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喻为剑 震撼人心
——5月13日《新闻联播》国际锐评“有目的隐喻”探究

2020-08-05张志慧

台州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评论者新闻联播立场

张志慧

(台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2019年5月13日《新闻联播》国际锐评《中国已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是中美贸易战中有历史意义的一篇时评。在美国升级贸易战,并采用科技封锁、舆论攻击、内政干涉等手段打压中国之际,该国际锐评亮出了中国政府强硬立场,标志着中国正式对美国展开贸易反击战。锐评①“锐评”在本文中用以指代《中国已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这篇国际锐评。广受追捧,一播出就走红网络,“燃”遍各媒体,微博、微信、网站等媒体转发、讨论热度非常高。锐评中“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等口号式话语成为外交部新闻发布会、各官方媒体关于贸易战的高频语句。该国际锐评既是动员令也是战斗檄文,同时又是一篇激励斗志、鼓舞民心的政治演讲。

在历史意义、影响力荣光之下,锐评中隐喻力量也非常耀眼。锐评共8句话、330字,但有31个隐喻表达,平均每11个字出现一个隐喻,为高密度隐喻使用。锐评从开篇“贸易战”到末尾习近平主席的“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锐评每句话都有多个隐喻交织在一起,构成了8个隐喻丛。它们是评论者有目的的选择与构建,是锐评的助燃剂,催化了评论的“燃”力。但国际锐评,作为政治语篇,旨在表达立场、以理服人,评论者怎样让隐喻融在其中,8个隐喻丛如何助燃了以理性说服为特征的时事评论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基于政治话语中隐喻的理解,以有目的隐喻为核心形成的研究范式为框架,本文旨在探究国际锐评中有目的隐喻的作用。

一、“有目的隐喻”研究范式

当代隐喻应用研究是多维度、跨学科的,政治领域是隐喻应用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不同学者从各自研究目标出发,探讨了隐喻在该领域的理解与应用特点。Musolff认为政治话语中的隐喻是以不同主题领域集聚的经验、知识为基础,一个特定话题在认知和交际上以另一个话题呈现出来[1]。伯克从修辞角度定义为“隐喻是看问题的一种手段,从B事物的角度看A事物是把B事物当作看A事物的视角”[2]。Musolff定义侧重隐喻政治话语交流属性,所以隐喻以话题形式理解,强调了隐喻的语用功能,凸显了经验、知识在隐喻理解、作用中的根基地位。伯克定义突出了隐喻视角框定作用,希望受众顺着修辞者提供的隐喻视角看问题,理解隐喻指向,从而实现认同修辞目标。

英国学者Charteris-Black则是提出劝说性政治语篇“有目的隐喻(purposeful metaphor)”概念[3],并结合隐喻批评分析法与古典修辞学形成了一个政治演讲隐喻研究范式。他认为劝说性语篇隐喻使用都带有目的,并概括了七大目的:吸引注意力与建立信任,简化议题与框定视角的启发目的,评价判断的述谓式功能,激发共情,用典与语篇连贯的美学作用,反映、建立世界观的意识形态功能以及激活以神话为内涵的心理框架。[4]从修辞角度看,他认为这些隐喻目的表现为实现五个“正当”:目的正当,思考正当,听起来正当,讲述正当故事,以及修辞者立场正当[5]。五个“正当”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信任,改变受众观念,让他们接受修辞者立场、观点。在他的范式中,修辞目标定位为论证演讲者立场正当以建立信任,目的正当不仅重视演讲者人品,更强调了演讲者目的、立场的利益性与合理性;思考正当包括隐喻类比论证、隐喻作为逻辑论述前提或证据的常规理性诉诸手段,同时涵盖了隐喻视角框定、隐喻用于形象塑造以形成理性认识等;听起来正当是情感诉诸于语言悦耳的结合,增加了隐喻与其他语言措辞结合产生的情感与语用效果;讲述正当故事侧重隐喻激活受众脑海中以各类故事为内容的心理框架,用以传递某种价值观与意识形态。故事内容通常带有神秘性,比如圣杯隐喻用法会激活英国人亚瑟王传奇故事,并蕴含着冒险精神,用swamp激活英国人对沼泽地的神秘恐慌心理来反对移民。

Charteris-Black政治话语隐喻研究范式是亚里士多德修辞理论的拓展与细化,属于新亚里士多德修辞理论。他的目的正当、思考正当与听起来正当涵盖了亚氏的人品诉诸、理性诉诸及情感诉诸,同时他增添了价值观、意识形态诉诸的讲述正当故事,分析内容更全面。此外,该范式基于政治演讲语料库与隐喻批评方法,真实反映了隐喻在政治演讲中的语用特点,契合了现代政治现实,有较强的普遍性与应用性。

