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强化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的探究

2020-08-04

丝绸之路 2020年2期
关键词:民众博物馆公众

康 恒

(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甘肃 天水 741020)

教育是博物馆的三大基本功能之一。随着民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强,博物馆作为宣传文化的前沿阵地,现已将教育作为工作的重要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达到传播文化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目标,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近些年来,我国博物馆教育事业发展迅猛,但由于各级博物馆资源不均且经验不足,在社会教育活动开展的不同环节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拓展思路,强化博物馆教育的意义。

一、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内涵

博物馆作为一种公益性机构,有着其明确的社会职能。博物馆进行社会教育,不但是博物馆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促进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式,更是这个时代所需承担的社会责任。首先,从博物馆建立的初衷来讲,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是为了完善博物馆的自身建设,使其能够实现教育的职能。其次,社会教育是将博物馆资源与社会公众连接起来的重要方式,良好的教育内容与形式,可以拉近与公众的距离,满足公众的需求,从而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公共关系的良性发展[1]。最后,当今社会教育已成为衡量一所博物馆运行好坏的重要指标,依据2017年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指标体系表可知,社会教育的权重占到了18%,仅次于陈列展览,教育地位的重要性凸显,使得提高社会教育服务质量刻不容缓,这既是博物馆不可规避的责任,也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一二级指标体系[2]

二、博物馆社会教育发展现状

博物馆社会教育是以博物馆为依托的,有了博物馆,教育活动才能够得已开展。近些年来,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发展十分迅猛,至2017年,备案的博物馆已有5136家,现今仍以每年180座左右的速度增长,大致每两天就有1座新的博物馆诞生。根据国家对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目前已有825座博物馆划分了等级,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30座、二级博物馆286座、三级博物馆439座[3]。

博物馆社会教育的目的是吸引公众,让全民共享文化成果,参观展览与组织系列活动就成为了教育的主要方式。自2008年,我国实行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参观人数与日俱增,从2.8亿增长至现在的10.08亿,更是有十几座博物馆年参观人数甚至超过了百万,如在201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人数为861万人,南京博物院接待366万人次,陕西历史博物馆接待观众人数为280万人[3]。同时,为了加强教育服务,据统计2018年,全国各大博物馆共举办教育相关活动20余万次,包括面向学校、家庭、成人等不同的群体,其中不难看出,现阶段,博物馆系列活动服务的对象主要为青少年。

三、博物馆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对象的被动性

博物馆教育的对象是社会公众,但由于广大人民群众与博物馆缺乏连接,无法参与到博物馆前期的工作中,造成了公众只能被动接受博物馆所想要提供的教育服务的局面。这种现象在博物馆临时展览与教育活动的举办方面尤为突出。临时展览是为了弥补常设陈列固定不变、缺乏新意的缺点所推出的,公众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临展活动后走进博物馆参观,从而获得展览体验,而社会教育活动则是通过发布消息,邀请满足活动条件的观众参与活动,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这两种模式是现阶段教育的基本流程,但不得不说,在这样的流程中,博物馆工作人员忽略了公众的意愿,例如提供给公众的临时展览是否符合当地大多数民众的兴趣,而教育活动又是否满足当地大多数民众的需求,且是否能增多成年人、老年人参与的系列活动等,这些问题都反映了在博物馆社会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是十分被动的。

(二)教育内容的局限性

社会教育内容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基本陈列一成不变和教育活动无法体现博物馆类型两个方面。在博物馆里,基本陈列展一般都不会轻易改变,所体现的内容十分局限,这就导致经常参观展览的人会感到陈旧、枯燥,从而产生厌烦情绪,降低参观者接受知识的能力。我国的博物馆大致可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以及综合类几种类型,从博物馆的建设角度出发,教育内容活动的选择应尽量贴近博物馆的类型,但现今大多数博物馆选择的活动内容涉猎十分广泛,涵盖了历史、美术、音乐、烹饪、戏剧等诸多方面,造成博物馆类型不突出。

(三)教育方式的单一性

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方式以看、听两种模式为主。博物馆中的实物资料以陈列展览形式为观众展示,参观者通过看和听讲解员讲解来了解展品,获取知识。教育活动中例如举办讲座,采取与学校教育类似的形式,通过听课来直接获得知识。在青少年的活动中则加入了简单的“做”这种模式,即先听讲解,然后进行手工活动,从做中汲取实践经验[4]。看、听这两种传统的教育模式本身比较枯燥,且形式单一,加之选择的辅助工具较为简单或不够先进,造成了教育效果不佳,影响知识的传播水平。

