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2020-08-03刘宇祥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使命共产党人初心

[摘要]井冈山革命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实践,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铸就的井冈山精神就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最好的诠释。重温井冈山斗争时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由来,探寻井冈山烽火岁月中共产党锻造初心、勇担历史使命的光辉历程,必将有助于新时代共产党人进一步坚定政治信仰、保持政治本色,增强改革创新意识以及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从而进一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关键词]井冈山时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

[作者简介]刘宇祥(1963-),男,汉族,江西莲花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井冈山斗争历史、井冈山精神及博物馆管理学等研究。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05-0018-04

“初心”一词来源于佛教《华严经》,是一个人或组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他原有的初衷或者想法。“使命”始见于中国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左传》,是一个人或组织为了实现某一既定目标他应有的职责或担当。

中国共产党是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诞生的,这种使命意识,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回顾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由来,重温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优良传统,继而学习践行革命先辈的初心和使命,必将有助于人们不忘方向、根基、使命、本色,必将有助于人们坚定信仰的力量,感受真理的光芒,追寻革命的足迹,赓续红色的血脉,学习创新的智慧,汲取前行的力量,以此增强政治意识,保持政治本色,同时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并以此更好地呵护初心、为民谋利,从而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创伟业,进一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由来

苦难的中国历史,犹如一副清醒剂,唤醒了共产党人的使命意识。因而,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初心不改,使命在身,将广大人民的幸福、民族复兴的希望背负在自己的肩上。这个初心和使命,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是中华民族的热切期盼和亿万人民的殷殷重托,同时还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如今,中国共产党已然走过了99年的风雨历程,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未曾更改,并且在初心和使命的照耀下,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一)苦难的中国,唤醒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曾令世人注目的大清王朝,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的签署开始,便走上了一条充满屈辱、充满悲情的“下坡路”。从此之后,中国便进入了长达百年的屈辱时代,陷入因为战败要以割地赔款形式向对手“输血”,因向对手“输血”而变得“身体虚弱”,因“身体虚弱”而招致更多对手看到有利可图纷纷来欺凌掠夺的恶性循环,使中国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宣布,共产主义运动是为绝大多数民众谋利益的。因而,在血泪迷茫中,为洗刷耻辱,实现民族复兴,使中华民族重新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共产党人义无反顾地坚信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把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一目标作为自己的初心奋斗和使命追求,明确写在了党的纲领上。

为了解救中国,为了民族的复兴,同时也为了寻找新的革命道路,国共两党从1924年至1927年曾有过三年多的合作。但就在革命形势有了较大改变的关键时候,蒋汪集团先后背叛了“大革命”,并对共产党人进行血腥屠杀。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捕、被杀,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遭到了最严重的破坏,党的一切组织活动被迫转入地下。当时,有人愤然著文指出:“中国要算是全世界最悲惨的白色恐怖的国家了。”①鲁迅更以犀利的笔触写道:“‘在清党以后的党国里,讲共产主义是算犯大罪的,捕杀的网罗,张遍了全中国”。②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唤醒了广大中国人民,也让共产党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所在。1927年8月,共产党联合国民党左派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9月,又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秋收起义,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在全国人民面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从此走向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胜利之路。

(二)“十月革命”的炮声,激励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目睹近代中国饱受屈辱,不屈不挠的仁人志士开始向世界寻求救亡图存理论,并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无不以失败而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这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也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俄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领导俄国人民所取得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此传入中国,为中国的先进分子所接受,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重要的是,十月革命后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而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革命最深刻的影响,是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重新考虑中国自己的问题。毛泽东曾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③,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树立了一个新榜样,这就是应该从无产阶级革命中寻找出路,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指导,从社会主义中寻找出路。这条出路,使得革命志士萌发了带有朴素情怀的初心,从此,中国人民在共产党人带领下有了不断前行的根本动力。

(三)历史的担当,催生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还把实行社会革命确定为党的根本政治目的,从此,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其实,综观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就是践行初心和使命的的奋斗历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社会稳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团结带领人民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國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奋力赶上时代发展的新潮流。

二、井冈山时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

井冈山的斗争,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年零四个月的时间,但它是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灿烂的重要一页。在井冈山斗争的艰苦岁月里,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缔造和培育了第一支在党绝对领导下的新型无产阶级人民军队,提出了一整套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勇闯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铸就了“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创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革命精神。在井冈山精神的照耀下,中国革命由此从胜利走向胜利,而曾经一个弱小的政党也开始变得更加强大。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终于彻底的改变了面貌,中国人民也由此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最终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因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体现在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上,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体现在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敢于创新和勇于担当上。