二、锐评隐喻分布与语篇特征

汉语目前缺少规范的隐喻识别程序与方法,因此锐评隐喻识别参考Steen等人提出的MIPVU方法[6],并以 Goatly隐喻分类模式为依据[7],主要识别活跃隐喻与不活跃隐喻用法,忽略死隐喻。Steen等学者提出的隐喻识别主要以是否存在跨域映射为判断标准,其中1—4的判断步骤亦可用于汉语隐喻识别:1、逐字细读文本,找出所有可能与隐喻相关的词;2、当某个词非直义使用时,并能用该词一个更基本意义的隐喻映射得以解释,可以判定该词为隐喻用法;3、当某个词直义使用,但可以找到它映射于另一个域,可以判定该词为直接隐喻用法;4、当一个词为代词所替代,或是省略了,但其用法、含义可以在语境中用映射加以解释,可断为隐含式隐喻用法。表1以句子为顺序,用下划线示意隐喻表达,并列出概念隐喻。

表1 锐评隐喻表达分布与概念隐喻

表1显示出锐评隐喻使用丰富,每句话嵌套着两个及以上隐喻,形成8个隐喻丛。根据语篇,它们有各自的目的和作用。锐评为直入主题风格,开篇第一句、第二句直接亮出中国态度与立场。第一句表明中国态度;第二句描述了美国形象,亮出中国立场:“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该立场是锐评主题“中国已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的核心体现。但评论者立场是否正当需要论证,需要阐明“打,奉陪到底”的底气来由。第三句至第七句为论证过程,是锐评主体。第三句是从中华民族战争史角度论证立场,第四句、第五句是复兴进程中困难实情与战略上藐视贸易战相结合的立场论证;第六句、第七句从应对策略上论证,第六句强调做好自己的事情,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七句阐明了政府应对准备工作。结尾引用了习近平主席“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的隐喻,进一步从经济实力与贸易战关系角度论证了锐评立场的正当。国际锐评主题鲜明,论证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生动,产生了强大的说服力与感染力,是理性与情感诉诸结合的典范。

三、锐评隐喻的作用

(一)开篇隐喻丛。开篇两个句子,从源域看,嵌套了战争、人体、物体、测试以及家庭隐喻。评论者运用隐喻表达了态度与立场,并通过视角框定、形象塑造形成目的正当与思考正当。

首先看评论者对战争隐喻表达有目的选择的效果。起句中“美方”为军事用语,勾勒出中美朝鲜、越南战场上的斗争历史框架。“贸易战”表达,中国官媒比较谨慎,通常使用“贸易摩擦”,尽管西方媒体采用trade war。比较“贸易争端是战争”和“贸易争端是摩擦”,两者有不同的蕴涵。战争意味着敌对,对抗暴烈,损失重大,涉及生死,所以有央视主播刘欣“关税是子弹”之说;而摩擦是物体相对运动时一种物理阻碍现象,尽管贸易双方存在摩擦,但还是伙伴关系而非敌我对立。摩擦可采用添加润滑油或是磨去物体表面粗糙等温和手段来解决。Schön分析生成隐喻(generative metaphor)时,认为隐喻视角选择带来不同的政策与解决方式[8]。

但为什么锐评用了贸易战?Lakoff认为争论的某一方视另一方为敌对者,并企图用各种手段让其屈服时,被围攻者感觉如同处在战争情况下,对话框架退出而战争经验开始作用[9]。回顾中美贸易战,美国动用了多种手段,不仅关税施压,科技打压,并且舆论抹黑,军事威胁,内政干涉,外交拉拢等。因此,锐评首句既表明了中国态度,又暗示了美国霸凌形象和中国受攻击的角色。

在第一句中,“打”的隐喻用法,尤其是在“打,奉陪到底”中的使用蕴含着不一般的内涵。“打”本身是一种施力意象图式,在战争中已为隐喻用法,贸易战中指使用各种贸易攻击手段。比较不同语境下“我打他了”的内涵,我们会发现无意识联想的效果。在我比他力量大时,那是欺负;如果我比他力量小,该语句隐含了勇气和抗争。当中国面对美国铿锵有力地说出“打,奉陪到底”时,这其中附带着决心、勇气与不怕牺牲精神。隐喻悄然建立起中国政府为人民利益不畏强权、有力量勇于抗争的勇者形象,抨击了投降言论。隐喻同时激活了受众对打的体验和认知,形成认同,建立了信任,达到了目的正当与听起来正当的说服效果。

