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清音的传承与变迁

2020-08-04张蓉颜

ViVi美眉 2020年2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张蓉颜

关键词:四川清音 传承 发展

四川清音,原名为唱琵琶,唱月琴,四川省的传统曲目戏剧之一。其以“清音”贯之,既有清雅之名,又含清唱之意。20 世纪30 年代在四川成都、重庆相继成立清音歌曲演唱会或称改进会,而在以后则以清音命名。四川清音来源于明、清时的俗曲。四川清音在清乾隆、嘉庆年间很盛行,以泸州、叙府为中心,遍及城镇和乡村,拥有大量的听众。但其实早在宋元时期的说唱玩友组织,就已经用了“清音”這个名称了。除了四川有“清音”,还有江西的“南昌清音”等,清音不是孤立的。明末清初,四川经历了频繁的战乱和严重的灾荒、瘟疫,人口锐减,川内一片荒凉。而顺治年间,朝廷就开始有计划地向四川大量移民。各地移民带来了各地的生产技术、生活习俗,也带来了各自的乡音小曲。所以,四川清音不是来源于某一区域,而是来源于大移民。到了康熙末年,移民已经稳定下来,川内经济开始复苏,地方上就出现了唱小曲以求生存的艺人。这种出入茶馆酒肆,以小曲小调卖唱,曲目不多,技艺不高,近似于乞讨的艺人,社会地位之低。这便是清音初期的状况。到清代中叶,四川经济逐渐繁荣起来,四川当时的交通主要靠水路,所以水上贸易活动频繁,乾、嘉年间,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唱曲艺人,常随商船入川行艺。而他们所唱以时调、小曲为主,群众就称他们是“唱小曲”“唱小调”的,因其演唱时使用了月琴或琵琶伴奏,也叫他们为“唱月琴”“唱琵琶”的。正是这些技艺和曲目与本土方言相融合,逐渐向着一个新的曲种发展。民国初期,因外国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战事频繁,民不聊生。破产的农民进入城市,有的则以卖唱为主;另外,一些四川清音近两百年的发展,至此才有了自己的名称。此后,这种歌曲就叫“清音”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四川清音经过了民国初期,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几次前清贵族的唱曲玩友,为了养家糊口,也多下海从艺。他们或以家为班,或自由结合为班,或“抱姑娘”(收养女童)请老师组成唱班,他们流浪于各大城镇,被称为“家班子“窝班子”。不断增多的唱曲艺人和江湖班子,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重庆市于民国四十九年(1930 年)首先组织成立了“清音歌曲改进会”,首任会长陈占云,把“唱月琴”“唱小调”等相同或相近的唱曲形式,统称之为“清音”会员达到了两百余人。成都正当军阀混乱之时,直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 年),也以“清音”命名。而四川清音近两百年的发展,至此才算有了自己的名称。此后,这种唱曲的就都叫“清音”了。1919 年五四运动后,受新文化运动思潮的影响,“清音”中出现了一批反封建争自由的曲目,而这些曲目的传播,对社会的进步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四川清音演唱剧本的传承方式方

四川清音的演唱剧本从口口相传到谱例记载的过程是四川清音的一个重大发展。四川清音在演唱的过程中因为要跟随演员的情绪而转变,而每位演员的唱腔不尽相同,那么在伴奏的时候就不可能按照某一单独的方式进行伴奏。且要跟随每位演员的演唱风格来进行伴奏和演绎。所以四川清音在最开始的时候不具有谱例,而在以前学生要想学习清音那就是跟着老师傅一句一句的学习、传承,口口相传、口传心授。而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有了新的音乐工作者把他们所听到的清音、认识到的清音,听记、整理出来,直到这时清音才正式拉开了谱例记载的大幕。

