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湿地文化开展特色科普教育

2020-08-04薛强吴习安杨勇

林业与生态 2020年5期
关键词:桃花江桃江科普

薛强 吴习 安杨勇

湖南桃江羞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境内,地处资水下游,公园总面积2073.1公顷,属于由永久性河流与洪泛平原湿地组成的湿地-森林复合生态系统。公园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已发现野生脊椎动物有64科156种,维管植物753种,其中湿地植物209属295种;文化资源深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郁竹艺、民间曲艺马迹塘故事、高腔山歌胡呐喊等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2018年,湖南桃江羞女湖国家湿地公园与湖南华森自然教育机构(湖南华森传媒有限公司)联手,在桃花江小学开展特色湿地学校创建。三方联合尝试创建“湿地+自然教育”全新特色教学模式,率先在桃江县桃花江小学试点开展湿地知识进课堂、创建特色文化“湿地学校”活动,同时面向全县100多所学校10万多名学生开展“湿地知识进课堂”的教育教学科普教育活动。活动要求各校按照下发的湿地保护知识校本课件安排好每月不少于4个课时的课程, 以“湿地保护知识”校本课程研究、湿地实践教学、湿地体验等工作为载体,通过开展诸如课本教学、主题班会、科普讲座、湿地科普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国旗下倡议、湿地体验等活动形式,将科普宣教功能与学校湿地文化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全覆盖各年级学生,打造湿地知识校园示范区、智慧校园创新区和体验校园试验区的湖南桃江羞女湖湿地自然教育新模式,以此实现一流的“湖南桃江羞女湖湿地自然教育模式”的品牌效应, 呈现共建共管共享湿地公园建设的多赢局面。

历经一年多的试点,桃花江小学湿地学校呈现出喜人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

——能够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独特性资源。如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湿地学校创建三方迅速编写了《写给孩子们的预防新冠肺炎病毒绘本》《不食用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我做起的简易读本》,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今年下半年计划根据桃花江小学创建湿地学校的办学经验,在全县中小学校进行推广。

——能够满足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处于领先的地位,并为人们所接受,有推广价值。

——能够满足个性办学和成果长期显现的需要,使学生的兴趣爱好、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激发,提高学生参与各种湿地保护和环境教育学科比赛积极性和竞赛能力。

——能够满足学校与社会资源良性合作的需要 ,学校积极与湿地保护部门或环境教育社会团体合作,可有效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及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养。对桃江羞女湖国家湿地公园而言,通过与自然教育团队、环境部门、教育部门、学校合作,丰富了自然教育案例。

虽然桃花江小学创建湿地学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全县范围内来看,湿地学校的创建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环境的营造不够生动,只追究外在形式,缺乏丰富内涵;特色课程的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较成熟的经验性成果;缺少湿地教学的专业教师,缺乏教师激励机制;活动开展形式单一,师生缺乏新鲜感。要有效推进全县湿地学校的创建,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创办湿地学校的关键。湿地学习的教师队伍可以由学校、社会专业团队兼职老师和专业志愿者组成。由于特色教育的特殊性,因此要注重教师的知识储备、教育才能、政治素质,关注教师的文化涵养、创新意识和人格魅力,尤其要重视是否拥有湿地文化专长。

编撰校本教材。紧扣“湿地文化”主题,遵循注重体验、创设情境、善于倾听、课程整合和促使行为改变的原则编撰校本教材,如编辑出版中小学《湿地生态动植物手册》《湿地生态观鸟手册》《湿地生态知识宣传手冊》等科普书籍。

开设湿地知识课时。要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室外实地体验活动,并邀请专家参与传授,向学生全面展示湿地生态自然的奇妙,创造立体的生态湿地环境保护教育、自然认知教育模式;创造湿地生态示范性科普硬件设施特色校园环境。

精心构建校园环境。利用学校现有设施或教室, 建设生态湿地科普宣教综合活动馆1间(不少于50平方米),新增科普长廊多处,科普展板若干块,植物科普解说牌若干个。建设湿地生态宣传标语牌、湿地生态微缩景观、湿地生态文化橱窗、湿地生态文化墙壁等,并利用条幅、班会、板报、广播等加强宣传。校园文化围绕这一主题布置,以“认识湿地”“体验湿地”“神奇湿地”“保护湿地”等为主线,从专题的角度,渲染湿地生态文化,创设良好氛围,为湿地生态特色建设提供基础。

打造系列特色活动。要全力打造湿地自然教育学校、湿地自然教育营地、中小学生湿地夏令营、学生自然研学、徒步穿越湿地等生态体验项目,让学生在浓厚的湿地生态文化氛围中学习、生活,让他们赏湿地、论湿地、画湿地、赞湿地,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提升,在探讨中获得创作的灵感。通过适时为学生搭建起一个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设计学生画、唱、写、做、游等学习项目 , 在参与湿地学校活动过程中提高实践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逐步形成寓自然教育、科普宣传、健康快乐为一体的“湿地自然教育新模式” 品牌。

猜你喜欢

桃花江桃江科普
桃江凤凰山:屈原发出《天问》绝唱
黎锦晖眼中的桃花江
科普达人养成记
夜游桃花江
相思桃花江(外一首)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河东·河西
微科普
固结灌浆技术在桃花江水库大坝基础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