其次,第二个隐喻丛创造了中美形象对比,形成了理性认识,建立了目的正当以及听起来正当。“面对美国的软硬两手”融合了“国是人、手段是手、手是物体”概念隐喻。手的使用既是有目的选择,也是顺着“国是人”隐喻,语句连贯、形象完整。汉语中手指代手段为不活跃隐喻,用物体软硬体验形容手段已成为常规,但在锐评贸易战主题下,它们又成为了活跃隐喻,用以指美国政府“诱惑、逼迫中国接受不公平贸易协议的各种手段”。此外,该隐喻句隐含着价值观评价,一个软硬两手都会耍的人在中国语境中是负面形象,常跟背信弃义相联系。比较“各种手段”与“软硬两手”,前者直白,缺少体验;后者委婉,但对手的认知、对物的体验以及文化作用强化了隐喻负面形象的刻画。

下一个隐喻句“中国早已给出答案”隐含了“软硬两手是考试”。该隐喻激活了考试框架,考试框架包含考试需要准备、令人紧张等内容,但隐喻“早已给出答案”体现了中国对这场考试的自信与充分准备。隐喻减少了民众对贸易战的紧张与忧虑,实现了“听起来正当”。在“谈,大门敞开”中,“谈”为转喻用法,用动作代替行为,指谈判,“大门敞开”背后是“国是家”概念隐喻。基于家的体验,该概念隐喻首先带来亲近的心理效果;其次,比较“随时欢迎”与“大门敞开”,后者起到了间接委婉的隐喻效果;再者,该隐喻形成了多重无意识联想,构建了中国形象,体现了价值观,实现了目的正当与思考正当:(1)大门敞开象征着中国谈判立场:坦诚,公开,不关门玩手段,与“美国的软硬两手”形成形象对照;(2)象征着中国自信、开放和欢迎平等合作;(3)建立在家的体验和认识基础上,隐喻不经意间导出了中国人“家和万事兴”“和为贵”以及“和气生财”的价值观。

(二)主体部分隐喻丛。锐评主体部分隐喻丛主要是从不同角度论证锐评立场的正当。第三句至第五句是以旅行隐喻为主体构成的隐喻丛,第六句隐喻分布相对比较稀疏,侧重于直陈,第七句是多个隐喻交织,表达了中国政府的充分准备。

第三句以塑造形象方式论证立场,“经历了五千多年风风雨雨的中华民族,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映射了一个有着各种战争故事、充满历练的智者形象。此句以“历史发展是旅行”为主干,嵌套了天气隐喻、感官隐喻、转喻,并结合反问句,营造了强烈的修辞效果,给受众以豪迈之感。此句中,“风风雨雨”指各种不利形势,“阵势”为转喻用法,用古代战争中典型形态代表一般的战争概念,“见过”为“经历是看见”隐喻表达,用以创造历历在目的体验感。隐喻既论证了立场正当,又带来了强烈的听起来正当的收效。

第四句至第五句是从“复兴是旅行”“发展是旅行”角度审视贸易战。评论者利用旅行隐喻理性特点并结合环境隐喻、战争隐喻塑造形象,实现了思考正当,论证了锐评立场。旅行隐喻的理性特点是它有固定意象图式,能促使受众理性思辨。Lakoff认为旅行意象图式是:出发地—路径—目的地,行动是移动,困难是障碍[10]。旅行隐喻激活了出行体验:出行者选择合适途径,朝目标进发,希望一路顺风,但难免路遇障碍,带来挫折、损失,但总要设法克服,最终到达目的地。旅行隐喻能让受众基于旅行体验,理性认识复兴发展进程中碰到的惊涛骇浪,因此对于贸易战这道坎,有信心而又要理性地去处理。此外,该隐喻丛通过无意识联想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千辛、不畏艰难、朝着目标坚定前进的形象,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情感。这段隐喻还隐含了讲述正当故事,战争隐喻表达“斗出一片新天地”中“斗”“天地”可以联想到毛主席话语“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因此评论者用旅行隐喻促使受众理性地思考了贸易战的影响,激活了中国形象和故事心理框架,实现了思考正当,目的正当及讲述正当故事。

