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粮中添加乳酸菌对奶牛酮病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2020-08-06刘静龙

中国乳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泌乳期酮体乳酸菌

文/刘静龙

(甘肃省静宁县畜牧兽医中心红寺畜牧兽医站)

我国奶牛养殖业受到土地等资源条件的限制,在养殖方式上大多采用圈养[1]。而这种养殖方式导致在泌乳期,奶牛采用高营养饲料饲喂的方式获得高产奶量,而干奶期,为了节省成本,则降低饲料的营养[2,3],造成了很多奶牛瘤胃菌群不适应,出现胃部疾病,影响了营养物质的代谢吸收,导致酮病的发生。因此,为了保证奶牛的营养均衡,必须针对奶牛的身体状态进行科学饲喂[4]。本文从奶牛围产期前后的营养供给着手,在日粮中添加乳酸菌,利用乳酸菌降解饲料能力,研究其对奶牛产后酮病的预防作用,为行业内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奶牛

本试验选择分娩前21 天的奶牛360 只,分成4 组,每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 mg/kg、100 mg/kg、300 mg/kg、500 mg/kg乳酸菌,进行42 天的饲喂试验,其中预饲7 天,正式试验35 天。

1.2 基础日粮配方

试验奶牛的配方分为围产期和泌乳期,全部采用TMR日粮进行饲喂,试验奶牛的TMR配方见表1。

1.3 测定指标

牛血液酮体,每天清晨7点,对奶牛进行尾根采血,送实验室分析;牛奶营养成分,直接在挤奶期间收集样品,送乳品企业分析。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添加乳酸菌对奶牛血酮含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添加乳酸菌试验组的血酮含量在6 个时间点内的测定较对照组有所下降。其中,7 天时,试验组与对照组没有差异性,试验组3较对照组低0.29%(P>0.05);14 天时,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3分别较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低16.19%、13.82%、15.45%(P<0.05);21 天时,试验组2较对照组、试验组1分别低25.58%、18.59%(P<0.05),试验组3分别较对照组和试验组1分别低37.81%、31.29%(P<0.05);28 天时,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分别较对照组低27.61%、38.26%、47.44%(P<0.05);35 天时,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分别较对照组低37.70%、46.78%、52.99%(P<0.05)。说明添加乳酸菌能够减少酮病发生率。

表1 试验奶牛围产期和泌乳期的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

表2 添加乳酸菌对奶牛血酮含量的影响 单位:mg/100 mL

2.2 奶牛血液酮体含量动态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添加乳酸菌后的牛群,35 天内的无酮病健康牛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情况,这是患有隐性血酮的牛只先增加后恢复成健康牛只的原因。在14 天后确诊了10 例酮病牛,之后无新增病例。这说明添加乳酸菌后奶牛在生产能力提高的同时,乳酸菌发挥作用,减少了酮病发生率。

2.3 添加乳酸菌对牛奶质量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添加乳酸菌对于牛奶乳蛋白、乳糖率、总固形物、非脂固形物、体细胞数影响不显著(P>0.05);乳脂率中,添加乳酸菌的各组中试验组3较对照组、试验组1分别高10.20%、5.59%(P<0.05),较试验组2高1.61%(P>0.05)。

3 结论

奶牛酮病主要是因为营养物质摄入不足造成机体的营养缺乏,导致的一种营养代谢疾病。本试验选择了乳酸菌这种物美价廉的饲料添加剂,研究了与酮病的发生相关性,发现在饲料中添加300 mg/kg、500 mg/kg乳酸菌,可以减少酮病发生率,这主要是因为乳酸菌能够调控瘤胃pH值,防止奶牛摄入能量过高的饲料而引起酸中毒;乳酸菌在维持瘤胃pH值稳定性的同时,可以促进糖异生过程,为奶牛提供更多能量,减少酮病发生率;乳酸菌能够促进纤维素分解菌的繁殖,增加挥发性脂肪酸的产量,从而增加乳脂的合成,提高乳质量。

表3 奶牛血液酮体含量动态分析 单位:mg/100 mL,头

表4 添加乳酸菌对奶牛牛奶质量的影响

猜你喜欢

泌乳期酮体乳酸菌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益生菌和乳酸菌不能画等号
尿酮体“±”或“+”代表啥
高职生物化学“肝中酮体的生成作用”实验的教学
奶牛各阶段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方法
母猪头胎乳头利用时间是否影响第二胎乳腺组织的泌乳量和基因表达
酸奶是坏了的牛奶吗
奶牛酮病治疗及酮体与抗氧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选购乳酸菌饮品有讲究
小鼠乳腺泌乳过程中氨基酸转运载体Slc7a1、Slc7a5基因mRNA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