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限度与超越:微电影的叙事功能及意义

2020-08-06凌媛媛

今传媒 2020年7期
关键词:微电影叙事功能

凌媛媛

摘 要:微电影是一种新兴的电影“模式”和文化现象,但至今为止“微电影”这一概念仍存在争议。本文拟从微电影的概念入手,通过探讨微电影的叙事向度和叙事“功能”以及微电影叙事的意义,以期在“叙事”的维度上对微电影的特征提出一些思考。叙事的向度保留了微电影的电影特性,叙事“功能”的巧妙运用,让叙事母题元素幻化出无穷的故事,“叙事”对于微电影,不仅具有“功能”的结构意义,还具有美学意义。

关键词:微电影;叙事;功能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7-0028-04

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影“模式”和文化现象,在研究界引起了广泛探讨,但至今为止,“微电影”这一概念不仅存在争议,而且也不够明确。微电影概念出现的过度泛化问题,不仅不利于学术研究,也对其拍摄制作带来了不良影响。微电影既然冠以“电影”之名,就不该背离电影的基本特性,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应当与“网络剧”“手机剧”“微视频”等概念作出必要的区分。

“百度百科”关于微电影概念的解释来源于“绵阳微电影协会组织机构代码”,不过与台湾微电影协会关于微电影的一个概括非常相似,即“经过专业策划和系统所制作,时间在300秒以内,具有完整故事情节之短片电影,对于阅听人来说,观看微电影几乎没有时空之限制,在短暂之闲暇时间,甚至移动中同样可以观看”[1]。但这一概念的时间限制——300秒,与实际的情况大相径庭。以代表性的微电影作品为例,《老男孩》《指甲刀人魔》《假戏真作》《谎言大作战》《爱在微博蔓延时》《科比就是黑曼巴》《一触即发》的时长分别是“42分37秒、52分37秒、49分36秒、46分26秒、46分05秒、5分45秒、1分29秒”[2] 。如果按照300秒的时长限制来看,只有最后一部可以算作微电影,这就引发了概念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矛盾,尽管概念并不像法律一样具有约束力,但作为学术研究,这种矛盾不应视而不见。不少微电影以“草根叙事”“小叙事”来吸引眼球,仿佛是一种“后现代对大叙事的质疑”,但实际上它们是否有“叙事”都存疑。本文拟从微电影的概念入手,通过探讨微电影的叙事向度和叙事“功能”以及微电影叙事的意义,以期在“叙事”的维度上对微电影的特征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微电影概念泛化的焦虑

概念,包括学术概念,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得出的一种语言性描述,但学术概念自有其独特的学理性内涵和外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学术话语,体现着高度的理性认知,涵盖着科学、客观的学术推理过程,甚至孕育着学术的精神与人文的关怀。微电影概念的问题不仅在于电影的時长上,根本问题在于它存在极度“泛化”的倾向。

已有研究者指出微电影在自媒体环境中的传播暴力问题,很多视频影像只要打上“微电影”的旗号,仿佛就摇身一变显得更加“专业”和“电影化”了。电影作为一种发展百余年的艺术门类,经历过多少代人的努力和付出,方才与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戏剧并称为“八大艺术”。不是拿一个DV,拍一些生活流的东西,加一些搞笑的片断,冠以“微电影”之名就成了“电影”。

不少人认为“微电影”主要在于“微”,“微”体现在三个方面:时间短小、制作周期短、投资小。这种概括,可以反映微电影的一些特点,但从严格的学术上来讲却是存在将电影艺术简单化的不良倾向。“微”虽然时髦,但它一旦与“电影”相遇,就该严肃对待,既然它仍归属于电影艺术,就理应按电影艺术的要求来予以规范。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用“微信”“易信”“来往”发布一首诗歌,与用“短信”发布一首诗歌的区别究竟在哪里?科学技术更新的步伐是高速的,而人文科学不必要亦步亦趋地追逐时髦,一个缺乏学术含金量、毫无延续能力的概念势必会遭遇历史的淘汰。

二、微电影的叙事向度

微电影既然冠以“电影”之名,就不应背离电影的基本特性,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应当与“网络剧”“手机剧”“微视频”等概念有一定的区分。

“优酷”打造的“美好2012:大师微电影”系列,集结了顾长卫、许鞍华、吴镇宇等亚洲顶级电影大师,创作了《龙头》《行者》《你何止魅力》《我的路》四部作品。这四部作品分别讲述了四个故事,分别是:一个作家、女孩、艺术家和拾荒者,在年年月月分分秒秒的等待中或聚或散的故事;一个叫“小康”的行者在城市里奔走的故事;男主角为了安抚病重的老父,花钱雇佣假女友,没想到假戏真做的故事;一个中年男人突破重重压力和阻碍变性的故事。“故事”不约而同地成为这四部微电影的核心,可见“大师”们也没有放弃“叙事”这一电影的艺术传统要素。即使是一批优秀的“草根”微电影创作,同样是按照电影的艺术规律来进行的。正如有研究者已指出的,微电影与电影在电影属性上都应该排斥叙事的假定性:“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克拉考尔语),是‘现实的渐近线(巴赞语),它显然无法在一种假定性的空间、形象和情感中去表达获得观众认同的观念,就如同戏剧中的男扮女装在电影一诞生就被否定一样。微电影的网络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银幕电影创作有很大不同,如画面与画面的连接不再遵循时空关系的推展,而是通过跳接连接情节的几个点,对画面构图的精心雕琢也让位于对情节的精心架构和创意等。但是排斥叙事元素的假定性应该是传统电影和微电影共同遵守的创作原则”[3]。

