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创森”冲刺引全民造林

2020-08-04罗茂智刘巍

林业与生态 2020年5期
关键词:创森廊道植树

罗茂智 刘巍

去冬今春,邵阳市上下同心,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总抓手,以成功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为奋斗目标,以“生态廊道”“美丽乡村”及“城区增绿”建设为攻坚重点,着力推动全民植树造林,在全市范围掀起了春季造林的高潮。

按照省林业局下达的11533.33公顷造林任务,邵阳市林业局又结合当地实际分解下达了13333.33公顷的造林任务,截至3月底,全市完成造林14446.66公顷,为省计划任务的125%。

高层督战   抢季增绿

邵阳是湖南省四大林区市之一,林地总面积 132.2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16.4万公顷,林木蓄积量805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0.95%。

去年12月,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听取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汇报,要求补齐城区和生态廊道绿化短板,开展绿化攻坚,发动群众大力植树造林,争取成功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下达生态廊道工程建设任务的通知》《市城区绿化“补天窗”工程任务的通知》、《关于开展全民植树造林,共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通知》等一揽子补短板的举措。

今年1月21日,市委书记龚文密对创森和造林工作作出了6点批示,要求今年必须创森成功,必须下真功夫、下狠功夫,春节上班第一天市城区街道乡镇、社区开展植树活动,造林工作必须在3月底全部完成,创森工作必须在5月份全部完成。尽管因疫情的影响,春节上班第一天植树被迫推迟,但有很多单位仍然科学安排开展了植树活动。

去年12月18日,市人民政府市长刘事青出席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督战会,对造林工作进行部署安排,要求各地各部门立即行动,抢抓季节多栽树、多增绿;市委副书记曹普华、市政府副市长肖拥军对创森和造林工作实行一周一调度,推动工作落实落地。

重点攻坚   冲刺创森

生态廊道攻坚。去年底,邵阳市政府下达了“生态廊道”工程建设任务,新造林任务由县市区为实施主体,市区生态廊道补植补造任务由126个市直机关单位联点建绿,市政府采取每公顷22500元的标准对市区的生态廊道建设实行以奖代补。截至今年3月底,市区生态廊道新造林任务已全面完成,累计新造林面积152.9公顷,119个市直单位全面完成了联系点建绿任务,完成造林面积246.4公顷。

乡村绿化攻坚。乡村绿化重点从山上转移到山下,突出村民房前屋后及村庄公共绿地绿化。启动了168个秀美村庄、160个市直单位对口帮扶村村部驻地绿化和群众房前屋后绿化工作;启动了24个森林小镇示范建设、34个国家森林村庄建设;积极开展“送苗下乡”活动,已免费为群众提供花卉苗木900万株。

重点项目攻坚。一方面狠抓创森重点项目,体育新城、邵水河两岸风光带、岳飞纪念馆游园广场、紫薇公园南坡、莲荷公园等项目绿化基本完成,城区19个小游园建设已完成70%,17个城区“补天窗”绿化工程项目稳步推进。另一方面狠抓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对长(珠)江防护林、国家木材战略储备、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造林,实行“三级政府部门、四定目标管理”机制,定目标任务、定时间进度、定工作要求、定奖罚措施,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山头地塊,保障重点工程顺利实施。

城区提质增绿。积极开展机关院落绿化提质增绿,市林业局、市联通公司、恒天九五集团等76个机关单位已经完成绿化提质,有35家单位申报了市级“园林式单位”;积极推进小区绿化提质,小区物业和居民将公共绿化纳入居民义务植树活动范围,由住户就近开展义务植树、认建认养。同时,大街小巷、空坪隙地补植补造工作一直在稳步推进。

凝聚合力   联点建绿

市县创森齐头并进。辖区内新邵、隆回、邵东、武冈、新宁、邵阳、绥宁、洞口、城步等9县(市)不仅配合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而且结合实际全力开展省级森林城市创建,使得植树造林、工程项目、生态廊道、生态保护等工程无缝衔接,在全市形成了国家森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共同创建的良好局面。

部门单位携手共进。林业部门以城郊、农村房前屋后及生态廊道绿化为重点,开展攻坚;住建、城管等部门以城区增绿补绿为重点,通过新建、扩建、改建等措施,推动了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水利部门负责河流水岸绿化;交通、公路、铁路等部门负责道路绿色廊道建设;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负责矿区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市直机关单位对城郊生态廊道补植补造实行联点建绿。

全民参与植树造林。2020年,市委市政府确定春节上班第一周和3月份为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周和活动月,市委书记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还在过问全民义务植树情况,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社会人士到所联系的点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至2月底已备好2个市级、12个县级、196个乡镇级、1026个单位、2369个小区的义务植树基地或认建认养点,已有166个单位完成了植树任务,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创新机制   加大投入

加大财政奖补资金投入。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6000万元;12个县市区都安排了500万元~1000万元,专项用于造林绿化。今年市本级克服化解政府债务的巨大困难,挤出3000万元用于造林。

落实部门建设资金。对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绿化项目,按原渠道不变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建设资金;对市区“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由126个市直单位筹集资金;同时,林业部门通过“送苗下乡”活动,免费为农户提供房前屋后的绿化苗木。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对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人、大户投资造林绿化给予一定奖补,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创建工作,预计今年可吸引社会资本15亿元参与造林建设。市区在森林乡村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民企投资建设,政府出资管护”的政企共建模式,即政府对需要进行绿化的乡村公园和村庄小游园做好选点和规划,民营企业全额出资建设(包括苗木和用工),并负责5年抚育和管护,政府根据保存情况逐年向企业支付管护费用。通过这个模式缓解了政府一次性资金投入的压力,既保证了森林乡村见到成效,又保障了企业应得的利润。

猜你喜欢

创森廊道植树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植树
植树真快乐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安阳县“创森”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植树鸟的来信
“创森”正当时,扬帆正起航
成武县强力推进创森工作成效显著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新形势下三门县森林城市创建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