(一)井冈山时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体现在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上。井冈山斗争时期,是中国革命非常艰苦的时期,敌众我寡,敌强我弱。有些人因此在思想上发生动摇,犹豫彷徨,意志薄弱的甚至干脆临阵脱逃、背叛革命,原本5000多人的秋收起义部队在抵达井冈山后仅存700多人。特别是在根据地的创建时期,敌人在进行军事围剿的同时,还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毛泽东对中央的报告曾这样写道:“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无时不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贵之中。”④红军生活十分艰苦,红米饭、南瓜汤,有时靠野菜充饥,冬天只穿两件单衣,晚上盖的是干稻草。由于食盐几乎断绝,军民们把老墙土刮下来泡在水里,然后熬成硝盐,这种硝盐又苦又涩,难以下咽。残酷的战争环境,使得军民们的生活苦到了极度。

生活的艰苦,在磨炼着共产党人的意志。而这时因受到“左倾”错误思潮的干扰,不少人竟然发出“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的疑问。幸而在危险异常、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人却始终坚信革命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坚信中国共产党所从事的革命事业,代表和维护了广大劳苦大众的切身利益,而这一伟大的革命壮举一定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理想信念,所以,他们义无反顾,高擎火炬勇往直前。从此,在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领导下,“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⑤

(二)井冈山时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体现在对人民群众的无比关怀中。“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捏在一起,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⑥这是恩格斯告诫国际无产阶级的卓越见解。中国革命者在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把千百万人民群众组织和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并为千百万劳苦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与人民群众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从而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鱼水情深的党群关系,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战胜敌人的一大法宝。

在上井冈山之初,为做好群众工作,赢得群众的支持,毛泽东非常重视对士兵进行群众观点的教育。三湾改编时,毛泽东提出要在部队建立士兵委员会和党代表制度,由党代表督促士兵委员会进行政治教育和训练。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在荆竹山雷打石宣布了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筹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⑦之后,毛泽东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并将群众对部队的反映进行归纳总结,制定了军队的行动准则。1928年1月,毛泽东在遂川对部队宣布了六项注意:“第一、上门板;第二、捆铺草;第三、说话和气;第四、买卖公平;第五、借东西要还;第六、损坏东西要赔。”⑧此后,部队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严格地贯彻到实际行动之中,把“做群众工作”作为红军的三大任务之一,通过多种方式激发群众参加革命、支持革命的热情和行动。群众不仅对红军的误解和不满逐渐消除了,还主动配合红军开展工作,军民关系开始改善,从而使红军在井冈山站稳了脚跟并且扩大、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三)井冈山时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体现在对革命事业的创新担当上。在中国革命处于危急的关头,中国革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当时面临两种选择:一是仿效俄国十月革命的城市暴动,一是结合中国实际实行农村武装割据。实践证明后一条道路是正确的。从中国实际出发闯新路而不是照搬外国经验,才最终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苦苦探索的井冈山道路,既体现了“在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首创精神,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创新担当精神。革命胜利的事实证明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就是建业兴业之本,就是事业蓬勃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惨遭失败后,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国内外形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井冈山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膽尝试,如,“三湾改编”首创支部建连上,改造了革命队伍;颁布土地法进行土地革命赢得了民心;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创新之路,等等。所有这些,都体现在共产党人对革命事业的创新担当上,体现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开拓进取的苦苦探索和追求的创业精神上。

三、井冈山时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给人们的启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井冈山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践行理想信念宗旨的历程,见证了中国革命武装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奋斗历史,检验了中国共产党为穷人谋利益、谋幸福的初心如一。因而,学习和践行井冈山时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有助于实现思想上的信念坚定,精神上的陶冶升华,党性上的固本培元,从而增强政治意识,保持政治本色;有助于破除思想的迷雾,擦亮真理的双眸,从而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更有助于呵护初心、为民谋利,从而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创伟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一)学习和践行井冈山时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必将有助于增强政治意识,从而进一步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功建立后,反动军队对井冈山接连发动了“进剿”和“会剿”。在极端残酷的军事斗争中,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井冈山军民硬是凭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使“边界的红旗始终不倒”。中共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在1929年5月不幸被捕,敌人对他许以高官厚禄,他不为所动;敌人对他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敌人残忍地割下他的舌头,他用脚趾蘸着自己的鲜血,在地上写下了“革命成功万岁”六个大字,最后壮烈牺牲。在革命根据地经历“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之后,党内一部分同志非常茫然,对革命前途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对坚持井冈山斗争产生怀疑,甚至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为了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和军民坚持农村革命根据地斗争,把革命红旗打下去的决心和信心,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斗争》等光辉著作,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刻地思考,给予了科学的回答。1930年1月5日,毛泽东为了进一步澄清红军指战员的模糊意识,又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精辟地描绘了“以乡村为中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基本框架,展望了中国革命“星火燎原”的前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共产党人最初的政治信念。没有一大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华儿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天中国的发展进步。因此,“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学习和践行井冈山时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必将有助于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从而进一步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应当怎么走,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新问题。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开始是按照湖南省委的计划,以夺取湖南省会城市长沙为目标。起义军虽然按计划先后占领了醴陵、浏阳等县城,但遭到强大反动军队的阻击,革命军损失惨重,夺取长沙的目标决无实现的可能。在此情况下,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原有的战略部署,率领部队迅速撤往浏阳,尔后沿罗霄山脉向湘南及赣西南方面转移,最终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罗霄山脉中段寻找到了立足点,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武装斗争为基本形式,以农村根据地为战略基础,形成三者紧密结合的“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制定出军队建设、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土地革命等一系列方针政策,成为中国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起点。这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开拓创新的成功范例,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也是一个伟大创举。“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共产党人最初的政治勇气,他们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披荆斩棘的毅力,“闯”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

