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的探索与思考

2020-08-07邵晓雯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2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建筑设计规划

邵晓雯

(青岛城阳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109)

校园建筑作为一个育人场所,它的规划设计都必须满足一定的原则:形式追随功能。校园建筑的场所精神表现在其教育价值观,办学理念,学习观等各个方面,所以在建筑规划设计之前就要先弄清校园定位问题。近年来,我国对教育领域相关建设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对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学校作为社会高精尖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内部规划与建筑设计工作不但要符合学校基本教育职能,更要着重考虑到学校生态化环境的建造以及其人文氛围的营造,以此实现学校培育高精人才的基础目的。

1 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以往校园规划设计中,部分学校会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而忽略其规划、设计上的不合理之处,这种情况对学校整体教学环境有着严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校园规划设计不合理。由于国家土地领域的局限性,一些校园建造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没有遵循建筑知识的构建原理,胡乱进行校园设计规划,造成建筑承载能力严重负荷,大大的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威胁到了校园环境的生态平衡,进而对校园的长期发展也十分不利,如图1 所示。

图1 校园环境的生态平衡

(2)规模格局不合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面子工程也被人们看的特别重要,校园建筑也不例外,有些高校为了更好地显示自己的价值,特别注重校园建筑的高大上,不考虑校园的整体规划,丧失了校园建筑最关键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院建设工程庞大,学校建筑为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至最高,极易使建筑设计的过于密集,大大降低校园环境质量。尤其是对生态化设计空间的压缩,一些学校为了教学主题建筑,常会忽视校园内部园林景观的设计,建造过于形式化,表面上美化了校园内部空间,实际却是在无形当中破坏了校园整体生态环境[1],如图2 所示。

图2 校园整体生态环境

2 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优化方案

校园规划和学校建筑设计优化前提就是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从师生心理层面融合其明显的行为特征,打造一个更合理、舒适的校园环境。

首先要建立多层交叉空间,方便师生间能够更好的互动、交流,为教师教学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打下坚实基础。校园规划则必须要明确划分出教学、生活以及娱乐活动区域,使这些区域间既有较为良好的连接性,又能各自独立不会出现互相侵扰的情况。例如教学楼之间,可以充分发挥园林景观半通透阻隔作用,经由连廊保持彼此微妙的连接关系,既不影响其基本的教育功能,又能够保证校园空间布局合理性。此外,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校园周遭自然生态化环境条件,尽量保留自然景观,使校园内部空间更具自然之美,有效降低校园规划建设成本。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还需注重配套建筑设施[2]。为提高学生学习生活质量,校园中最好建立相应的游泳场馆、篮球馆等配套建筑,且在建造这些配套建筑必须充分考虑到其教育功能以及其使用性能,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最大化的满足教育需要。

3 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发展趋势介绍

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已经逐渐成为当今时代与校园风貌的主要展示窗口,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确保教育领域未来长远发展,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应逐渐向现代化、园林化、人文化发展。

3.1 现代化发展

校园是实现高精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而现代化的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能够有效保障学校教育水平与国际水平更为接近,可以培养出更多技术型人才。因此,在进行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时,必须合理规划现代化功能独立区域,有序安排好每一部分现代化教育功能区,例如:环境景观、道路设计既需要体现出自身功能区域特征,彼此间又能够协调统一、美观大方。要在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中加设合适的现代化设施,为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借此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可以说现代化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是当前学校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的基础[3]。

3.2 园林化发展

校园的建设与其他建筑群相比,必须具备更蓬勃的生命力,拥有强大的精神气息。学校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校园环境对学生的熏陶与感染是其独有的。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的园林化发展能够有效放大这种特点,使得学校亲和性更强,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紧绷的学习状态,为学生提供舒适、美好的学习环境,这种设计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室内外空间,方便学生进行自发的开展活动,学校这种建筑模式也为学习培养高素质人才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3.3 人文化发展

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能够潜移默化学生的内在气质。学生在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更有利于学校对学生性格、品性的塑造。在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中必须合理增设大型图书馆,为学校实现更科学的资源共享提供基础设施,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教学效率[4]。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建筑需求已经不仅仅是为学生们提供简单生活场所,更主要的是需体现出学校的人文气息。因此,在考虑校园规划和学校建筑设计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到校园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还要不断对校园规划和校园建筑设计进行精益求精,提高建筑设计的规划质量。

在进行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时要不断进行研究探索与思考,要提升学校整体场地规划的合理性,着重设计建筑自身空间,更要能够体现出校园历史文化,打造实用性更强的个性化空间。因此在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中要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设计校园格局,为学生们打造出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以此为学校教学质量提供最基础的保障。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建筑设计规划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智慧校园环境下高职德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研究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建筑设计的困惑
生态学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