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仁宗嫁女,婚事背后有心事

2020-08-04李开周

环球人物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宋仁宗太监公主

李开周

电视剧《清平乐》热播,播到后半部,宋仁宗和曹皇后夫妻二人的冷战马拉松趋缓,仁宗的宝贝女儿赵徽柔跟驸马爷又斗了起来。

赵徽柔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她是宋仁宗的大女儿,封为福康公主,多年以后又被追封为兖国公主。驸马爷当然也有历史原型,他是宋仁宗的小表弟,名叫李玮。也就是说,宋仁宗把女儿嫁给了自己的表弟。而福康公主是在父亲授意下,嫁给了自己的表叔。

女儿嫁给表弟,表叔娶了侄女,岂不乱了辈分?所以,宋仁宗刚提出这门亲事的时候,大臣都表示反对。但是再多反对也没用,宋仁宗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坚决要这样办。

宋仁宗的理由有三条:第一,李玮年轻,比仁宗皇帝小20多岁,名义上是福康公主的表叔,实际上跟公主年龄相仿;第二,李玮忠厚,性格温和,待人随和,宁愿受欺负,不愿欺负人,福康公主嫁过去,不会吃亏;第三,在宋仁宗心目中,李玮一家是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亲戚,把女儿嫁到李家,等于是亲上加亲。

宋仁宗为何把李玮一家当成最亲的亲戚呢?因为宋仁宗亲政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生母不是刘太后,而是李宸妃。当他知道这一点的时候,李宸妃早已薨逝(《清平乐》里将李宸妃之死向后推迟了好几年)。他悲痛欲绝,赶紧召来近臣和宫廷旧人,反复打听亲生母亲活着时的情形:长什么样子,穿什么衣服,爱吃什么东西,住在哪座宫殿,被哪些宫女侍奉过,有没有受其他嫔妃的气,每月的零花钱够不够花,老家位于哪州哪府,家里还有哪些亲人,那些亲人现在过得怎么样……

宋仁宗很快得知,母亲出身寒微,地位低下,进宫前受苦,进了宫也没享过福。母亲给当时的刘皇后——也就是仁宗名义上的母亲、后来的刘太后——当侍女,辛辛苦苦把他生下,却被刘皇后夺走抚养权。母亲在宫里看着他长大,从来不敢上前相认。他恨刘太后,也恨自己——恨自己亲政太晚,恨自己知道真相太晚,恨自己身为皇帝却没能让母亲享过一天福。他暗暗立誓,一定要让母亲的娘家人过上最好的日子,只有竭尽全力为母亲的亲人加官进爵、拼命封赏,才能让母亲在九泉之下扬眉吐气。

李宸妃祖籍杭州,父母早早过世,和弟弟相依为命,流落于京城开封。关于他们姐弟的早年经历,《宋史·后妃传》和《宋史·外戚列传》都写得太简略,倒是宋人笔记《东轩笔录》有一段比较生动的叙述。

说是李宸妃十几岁那年进宫,弟弟才7岁。宸妃知道,一入宫门,再难相见,于是便连夜缝了一个小荷包,挂在弟弟脖子上,哭着对他说:“汝虽沦落颠沛,不可弃此囊,异时我若遭遇,必访汝,以此为物色也!”无论你过得多艰难,都不要卖掉荷包,姐姐在宫里如有出头之日,一定接你享福。再过几年,你长大了,样子变了,姐姐可能认不出来你,就用这个荷包作为咱们姐弟相认的信物吧!

李用和生活俭朴,不贪财不好色不恋权不结党,不胡作非为,堪称模范国舅爷。(戴红倩/ 绘)

宸妃进宫后,弟弟更加衣食无着。为了活下去,他去冥器店里当童工,每天起早贪黑,给人家叠纸钱。若干年后,这孩子不幸患上恶性痢疾,店老板怕他死在店里,把他扔到路边,让他自生自灭。幸好一个老太监路过,见孩子可怜,将他背回去救治。灌汤喂药的时候,老太监瞧见孩子脖子上挂的荷包,问道:“孩子,你衣衫褴褛,怎么戴着如此精美的荷包呢?”孩子挣扎着说:“这是……这是我姐姐……留给我的。”“你姐姐叫什么名字?她去了哪里?”孩子据实一说,老太监想起来了:宫中新近有个宫女刚被皇上封为宸妃,到处托人打听弟弟的消息,还说弟弟身上有某种款式的荷包为标记,这孩子该不会是宸妃要找的人吧?我问问去。

于是乎,经过老太监帮忙,李宸妃见到了弟弟。姐弟相认,恍如隔世,忍不住抱头痛哭。当时李宸妃在宫里仍是低级嫔妃,但皇帝念她诞下皇子,赏给她弟弟一个侍卫名分。于是,这个大字不识的苦孩子摇身一变,成了“公家人”。

宋仁宗追思亡母,将报恩之心都转嫁到舅舅李用和一家人身上。李氏父子也有过人之处:他们都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懂得谦逊待人,懂得遵纪守法,不敢贪污受贿,不敢结党营私,在自己的职位上任劳任怨。