“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是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全党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本领要求。因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保持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品格,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敢于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

(三)学习和践行井冈山时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必将有助于增强宗旨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历史早已证明,把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鼎力支持。这是党特有的政治优势,也是战胜强大敌人的一大法宝。

为了保证党的决策密切联系群众,毛泽东身背斗笠,脚穿草鞋,走遍了整个罗霄山脉,对井冈山地区的社会民情,以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进行了详细周密的调查,先后写出了《永新调查》《宁冈调查》等调研报告,为后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使得后来边界党组织和工农兵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能够符合群众利益,因而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了满足民众生产生活的迫切愿望,从1927年冬开始,毛泽东率领红军在发动群众打倒土豪劣绅的基础上,逐步开始了分田斗争。此后的1928年春,工农革命军接连转战在酃县的中村和桂东的沙田,还发动了插牌分田运动;1928年底,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及时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决了贫苦农民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土地问题,满足了边界民众的最大心愿。1929年1月下旬,红军第三次反“会剿”失利后,在反动军队的烧杀政策下,根据地的民众受到前所未有的摧残,彭德怀率领红五军重返井冈山时,从有限的军费里挤出银元,帮助群众重建家园。

“唤起工农千百万,为人民群众谋幸福”是共产党人最初的政治立场,它使党在烽火岁月里和人民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生死与共。因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对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四)学习和践行井冈山时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必将有助于增强斗争本领,从而进一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井冈山斗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不仅三番五次地对根据地在军事上“进剿”“会剿”,而且在经济上实行封锁围困,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井冈山军民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不断“在斗争中创造新局面”。在军事斗争中,党领导井冈山军民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进剿”和两次“会剿”,先后取得了新城战斗、五斗江战斗、龙源口大捷、永新困敌、黄洋界保卫战等著名战斗的胜利,发展和保卫了革命根据地。为了破解根据地的经济困境,安定群众的生产生活,巩固红色政权,边界党组织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反经济封锁斗争。先后办起了军械修理厂、红军被服厂等军需军工企业;组织井冈山军民参加农业生产自救,开展劳力和农具、耕牛互助活动;开辟了大陇红色圩场,改造、繁荣草林红色圩场,沟通红白区的经济贸易,制定多项正确的工商业政策;创办红军造币厂,铸造、发行“工”字银元,调剂根据地内外的货币流通,稳定红区金融市场;办起了茅坪后方医院、小井红光医院。此外,还开展了群众性熬硝盐运动,组织红军将士挑粮上山,毛泽东、朱德亲自带头背粮、挑粮。边界党组织和政府由于采取了上述得力措施,使得根据地经济状况全面好转,摆脱了困境,渡过了难关。需要指出的是,为了加强党的建设和巩固、维护党的领导,毛泽东和朱德等人排除众多干扰,同党内一些“左”倾错误思想进行了坚决而有理有节的斗争。从三湾改编将支部建在连上,确立党指挥枪的原则,到红四军党的“七大”纷争和古田会议严肃批判红四军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最终确立无产阶级的建党路线和建军纲领,从这些错综复杂党内斗争的经历可以感受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坚持真理,善于和敢于斗争的革命气概。

“坚决斗争,绝不溃败”是共产党人最初的政治原则,它是中华民族抗争精神、奋斗精神、牺牲精神的集中表达。因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自觉地维护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自觉地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注释]

①罗漪园.惨无人道之中国白色恐怖.布尔塞维克(第1卷)[M].第3期.第69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0.

③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6-30.

④毛泽东.井冈山斗争.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

⑤毛泽东.井冈山斗争.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

⑥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6.

⑦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198.

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199.

猜你喜欢

使命共产党人初心
《共产党人》发刊词(节选)
共产党人的感情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永远的初心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上)
论“不忘初心”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