二、清音的演唱形式及伴奏

清音的演唱形式在“说书、唱曲、谐谑”三大曲艺类别中,清音主要属于“唱曲”类,它由民歌小调而来,唱多,说白少,善于抒情而不善于叙事,尤其是叙述一个长篇故事。而唱曲,可坐,可站,更可以走着唱没有固定的形式,更多是根据演唱内容决定。在以前,基本上都是单人独唱,但也有对唱、齐唱、合唱。单人站唱演出是最多的,基本上形成了惯形式一个“幕启,乐队三至五人靠左边斜排而坐,中偏右置鼓架、小竹鼓,鼓上放檀板一副。演员出场,至竹鼓边,向观众行礼致意,拿起檀板和竹鼓的竹棍儿,击鼓打板,开唱。”而这种形式并无明文规定,只是惯例而已,但确乎又是从反复推出实践中形成的。在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这种说唱形式被正式定名为“四川清音”。四川清音以前在茶馆、书场表演时坐唱,以月琴或琵琶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演唱者居中,伴奏的琴师既伴奏又帮腔。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曲艺表演进入剧场,为了适应舞台表演,艺人们逐渐将坐唱改为站唱,并制作了便于携带的竹节鼓,演唱者自击鼓板演唱。四川清音的伴奏乐器主要有月琴或琵琶,因此也被人称为“唱月琴”“唱琵琶”。早期艺人多用月琴,玩友多用琵琶,后来逐渐形成了琵琶、二胡、中胡、中阮、檀板、竹节鼓的组合形式。演出时,鼓架置于舞台中间,以琵琶为主的小乐队斜坐于演唱者左边伴奏。最初多由女演员一人在茶馆书场表演,伴奏乐器为琵琶、二胡、竹鼓、檀板等。其中竹鼓是四川清音特具的伴奏乐器。表演时由女演员一人独唱,右手击竹鼓,左手击檀板,自击自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清音进入剧场舞台,改坐唱为站唱,并有对唱、合唱或独唱加伴等形式。表演时演员左手打檀板,右手用筷子敲击竹鼓以控制节奏及演唱速度,伴奏乐器有檀板、竹节鼓、琵琶、月琴、二胡、高胡等。如今随着发展,四川清音在伴奏上增加了西洋乐,如中提琴,电子琴,增加了伴奏的质感,中西合璧,使伴奏更丰富更能烘托出曲目所要表达的意境。再加上现代化舞台上舞美的装扮,灯光与布景可以直接烘托人物形象与时代气氛。

三、清音的受众群体和演艺场所的改变

四川清音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最初的时候清音的艺人们因其社会地位低下,只能常出没于茶馆酒肆,以小调小曲卖唱。听者更多的是茶馆酒肆的来客,闲时听上一曲。而随着水上贸易活动的频繁,长江中下游的唱曲艺人常随商船行艺。而他们主要在沿江大码头附近活动,出没于茶馆旅店,听众从商人到行者参差不齐。而到了光绪年间,四川清音的艺人们已经可以在茶馆设台演唱,或者去公馆出堂会演出,演出场所也变得更加规范、固定化。而到现在,四川清音已经作为非遗文化,在各大会馆、茶馆有了固定的演唱场地,更加规范化也更具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川清音的听众不再局限于游客,更有广大的青年学生、专家学者去聆听去研究,对清音的传承和保护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四川清音传统乐谱的产生与发展

