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军队医院军人训练伤住院情况调查

2020-08-07朱丽华贺格格曾新华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0年7期
关键词:疾病谱半月板官兵

朱丽华,殷 倩,贺格格,曾新华,肖 宁*

(1.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襄阳 441000;2.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护理系,长沙 410006;3.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2医院护理部,衡阳 421000)

平时保健康,战时才能保打赢。在和平年代,军事训练伤成为官兵住院的首要原因,故做好训练伤的预防和救治工作成为卫勤保障部门的重要课题[1]。训练伤疾病谱不仅是了解军人健康状况的重要途径,也是掌握军队医院资源配置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2]。本文旨在响应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大背景的号召,对某联勤保障部队医院近5年因训练伤住院的军人病案信息进行回顾性调查, 分析军人训练伤的发生特点,提高我军训练伤的防治水平。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通过某联勤保障部队医院信息系统,调取该院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因训练伤住院官兵的病例信息,共选取618份有效病例。其中男性官兵596人,女性官兵22人;年龄18~56岁,平均(28.68±6.87)岁(表1)。

表1 住院官兵的一般资料

1.2 训练伤的分类方法本文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3]和《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 》[4],对住院官兵训练伤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短时期内同一人因同一训练伤反复入院的计为1人次,因不同损伤入院的按疾病种类分别计数。

2 结 果

2.1 各年度训练伤住院情况经统计分析得出,该医院2014—2018年官兵因训练伤住院人数构成比分别为9.87%、16.02%、20.06%、22.82%、31.23%;每年平均住院时间波动不显著,平均治愈好转率为85.87%,每年均保持在较高治愈好转水平(表2)。

表2 各年度官兵住院情况比较

2.2 训练伤疾病谱构成情况本组统计结果显示,该院住院官兵训练伤主要以骨与关节损伤、软组织损伤为主,占81.08%。其中疾病谱位于前5位的训练伤分别是膝半月板损伤125例、 颈/胸/腰椎损伤(突出、退化、劳损、扭伤)92例、韧带损伤55例、手掌及腕部骨折50例、前臂损伤49例,分别占训练伤总住院人数的20.23%、14.89%、8.90%、8.09%、7.93%(表3)。

表3 训练伤构成情况

2.3 不同军种常见训练伤情况本组调查显示,陆军因训练伤住院的人数最多,为370例,最常见的训练伤分别为半月板损伤71例(19.19%),颈/胸/腰椎损伤47例(12.70%),韧带损伤37例(10.00%),手掌及腕部骨折35例(9.46%);空军因训练伤住院的人数为231例,最常见的训练伤分别为半月板损伤50例(21.65%),颈/胸/腰椎损伤43例(18.61%),前臂损伤18例(7.79%),韧带损伤17例(7.36%);海军因训练伤住院的人数最少,仅17例,最常见的训练伤为半月板损伤4例(23.53%),关节炎3例(17.65%)。

2.4 训练伤住院次数本组训练伤住院次数4次以上的为30例,常见训练伤分别为腰椎间盘突出9例(30%)、半月板损伤9例(30%)、髌骨软化5例(16.67%)、胫腓骨骨折3例(10%);住院次数2~3次的为87例,常见训练伤分别为半月板损伤21例(24.14%)、腰椎间盘突出11例(12.64%)、滑膜炎9例(10.34%)、关节炎7例(8.05%)、腰椎骨折6例(6.90%)。

2.5 训练伤住院时间本组所有训练伤平均住院时间为22.19±22.82天,手掌及腕部骨折平均住院时间最短,为15.08±9.36天,平均住院时间最长的为韧带损伤和关节炎,分别为30.95±19.61天、29.37±48.65天。该院各类训练伤的平均治愈好转率为85.60%,其中皮肤软组织损伤治愈好转率最高为100%,炮震性耳鸣和胫、腓骨骨折治愈好转率最低,分别为33.33%、65.79%(表3)。

3 讨 论

本组调查结果显示,近5年军人因训练伤住院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与我国部分学者[5-7]调查结果一致。该结果从侧面反映出,目前训练伤的防治工作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军队各级管理部门应根据作战单位的训练伤发生特点做好防护工作,卫勤保障部门在确保训练伤诊疗数量的基础上,也应提高对训练伤的诊治水平,以降低军队非战斗性减员的比例。

3.1 常见训练伤疾病谱构成特点分析回顾近几年军事训练伤构成情况发现,军事训练伤疾病谱主要以骨与关节损伤、软组织损伤为主,占军事训练伤的50.64%~89.7%[5,8]。本组调查中,军事训练伤主要以半月板损伤、不同部位的骨折以及韧带等软组织损伤为主,占官兵训练伤住院比例的81.08%,且主要发生于年龄30岁以下的男性战士,这也说明骨与关节及软组织损伤是军事训练的高发伤,且与性别、军龄、军衔等有关。其原因可能主要与组织训练因素和官兵个人体质有关,以及官兵的防护知识、技术动作掌握情况等都有关联[9]。因此,军队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半月板损伤、骨折、韧带损伤等高发伤的预防和保护,积极开展作战单元常见训练伤的统计调查和健康指导工作,并根据不同性别、年龄、军龄、军种和军衔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

3.2 训练伤住院次数、时间对比分析调查研究指出[10-11],骨骼及软组织损伤、神经和脊髓等损伤是造成官兵缺勤和评残的主要原因。本组调查显示,半月板损伤、腰椎间盘突出、髌骨软化、滑膜炎和关节炎等损伤是住院次数最多的训练伤,且平均住院次数都在3次以上。韧带损伤、关节炎、骨折等损伤住院时间最长,平均住院时间都在1个月左右,不仅严重影响官兵的身心健康和训练进度,甚至还会影响官兵的军旅生涯。通过调查,其原因一方面官兵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损伤后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造成诊疗方式的选择受限,“小病大治”的现象;另一方面与基层卫生队条件简陋、检出率低、送诊延迟有关。此外,该调查显示,同一种训练伤不同官兵住院时间相差较大,其原因可能与官兵损伤严重程度及个人体质有关,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3.3 训练伤治愈好转率的比较分析本组调查分析显示,近5年每年训练伤的治愈好转率均维持在中等以上水平,平均治愈好转率达到85.87%。但炮震性耳鸣、胫腓骨骨折、颅骨和面骨骨折、手掌及前臂骨折的治愈好转率均低于80%。而炮震性耳鸣的治愈好转率仅为33.33%,低于韩耀忠等[12]炮震性耳鸣的治疗效果,治愈好转率为71.42%~92.85%,其原因可能与该院入住官兵的损伤程度、治疗时机以及入住医院的诊疗条件有关。炮震性耳鸣病理机制较为复杂,该病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重在预防,所以军队各级部门应做好防护工作,降低发生率。

4 小 结

回顾近几年文献发现[13],训练伤调查类文献逐年增加,且损伤主要以下肢骨与关节的损伤为主,与本组调查结果一致。该结果提示卫勤保障部门应加强对高发且评残率较高的病种,如骨骼及软组织损伤、神经和脊髓等损伤的重视程度,做好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衔接工作。此外,未来研究者及军队各级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探讨训练伤的防治问题时,应注意梳理前人的研究工作,着重对军事训练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以满足国家多样化卫勤保障的需求,真正做到为我军军事化训练服务。

猜你喜欢

疾病谱半月板官兵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2018年上海市奉贤区院前急救疾病谱特征及动态变化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探析
基层社区院前急救疾病谱7814例分析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兔半月板脱细胞基质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