第六句以直陈式号召为主,其中的隐喻“外部风云如何变幻、扩大开放”已经常规化。第七句是从应对准备上给予锐评立场以支持。“美国下一步是要谈,还是要打,抑或是采取别的动作”以“国是人”拟人为核心、融合了“行动是移动、贸易攻击手段是打、政策是动作”等隐喻,完整地呈现了美国政府变化多端、出尔反尔的形象,以实现思考正当与听起来正当。“中国都已备足了政策工具箱”的隐喻体现了两层效果,一是评论者用工具箱表示应对手段多样,针对各类型故障备好了相应维修工具,意味着政府对贸易战中可能发生的任何冲击都准备了预案,这是从充分准备角度支持评论者立场;另一层效果是工具箱隐喻起到了缓冲器和提示器作用,比较“工具箱”与“应对政策、措施”,后者平淡,缺少联想,并使民众直接想到贸易战对经济的冲击,工具箱则引导民众首先思考它的作用,再与经济相联系,隐喻缓冲了贸易战的心理冲击;同时工作箱隐喻提示民众:经济是机器,机器受到撞击会运转失灵,需要修理,这是工业社会常识。基于这种认识,民众自然意识到经济受贸易战打击也会运行不良,需要相应调整措施。隐喻悄然减少了民众的担心和恐慌,实现了思考正当。

综上所述,锐评通过隐喻有目的使用和隐喻无意识联想树立了多个“目的正当”的中国形象:不畏强权、为民谋利的勇者形象;准备充分、无惧测试的敏者形象;自信、坦诚、开放的合作者形象;镇定自若、胸有沟壑、充满历练的智者形象;不畏艰辛、目标坚定的奋进者形象。形象的建立点燃了受众的激情,唤出了自强、自信、自豪的情感,改变了判断,产生了强烈的认同,赢得了信任。

(三)结尾隐喻丛。锐评结尾引用了习主席“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隐喻,“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该隐喻丛是“经济是容器”与“破坏力量是坏天气”结合的延伸型隐喻,在锐评中主要起到了目的正当与思考正当的作用,表现为新视角看问题、类比式论证及给论证提供证据,同时带来听起来正当的效果。

首先,习主席“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隐喻,相比各类数据,更能让普通民众从一个鲜活生动的视角了解中国经济实力以及贸易战的影响;其次,大海的宽广与深厚象征着经济实力的雄厚,小池塘的窄小与浅显指代经济实力的薄弱,狂风骤雨用以表达贸易战之类的破坏力量,大海依旧在对应了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果,隐喻式类比有助于形成理性认识,并能诉诸于情感,理性与情感结合产生了更强的劝说效果;第三,隐喻从经济实力角度给锐评立场论证提供支撑,有效地反击了崩溃论,消除了疑虑与危机,抚慰了民众,增强了信心,实现了目的正当和听起来正当。习主席隐喻的引用更好地支撑了立场论证,增加了评论的生动性、可信度与说服力。

四、结语

作为针对贸易战的时评,该国际锐评有目的地运用隐喻融合各个“正当”,产生了强大的说服力与感染力,让评论“燃”了起来。锐评用隐喻丛阐明了中国充满底气的准备与立场,并用不同隐喻从各个角度给予论证。隐喻丛“历史是旅行”中的“什么阵势没见过”,该隐喻是从历史角度给立场提供了底气,“复兴、发展是旅行”隐喻丛中的“贸易战不过是一道坎”从精神上给予立场以底气,“经济是机器”隐喻丛的“备足了政策工具箱”从充分准备上提供了底气,容器隐喻“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从经济实力上说明了底气来源。论证过程实现了思考正当、目的正当,论证了中国贸易战立场的正当,阐明了应对的准备,回击了投降论,实现了建立信任的修辞目的。

本文基于Charteris-Black研究范式分析了隐喻在国际锐评中的作用。在锐评中,隐喻丛是评论者有目的的选择与构建。它们参与了主题论述,嵌套在一起构建了丰富的隐喻意象,提供了不同角度的论证,并更强烈地反映了评论者的态度与情感。在语言风格上,高密度的隐喻使用与自然、战争等高情感力隐喻类型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比较大的隐喻力,构筑了激励、动员的隐喻风格。锐评的隐喻研究揭示了有目的隐喻在时事评论语篇中的作用特点以及隐喻无意识联想的效果,研究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锐评内涵及说服机制,丰富国内政治话语研究,拓宽隐喻应用研究的内容与范围。

猜你喜欢

评论者新闻联播立场
评论者特征对酒店在线评论有用性的影响
——基于大数据和实验法的联合检验
网络新闻评论者的伦理责任问题及应对路径探析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武术研究的立场
扬 善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电子商务虚假评论者检测
新闻评论的写作方法讨论和研究
《新闻联播》元旦卖萌
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