明末清初,四川经历了频繁的战乱和严重的荒灾、瘟疫人口锐减,川内一片荒凉。顺治年间,朝廷就开始有计划地向四川大量移民。“招两湖、两粤之民实东川西耕于野;集江南北、关内外、陕东西、山左右藏于室”(《清圣祖实录》),各地的移民带来了各地的生产技术、生活习俗,也带来了各系的乡音小曲。 如《小桃红》来自陕西的《绣荷包》,《长城调》来自北方的《孟姜女哭长城》,《鲜花调》来自江苏民歌《茉莉花》……有许多曲牌就干脆直书来自何地,如《凤阳歌》《武昌调》《北调》《东北风》《贵州调》等。曲牌与外地同名的如《金钮丝》《银纽丝》……就不胜枚举了。这是“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历史形成的特殊现象,她丰富了四川清音音乐和曲目。到了清代中叶,四川经济逐渐繁荣起来,当时四川交通主要靠水路,水上贸易活动频繁,乾、嘉年间,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唱曲艺人,常随商船入川行艺。他们大都两人为一伙,艺人弹奏乐器,艺人唱曲;也有一人自弹自唱,另一个人帮助收钱做杂物。当时有诗人写道“余干度下月龙沙,两岸人家水一崖。何异秦淮三五夜,荡舟处处听琵琶。”另有俗语云:“大街小巷唱月琴,茶馆旅店客盈门”,可见沿江码头唱曲之盛。她们所唱以时调、小曲为主,既非弹词,也不是道情,也不是情书,也不是鼓书;他们没有行会,没有组织,甚至没有这个曲种名称。群众就叫他们是“唱小曲”“唱小调”的;引起表演时使用月琴或者琵琶伴奏,也有叫他们为“唱月琴”“唱琵琶”的。他们为四川的沿江码头增添了色彩,他们为四川艺曲做出了贡献,他们给四川艺曲带来了技艺和曲目。正是这些技艺和曲目与本土方言相融合,逐渐向一个新的曲种发展,本地人也参加了这支唱小曲的队伍。到了嘉庆年间,四川清音的发展已接近成熟,曲目、曲牌已经累积了不少,并且出了个群众喜爱的高手—廖贵。如《竹枝词》里写道:“清唱扬琴赛出名,新年杂耍遍蓉城,淮书一阵莲花落,都爱廖儿哭五更。”初单体曲外,也有了如《越调》《背工调》《马头调》等套曲结构体制。除了唱单体曲的民歌外,也能唱折子小故事了。而当时皮簧腔流入四川,艺人们又将其消化吸收,形成了板腔变化体的《汉调》《反西皮》。1919 年五四运动以后,受新文化运动思潮的影响,“清音”中出现了一批如《双探妹》等反剥削、反压迫和《送行》,《妈妈好糊涂》《小丈夫》等反封建争自由的曲目。这些曲目的传播,对社会的进步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抗日战争期间,清音艺人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创演了如《五更叹国情》《上海大战》《枪毙李服膺》《吊姚营长》等大量揭露日军凶残、汉奸的卑鄙,歌颂了抗日将士、动员民众抗日的曲目,他们的爱国之举,受到了社会的赞扬。

非遗进校园

为保护,继承与发展四川清音,让更多人接触与认识到四川清音,其于2008年6月7日正式注册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弘扬国家非遗文化,弘扬优秀文化,四川清音以“非遗进校园”的形式与广大青年学生接触,让更多的青年学生了解“非遗”、热爱“非遗”。将这些覆盖了传统道德、人情世故、劳动生产、赏花逛街、城乡生活等元素的作品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同学们通过倾听、体验、参与的形式“零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让保护和传承“非遗”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灵里生根发芽,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对本土优秀文化和传统艺术的热爱,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四川清音这一曲艺正逐渐走向消失的边缘,将其作为地方文化特色的曲艺形式引进小学课堂,正是希望从小抓起,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弘扬四川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省成都市首批非遗进校园的小学有10 所,两年的时间里各校积极展开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展演、交流、体验活动、共邀请15 位非遗传承人每周进校园为学生授课,学习到一定阶段,学校还会组织教学展示。伴随着四川清音《小放风筝》的出场,四川清音傳承人田临平介绍“非遗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学校一直致力于四川省传统曲艺的推广,除了每周开设不同的非遗社团课外,还会在音乐课上向孩子们普及和介绍四川清音,这样的传承方式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四川省于2016 年评选第二批非遗传承基地学校、让更多的学生感受非遗魅力,学习到四川。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区域发展篇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