这个苦孩子就是李用和。在姐姐的帮助下,他娶了媳婦,生了3个儿子,长子李璋,次子李玮,三子李珣。李用和自幼流落江湖,没机会读书认字,但3个儿子都薄有文采,尤其是二儿子李玮,不仅熟读儒家经典,还练就一笔好字,甚至还有画画的手艺。

宋仁宗追思亡母之恩情,心疼舅舅之苦难,将报恩的心思都转嫁到李用和父子身上。

李用和没有房产,在京城租房居住,宋仁宗得知,马上赏赐他一所豪宅。李用和自认为对朝廷毫无功劳,拼命推辞,不敢搬进豪宅,宋仁宗就拨给他租房补贴,按照每天五贯铜钱的高标准发放。

李用和最初的官职是普通侍卫,宋仁宗先把他提拔为中级武官,再升为高级武官,最后直接让他挂职“彰信军节度使”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大将军兼宰相。这些官衔并非实职,但抬高了他的官阶和福利,让他有机会和其他文武大臣一起上殿面君,陪王伴驾。

李用和的大儿子李璋没中过进士,宋仁宗让他做武官,随后又改成文官(宋朝文官的实际地位远高于同级武官);三子李珣也没中过进士,宋仁宗先让这位三表弟当侍卫,又提拔他去地方当武官,后来还派他出使辽国;至于二儿子李玮,宋仁宗干脆让他当了驸马,娶了自己最疼爱的福康公主。

遗憾的是,福康公主并不喜欢李玮。李玮太憨厚,不风流,长得也不帅,福康公主下嫁于他,天天闹冷战。电视剧里,福康公主与年轻帅气的宫中太监梁怀吉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在历史上,这位公主真与太监调过情,太监的名字也真叫梁怀吉。只不过,真实的梁怀吉是驸马府里的太监,并不是宫里的太监,福康公主跟这位太监并没有感情,她之所以跟太监打情骂俏,估计只是想表示对婚姻生活的不满。

论长相,李玮不帅,根据遗传常识推断,李用和应该也帅不到哪里去。论文采,李用和一字不识,3个儿子稍好一些。但在那个时代,有晏殊和欧阳修等文坛大腕群星灿烂,熠熠生辉,绝对显不出李氏三兄弟的光彩。论能力呢?李氏父子不但在整部《宋史》里平平无奇,就连《外戚列传》也没有渲染他们的功绩。这一门四父子,靠什么位列将相?靠什么迎娶公主?主要还是靠关系和亲情——靠李宸妃的关系,靠宋仁宗的亲情。

但是,李氏父子也有过人之处:他们都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懂得谦逊待人,懂得遵纪守法,不敢贪污受贿,不敢结党营私,在朝廷赏赐的职位上任劳任怨,配得上古人常讲的“循吏”二字。

就拿国舅爷李用和来说吧,仁宗赐他豪宅,他辞掉。仁宗给他赏钱,他留小部分做家用,剩下的捐给军队。仁宗封他为宰相,他每次上殿都站在同级大臣的后面,不愿摆资格。仁宗在位时,无人不知“李国舅”,而这位国舅生活俭朴,不贪财不好色不恋权不结党,从不胡作非为,堪称模范国舅爷。《宋史》评价李用和:“用和列位将相,能小心静默,推远权势,论者以此称之。”足见后世对他充满赞许。

在北宋一朝,根深蒂固的士族阶层被连根拔起,平民子弟出人头地的机会陡然增加,不但有将近一半的宰相是平民子弟,而且有将近一半的后妃出身寒微,像李用和这样经历过苦日子的国舅爷不在少数。例如与李用和同时代的杨国舅,名景宗,是宋仁宗养母杨皇后(仁宗幼年被刘皇后和杨皇后共同抚养)的弟弟,年轻时当过苦力,还曾被充军发配。这位杨国舅发达以后,比较爱财,品行不如李国舅,却是一样的谨小慎微。

汉唐时期多有外戚把持朝政,北宋却没出过一个专权的外戚,是因为外戚出身寒微吗?并不是。关键在于宋朝的官制、风气和士大夫舆论都对外戚管制很严,无论是出身高贵还是出身卑微的外戚,都不敢在权力上越雷池一步。

宋仁宗(1010年—1063年)名赵祯,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即位,在位42年,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期间,北宋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展迅速,史家称这一时期为“仁宗盛治”。

福康公主(1038年—1070年)宋仁宗长女,宝元二年(1038年),封福康公主。嘉佑二年(1057年),進封兖国公主,下嫁驸马都尉李玮。1070年,宋神宗在位时去世,谥庄孝,追封秦国大长公主。

李用和(988年—1050年)宋仁宗的舅舅,字审礼。年少时家贫,寄居开封,以做纸钱谋生。姐姐李宸妃生下仁宗后入仕,官至“彰信军节度使”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位列将相。

猜你喜欢

宋仁宗太监公主
以民为本,千古一帝
心中有天平
小公主
明清太监也读书
长了怪兽心的公主
公主的回答
宦官的职责:洒扫庭除
宋仁宗的菩萨心肠
宋仁宗:我只想做一回主
一个字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