽容欣赏的态度,无诉苦、去歌颂、不矫情、不作态,达到自由随和的状态,这也是整本书的闪亮之处。朵拉笔下,“散文就是朵拉铺设的辽阔草

场,……,从琐碎细微中发现深情大义,从喧嚣嘈杂中探究明理真谛,以纯真的自我、澄澈的自然和恣性的自由散文,在熙熙攘攘、嘈嘈杂杂的灯红酒绿现代都市中营造了一片纯净深广的天地。”[4]

作者在平常事物中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客观对象不再冰冷无情,而是温柔可亲的“有情之物”,书中一些意象被赋予情思,便有了深层次意蕴。比如“茶”,是一把进入作者内心的钥匙。书中以“茶”为主题的有5篇,其他地方也有谈到茶的篇章。作家对香茗的深刻理解,浸透着她的真情真心,从内心解读世界,探索自身价值,也借此从另一个角度来书写历史人文景观。她书写了不同地方、不同心境的茶。独自品茶的幽雅怡情,是“茶碗对花”的至真追求;在漳州老街饮茶舒缓闲时的气氛,以此展现老街沧桑斑驳的历史雕琢之美;与友人水边喝茶交谈,体现人生如水易逝,自当珍之爱之的醇厚感情;《茶与心的对话》、《茶之必要》两篇是作者对茶的思考,“茶会要我们学喝茶,喝茶的同时要我们思考,人生应该如云如水,让过去的过去,让现在的现在,让未来的未来。都不执意,都不执着。”[5]茶是中国几千年来沉淀的文化,作者有浓重的历史文化意识,这是她对祖国文化认同的体现。朵拉在马来西亚长大,小时候常常听祖父播放悠扬的“南音”,培养了她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和认同。她说:“祖父实在回忆他的故乡,他知道在那种环境下他没有机会重回家乡了,只能通过音乐来思念故乡。我是替我的祖父回来了。”正是怀着“异乡人回故乡”的心情,当她看到故乡的一切时,自然感悟到“诗人在异地他乡想起时,心便柔软了。”[6]

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心,探秘内心的隐秘角落,又以己为中心,世俗之景经过她那纯净之心的过滤,净化出“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美感。“散文似茶,隨笔如酒,是有它不多,无它却少的必需品。阅读好的散文,如在虎跑喝龙井,看斜雨轻洒绿竹,听清泉伴着松涛,能得天然韵味。”书中处处散发着天然的茶香。《戏麻捞柴火灶炝肉》简笔画出莆田人朴实自然的生活,是山珍海味之余暖人心脾的味觉记忆;《古琴之夜》如一位气质幽雅清淡的淑女;《岁末祈福》中槟城不同文化融合的和谐之美;《意外下梅村》描绘了一幅优美温馨的乡村景象……这些篇章无不流露出返璞归真的美,散发出自然浪漫的气息,是作者在喧闹世界中建构的一方桃源。胡德才先生曾说:“朵拉正是一位不懈追求自由、力图走出困境并在她的创作中呼唤和激励人们走出这一共同困境的光明使者。”[7]当代社会寄居在一个庞大怪物的体内,让人在挣扎中逐渐迷失,朵拉的散文犹如一方宁静幽深的小院,可让读者在红尘浊世中焚香小憩。

参考文献

[1]苏永延.澄江一道月光明——论朵拉地散文创作[J].马来西亚:清流季刊,2001(10).

[2]刘登翰.序朵拉《听香》水墨画集[J].香港文学,2016(12).

[3][5][6]朵拉.浅深聚散且听香[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年.

[4]袁勇麟.自我·自然·自由——评朵拉的“三位一体”散文建构[J].香港文学,2010(3).

[7]胡德才.朵拉散文的关键词[J].世界文学评论,2007(2).

作者简介

肖小娟(1994-),女,江西吉安人,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朵拉水墨画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牡 丹 (水墨画)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安静的水墨画
朵拉 文脉续缘 又见福州
ARTHUR'S READING RACE
朵拉这朵花儿
朵拉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