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建议

2020-08-07陈渝

卷宗 2020年18期
关键词:预警监测工作

陈渝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地质环境问题受到更多关注,除自然因素外,在人类生产建设活动中产生的地质灾害问题日趋严峻,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文章通过对地质灾害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常态化趋势下,资源开采与工程建设活动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原有稳定的地质环境系统造成了破坏,从而变成现在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已经成了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迫切希望采取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紧张关系,降低人类生产建设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的类型具有多样化特征,而且在成因和防治措施上也各有差异,这就给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 地质灾害的特点

1.1 地质灾害多样性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常见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类型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尤其以滑坡、崩塌最为广泛。

1.2 地质灾害突发性

部分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点,爆发的时间短暂突然,事前并无明显征兆,破坏强烈,没有预警和逃生的充足时间,常常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面对此类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可预防性相对较低。

1.3 地质灾害周期性

我国绝大部分地质灾害集中发生在每年的汛期期间,每年汛期都是各省市对于地质灾害的重点防治期,由于受瞬时强降雨影响,极易诱发地质灾害。

1.4 地质灾害区域性

所在区域处于雨量丰富的地区、地震带上或者地质结构比较复杂的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频次较多。降雨是各类地质灾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对滑坡、崩塌、泥石流影响最大。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山体结构因为长期振动影响导致比较松散破碎,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1.5 地质灾害成因复杂性

地质灾害成因有时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因素影响或者人类活动影响,而大部分地质灾害的发生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何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地质环境条件等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人类生产建设活动,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重要问题。

2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现状分析

2.1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认识有待提高

首先,我国各级政府对地质灾害相关防治工作特殊性和重要性认识仍需要进一步提升与加强,面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存在为难情绪,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这类的安全保障工作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其次,现阶段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相关政策和实际技术发展、管理的升级衔接不够紧密,科学、完善的防治体系仍在持续探索中。

2.2 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力度有待加强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省市县政府已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关资金纳入于年度财政计划和预算当中,然而在贯彻落实方面仍有待提升。地方政府每年地质灾害投入资金相对不足,也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现状之一,这导致资金与防治工作需求上的不对等,使得地质灾害难以得到有效防治。与此同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关资金来源渠道存在单一性和有限性,虽然部分地区在前些年便开始拓展防治资金渠道,但是系统化、完整化的多渠道资金来源体系尚未建立。

2.3 监测方法有待优化

地质灾害防治中常用的监测预警手段有两种,一种是群测群防,一种是专业监测,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群测群防覆盖范围广、运行成本低,可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全覆盖,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不能对地质灾害发展变化进行实时监测预警;专业监测运行成本高,可实现对地质灾害发展变化进行实时监测预警,但目前市场上的专业监测设备五花八门,监测的精准程度和仪器设备的耐久性有待考证,同时监测预警的阈值也是长期困扰专业监测技术突破的一个重要问题。两种监测预警方法均存在提高上升的空间,两种方法怎样有机结合在一起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是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

2.4 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我国目前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建立的防灾减灾体系是具备双重属性的,既包含群测群防又有专业监测,尤其是群测群防逐步形成强大监测网络,监测人数目前已经超过35万,责任落实清晰且经费稳定。然而,从事前期各项基础调查工作的专业队伍的责任划分有待进一步完善从而建立长效机制,落实相应的技术责任,使灾害的早期识别及监测预警达到更高的水平。

3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

3.1 构建地质灾害防治全方位系统

根据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防治标准和計划;高水平、全方位落实国家国土资源单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协调、指挥和监督管理责任;逐渐提升全社会对地质灾害的认识,使全体人民、各级政府部门充分了解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有效提升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相关领导人员依章、依法强化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紧迫感和责任感;深层次完善相关的条例和法规,对条例法规中尚未健全的地方进行适当补充;将相关管理条例、法规作为地质防治工作进行中的最权威依据,严格遵守、履行其中内容,将每一处细节有效落实。

3.2 加快建立以北斗地质云为基础的监测预警新体系

在地质云与北斗卫星的有效支持下,可建成主体是对斜坡地面发生的形变进行观测的具有国家级性质和实时监测功能的预警系统。同时,切实加强和其它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实现各部门联动,构建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且覆盖四级的大数据平台,依托此平台对地质灾害数据实现收集、处理,分析、预警等功能,为远程协调与会商、现场应急指挥及决策提供最可靠的依据。

3.3 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灾害预警队伍

在地质灾害的防治过程中,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预警团队,相关部门制定法律法规对专业预警团队进行管理,充分支持专业预警团队的工作,做好对预警团队人员的技能培训,大力宣传有关地质灾害方面的预防知识,有效提高预警团队的预警能力。例如,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科研工作,建立网格和区域联防管理体系,有效提升地质灾害的综合防治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除各级政府和部门自身防治体系的不断完善外,亦需要依靠社会各界发挥各自的作用,献计献策、出钱出力,从而建立起一支科学、高效、精准的地质灾害防治队伍,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保障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威.地质灾害项目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成因与防治探究[J].中国标准化,2019(18):159-160.

[2]林养钦.测绘新技术与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08):265+267.

[3]梁龙.几种常见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技术[J].有色金属设计,2019,46(02):100-102.

猜你喜欢

预警监测工作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不工作,爽飞了?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