对于叙事的重视,是微电影区别于“网络剧”“手机剧”“微视频”等短片的重要电影特征,“网络剧”“手机剧”等短片,只要不违背法律和道德准则,或者东拼西凑,作为一种大众娱乐的狂欢形式,人人都有拍摄上传的权利。但人人可以拍DV,不代表人人可以拍电影。电影的存在,以“剧本”“脚本”为前提,叙事不仅是“剧本”“脚本”的关键要素,更是电影生成的不可或缺的系统。以2010年的微电影《一触即发》为例,它也被看作是第一部微电影,这部微电影在90秒的时间内,充分体现了好莱坞大片的叙事风格。不过不应忘记,它的剧本正是来自同名的微小说,“叙事”的精彩支撑了这部微电影艺术魅力的散发。

叙事的向度保留了微电影的电影特性,从而让观众得到美妙的享受。因为“观众观赏电影时,会主动接收信息,回想影片中前段出现的剧情,预测即将发生的剧情,并全面地参与该部电影形式的创作”[4],优秀的电影剧情,往往是叙事艺术的高度体现。尽管目前微电影大多不需要通过“审查”就在院线上映,也多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但并不代表微电影可以肆无忌惮地创作。“网络的自由天性似乎让人误以为网络微电影可以无所顾忌地进行叙事表意,其实‘自由背后同样潜伏着某种‘不自由,创作行为和规律服膺于网络独特的传播方式和观看模式。网络微电影并不是把供银幕放映的传统短片直接拿到网络上播放那么简单,它需要一种有别于传统电影的新的创作思维,这就要求网络微电影的创作者在创作伊始就得有一个明确的理念,什么样的形式与内容更适合网络这一传播媒介的特性”[5]。在叙事向度坚守的同时,微电影的叙事功能与叙事技巧如何发挥,微电影叙事的创意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微电影的叙事“功能”

叙事学理论认为,“叙事的功能单位在时间线上把一个故事从头至尾连在一起,它们集合而成的诸序列又可以成为更高层序列的功能单位”[6]。叙事的“功能单位”在叙事结构的分析中居于关键性位置,普罗普的《民间故事形态学》就打破了传统按人物和主题对童话进行分类的方法,认为故事中的基本单位不是人物,而是人物在故事中的“功能”,由此从众多的俄国民间故事中分析出31个“功能”。罗兰·巴特则将叙事作品分为三个描写层次: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他认为任何语言单位可能结合到各个层次之中产生意义。罗兰·巴特所言的“功能层”,实际上是在说明故事的底层结构存在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如人物特征需要译解的气氛功能催化者。这种“不确定的状态”意味着叙事空间的“填充”由于“功能”单位可选择任意的活动,而变得丰富多彩。普罗普从众多民间故事中抽象出来的“功能”也包含这个意思,即无论故事的最终形态是什么样的,它始终离不开“功能”这一基础性的叙事结构单位。微电影由于其短小精悍,更应该在叙事技巧上下功夫,这就不能忽略叙事“功能”的作用。

作品篇幅的长短并不影响作品叙事“功能”的发挥,很多短篇小说、短剧、“小诗”不仅摇曳多姿,而且因其“短小”,反而含义隽永。有研究者专门研究了YouTube微电影频道里的145部微电影并筛选出其中具有典型微电影特征的45部微电影作为考察对象,发现最短的1分钟,最长的12分钟,平均时长4分14秒,45部微电影中广告类型占比54%。通过发放628份问卷调查并结合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笔者发现微电影广告比传统电视广告更具优势,因为这种广告类型的微电影是靠剧情慢慢带出产品的功用,并拥有完整的故事性,从而让观众印象深刻[7]。传统电视广告要么喋喋不休地宣传它的品牌,要么用一些名人夸耀它的功效,喪失了“叙事”的美学原则,而微电影显然在时长上比传统电视广告拥有更大的叙事容量,通过叙事“功能”的组合和转化,生成更富有感染力的影像传播力量。如果说传统电视广告靠的是“口号”“广告词”,那微电影只有靠“叙事”才能独树一帜,只有充分发挥叙事“功能”要素的作用,通过创意组合叙事“功能”,才能让剧情、故事深入人心。

