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文化自觉

2020-08-07卞云

卷宗 2020年18期

摘 要:面对社会主流文化教育与青年亚文化及新时代大学生文化生活中出现的诸多新问题,高校辅导员必须在工作中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以人生导师的身份塑造社会主流文化自觉,以知心朋友的角色确立大学生亚文化自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主流文化自觉;青年亚文化自觉

基金项目: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政课视野中的青年网络亚文化引导与矫正研究”(项目编号:WZ[2019]jy19);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三全育人模式下高职生职业精神培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8jyxm0348);安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三全育人模式下高职生职业价值观及其教育研究”(项目编号:SK2019A0843)。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1]。换言之,文化自觉要求生活与一定文化中主体,必须要文化本身有着高度的了解,以在面临问题时能够从容应对。《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2]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高校辅导员既要以人生导师的身份对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导引,也要以知心朋友的角色,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之中。面对大学生文化生活中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关系问题,高校辅导员要立足于人生导师的身份认同树立主流文化的自觉意识,也要立足于知心朋友的角色认同树立青年亚文化的自觉意识。

1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主流文化自觉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文化自觉首先体现为对主流文化的自觉意识,也即体现为对主流文化的“自知之明”。这种“自知之明”主要表现为高校辅导员在其工作中既能够始终坚持主流文化所代表的价值立场,自觉用主流文化引导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同时又能够深刻认识到主流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文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主流文化自觉,要求辅导员能够坚持主流文化的价值立场,自觉用主流文化内涵的价值观念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流文化本质上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在文化上的表现,高校辅导员自觉用社会主流文化指导和引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本质上就是以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为导向,开展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社会主义主流文化集中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要求高校辅导员要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身工作之中。辅导员需要以大学生日常生活为主要抓手,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班级、社团等活动场所,在大学生的生活中营造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氛围。新时代发展社会主流文化不仅包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包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等内容。所以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的主流文化自觉还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可以借助于大学生的社团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等载体,以及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学生党团活动等方式,创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主流文化教育情境。

2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青年亚文化自觉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文化自觉意识还体现为对青年亚文化的自觉,也即对青年亚文化的“自知之明”,这种自知之明包括辅导员对青年亚文化的生产和传播规律的深刻了解,以及对青年亚文化内容和性质的自觉审视。

与主流文化不同,青年亚文化生成于青年群体内部,对于大学生而言,青年亚文化则生成于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特征和价值观念的在自身行为方式上的体现。由于大学生在青年群体中具有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等特征,这导致大学生的亚文化生活比一般青年的亚文化生活,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更加丰富多彩。大学生对新事物的高度敏感性,也决定了大学生亚文化生活具有较高的变动性和不确定性。网络信息技术给大学生亚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强大助推力,使得现实中原本属于小范围的亚文化能够得到快速的传播。正如有学者认为“网络媒介为中国当代各种青年亚文化的外来接受、全面转向、本土生成、发展和迅速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式、无边界、多媒介的物理空间和相对平等、自由、开放的精神空间。”[4]此外,网络对大学生亚文化生活的助推作用,也使得原本属于大学生的亚文化完全暴露在社会中,“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再生产不局限于相同亚文化形态的传播,其更多的是不同亚文化形态的消解、质变”[5],这会导致社会中的不良文化因素对大学生亚文化的价值腐蚀,进而消解和弱化高校主流文化教育的效果。高校辅导员直接面对的是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领域,因而在其工作中,“遭遇”大学生的亚文化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大学生文化生活中存在的亚文化问题,高校辅导员一定要形成关注大学生亚文化形成、发展和传播自觉意识。辅导员要自觉地将工作空间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空间相契合,随时观察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面对网络生活对大学生亚文化的价值解构,高校辅导员需要及时做出工作空间的网络化转向,例如进入学生的网络虚拟社区、构建网络辅导员工作平台等。

高校輔导员工作的亚文化自觉,还包括辅导员自觉把握和了解大学生亚文化生成和传播规律的意识。辅导员的工作空间与大学生日常生活领域具有高度契合性,这要求辅导员能够自觉地将工作空间转化为生活空间,以实现辅导员工作空间、辅导员生活空间、大学生日常生活空间三维一体,这是辅导员了解和把握大学生亚文化生产和传播规律的基本前提。辅导员工作空间和生活空间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空间的同构性,要求辅导员在大学生亚文化工作中具有“进入”意识。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这表明辅导员具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而这一主体性的生成是建立在辅导员“进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之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人。这里所指的人,是指被规定或担任思想政治教育角色,实际地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并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人”[6]。由此可见,辅导员工作要想具有亚文化自觉,就必须真正“进入”大学生亚文化生活中去。“进入”大学生亚文化生活,要求辅导员不能只是举着主流文化旗帜引导大学生亚文化的领路者,而是以大学生知心朋友的角色,成为大学生亚文化生产和传播过程的切实参与者。辅导员只有在自觉参与大学生亚文化生产和传播,才能获取关于大学生亚文化生活的实时动态,这是辅导员掌握大学生亚文化生产和传播规律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中华文化的重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196.

[4]马中红,陈霖.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59.

[5]平章起,魏晓冉.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冲突、传播及治理[J].中国青年研究,2018(11):37

[6]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58.

作者简介

卞云,女,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