(四)教育反馈机制不健全

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结束之后,其是否达到了大多数公众的心理预期,公众对于服务质量是否满意,对于公共教育又有怎样的意见和建议,关于这些问题,很少有博物馆能够去关注询问,这是由于博物馆关于教育反馈机制不健全造成的。针对现今我国博物馆教育反馈机制,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建立了教育服务反馈机制,但对于公众的意见置之不理的;第二种是有对于整个博物馆服务质量的反馈机制,没有单独将教育分离出来;第三种是博物馆还未建立反馈机制这项内容的。这三种情况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博物馆教育质量地提高。

四、博物馆社会职能地强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博物馆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强化其教育职能,有助于更好的为公众提供服务,让公众在共享文化的同时,传承与发展优质的传统文化。而面对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引起重视,逐一解决。通过对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大致可以从增强民众参与度、优化教育内容、融入体验式教育、完善教育反馈机制这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组织调研,增强民众哦你的参与度

开展教育活动的前期,要注重对当地民众的调研,做民众喜欢的感兴的展览或活动,尽可能的让民众参与到教育工作中,增强其参与度,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例如在设计临时展览时,可先确定出能够实现的几个主题,利用新媒体、走访社区或社会团体、实地询问等方式筛选各个年龄阶段的民众对其做问卷调查,通过分析问卷反馈情况,选择多数人感兴趣的主题。在确定展览内容后,通过网络征集志愿者,邀请爱好者加入到讲解队伍中来,提高民众的积极性与参与感。系列活动的组织亦是如此,前期的调研必不可少,要对本地民众的文化倾向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到想民众之所想,做民众之所求,才能凸显博物馆在社会教育中的优越性。

(二)优化教育内容,开发特色活动

加强国内博物馆之间或是与国际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是解决展览一成不变的有效途径,馆内藏品跨地域展出,让文物“动”起来,能有效的吸引观众,从而丰富教育的内容。面对社会教育的内容与博物馆的表现内容脱节的现象,要优化教育内容,需要花较长的时间,逐步逐层递进。首先要明确博物馆的类型,使其成为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基础。其次,将当地非物质文化引入博物馆,在为非物质文化提供传播场所的同时,扩充博物馆的表现内容。接着了解当地传统或特色文化,把文化与博物馆的实物资料链接起来,以宣传当地文化。最后将博物馆、非物质文化、当地文化串联起来,打造适合于博物馆社会教育的特色文化活动。西安半坡博物馆所推行的“史前工场”教育特色项目就充分体现了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以及区域文化的紧密连接与融合。半坡博物馆作为半坡文化的传承者,以开展史前教育活动为己任,在“史前工场”教育项目之下,推出“钻木取火”、“石器捆绑”、“原始房屋搭建”及非物质文化“埙陶渐染”等主题活动,彰显了半坡文化的内涵,该项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于2014年被评为“中国博物馆教育项目示范案例”[5]。

(三)运用科技手段,融入体验式教育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弊端,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新篇章。从现今博物馆的发展情况来看,实际可行的方式主要是,在强化看、听两种教育方式的同时,要着重加入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趣味性的体验式教育。VR技术的出现,为博物馆体验式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VR即虚拟现实技术,它可以利用计算机创建融合有多种感官体验的仿真系统,让公众在虚拟场景中的感受与在现实场景中别无二致。2016年,在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明代成化御窑瓷器对比展中,用VR技术还原了景德镇御窑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公众佩戴上VR眼镜之后,通过手持遥控设备,可以到达遗址区的任意角落,让考古现场不再神秘,也让公众身临其境地了解御窑瓷器的生产场景,帮助公众更近一步地理解景德镇御窑瓷器的烧制过程[6]。

(四)完善教育反馈机制,实现动态运行

在博物馆建立教育反馈机制需要有系统的方式、方法,从现阶段来看,传统反馈形式结合现代媒体反馈形式是实现博物馆反馈机制动态运行的有效方法。首先,博物馆要细分服务板块,将教育区别于博物馆服务、博物馆环境、设施等,单独从博物馆反馈机制中分离出来,创建教育反馈模块。其次,具象博物馆教育的反馈内容,如可从视觉、听觉、实践三方面来设置,尽量将内容具体化、数据化、规范化。然后,利用传统调查方式与现代媒体手段,获取反馈信息,可采用传统的跟踪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涉及认同与记忆的民族志等方法[7],并利用结合网上信息采集法,多种调研方式协同使用。最后,根据收集的反馈信息,改进博物馆教育内容,实现博物馆反馈机制的动态运行。

现今,博物馆已成为滋养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基地,随着博物馆数量的增多,博物馆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越来越凸显,究其内因,主要是博物馆自身建设方面的问题,包括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反馈情况等,只有切实改进问题,调动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开发吸引民众的教育活动、增强民众体验感、有效地接收教育反馈信息,才能真正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使其成为民众终身学习的精神文化家园。

猜你喜欢

民众博物馆公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