叙事“功能”的巧妙运用,能让叙事母题元素幻化出无穷无尽的动人故事。如“寻找”“失去”“获得”等叙事母题元素与“宝物”“父母”“恋人”等相结合,在叙事“功能”的选择变化下,可以构成“寻找宝物”“失去父母”“获得恋人”等多重故事结构。叙事的“功能”不仅体现在结构上,还体现在“叙事母题具有反映和表达人的欲望或人文情怀的叙事意向上”,“叙事母题的感人力量便发自于母题类叙述句深层结构中的人之欲望和人文关怀情结。即使各种宗教故事,也都在其叙事母题中反映和表达了人之欲望(如原罪母题便是由生与死、罪与罚等母题词汇所构成的基督教叙事母题)”[8]。 电影《花样年华》中有这样一段场景:当梁朝伟前往吴哥窟把他的秘密倾诉在墙壁的小洞上,再用泥巴封起来时,中间带到几个镜头,一个是在背景中的小和尚,另一个从小和尚的背后拍梁朝伟在倾诉秘密。接着几个吴哥窟日夜景交替,梁朝伟离开吴哥窟,紧接着一段法国INA的新闻纪录片,是戴高乐到高棉宣布高棉独立。王家卫在这段电影中将三种族群并置于同一个叙事体内,而且凭借“吴哥窟”场景创造了叙事的“复原地标(Narrative landmarks of healing)”,如果抽出这段电影场景,就是一部很好的微电影。在有限的镜头之中,王家卫“混合了三种族裔文化,属于华人的爱情,属于柬埔寨的历史见证,属于法国的地理政治”[9],在叙事体中拼贴出一种结合的可能,正是灵活运用叙事“功能”的典范,表现了卓越的电影叙事技巧。

四、微电影叙事的意义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不仅是在“讲故事”,如从电影的“布景”上来说,“不论导演要使人物和东西表现得客观,或表现得带情感,总有一个呈现这个画面不同要素的最佳安排”[10],这种“安排”与“叙事”具有同构性。“叙事”从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基本结构,是文艺创作中思维逻辑的符号化、语言化展现。微电影如果只是呈现杂乱无章的镜头,只满足于简单的画面排列,只会损害它的美感。没有“叙事”真正参与的微电影,可能只是一种没有“骨架”、没有“内容”的影像序列。“叙事”对于微电影,不仅具有“功能”的结构意义,还具有美学意义。

“微电影虽微小,却不是微渺、微薄的,同样担负着反映现实生活、树立时代精神、释放正能量的责任。强调微电影要有一份担当,并非把它等同于‘宣教节目,而是希望广大青年作者在创作微电影时,要时刻记住我们呈现给世界的、呈现给大众的中国形象是立体的,是蓬勃向上的”[11] 。微电影的新媒体传播特性决定了它会愈发受到关注,但它究竟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影响仍是未知的,它能否承担起国家意识形态主导的“主流叙事”?从已经渐趋成熟的公益类广告片和纪实类微电影来看,这种承担不是没有可能的,如果微电影能够发展成过去电影开始之前必会放映的“新闻简报”,从而替代那些缺乏叙事艺术的广告,以美妙的电影叙事打动观众,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微电影走向“主流叙事”,或许也是一种美学意义上的突破。

研究微电影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微电影的特征,尽管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事物还有漫长的路,但是一个没有核心特征和核心美学的艺术类型,不会走得轻松。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无数的影像、视频在引起一时轰动后,便迅速被遗忘,如何让微电影真正在这个容易遗忘的时代里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是一个难题、一种挑战。但有一点值得首先引起重视,那就是先要有一种规范来给予这种艺术类型一定的“限度”,然后在这种“限度”中寻求“超越”之道。规范微电影并给予其“限度”,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微电影,没有“限度”,何来“超越”。

参考文献:

[1] 蔡明翰.广告要素与剧场要素对体验价值影响之研究──以商业微电影为例[D].台湾辅仁大学,2013:15.

[2] 聂伟,吴舒.微电影:演变、机遇与挑战[J].上海大学学报,2012(4):37.

[3] 于丽娜.微电影:电影抑或类电影?——从《大雨》系列看微电影的电影属性[J].艺术评论,2012(11):38.

[4] David Bordwell、Kristin Thompson.曾伟祯译.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台北:美商麦格罗·希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2001:65-66.

[5] 王一川,胡克,吴冠平,沙丹,叶航,云飞扬.名人微电影美学特征及微电影发展之路[J].当代电影,2012(6):105.

[6] (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34-135.

[7] 许立邦.微电影广告内容、形式及其效果之研究[D].台湾佛光大学,2013:35-36+53.

[8] 陈鸣.创意写作:虚构与叙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9.

[9] 劉永皓.小电影学:电影复像、转换场景与缝隙偷渡[M].台北:左耳文化出版社,2010:63.

[10] (法)G·Betton著.刘俐译.电影美学[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60.

[11] 金月成.杂糅中的美学革命:微电影的认同困惑与价值重估[J].当代电影,2013(5):136.

[责任编辑:武典]

猜你喜欢

微电影叙事功能
数学的翻译功能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我有特异功能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中的隐喻探究
“微电影”的作用研究及传播意义
国外微电影的“力量”表达
功能关系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