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体育课程一体化视角谈中考体育的优化策略

2020-08-02于素梅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学段中考运动

在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考核评价是评判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中考体育制度在人才培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及推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中考体育如同一把“双刃剑”,如由其引发的功利化对落实现行课程标准造成的冲击等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其方向是要优化中考体育方案,使其减少负面影响,进一步提高中考体育评价的检验和激励作用。从体育课程一体化的视角综合考虑中考体育的优化方案,力求達到更加理想的贯彻落实中考体育制度,更好地落实《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一、中考体育的现实问题与根源探索

中考体育是体育进入升学考试的一项重要举措,引起了社会对体育的广泛关注,无疑对体育学科价值和地位的推动功不可没。但中考体育的实行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考试与课程倒挂”问题较为突出,“重视体育的假象”现象比较明显,“停考体质即下降”现象更为严重等,这些问题的根源何在?厘清这些问题,将有利于找到优化中考体育的突破口。

1.“考试与课程倒挂”问题及其根源

无论是哪个学科的考试,都应与课程规定的学习内容相吻合,但中考体育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考试与课程倒挂”,表现在多数地方的中考内容未能按照初中课程规划实施,相反是迎合考试需要,满足学生中考体育获得优异成绩,按照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练什么的思路组织教学等各项学校体育工作。因此,现行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初中阶段难以顺利实施,也影响着中小学体育的改革深化。存在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中考体育项目的设置有些脱离课程实际,缺乏全面而系统的综合考评该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体育学科能力和水平,而是过多追求考察身体素质或单一技术,与该学段学生的课程学习目标缺乏一致性。因此,迫切需要研制科学的中考体育评价体系。

2.“重视体育的假象”问题及其根源

随着国家对体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学校体育工作也备受重视,中考体育制度自推行以来,学校、家长等对体育的重视也更加突出,但从当前存在的若干不良现象中发现,似乎一些学校和家长存在着重视体育的假象。真假重视体育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真正重视体育,是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前提,而不仅仅只盯在考分上。相反,那些仅仅以取得高分为前提,甚至不顾孩子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做法都不是真正的重视体育,而是重视分数。诸如,有些学校初中生一上篮球课不是组织有趣、有效的学、练、赛活动,而是仅仅围绕中考项目“绕杆运球”练个不停。又如,有些家长,给孩子报体育培训班让孩子参加课外训练,中考结束即取消了体育的各种补习。更有甚者,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在中考体育中取得好成绩,主动让孩子服用兴奋剂等违禁药物,不顾对孩子健康的影响等。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是对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未能充分认识,是在利用体育牟取功利,而不是弘扬文化、培养体育精神,充分发挥体育的功能促进健康。因此,从根本上转变观念重视体育十分必要。

3.“停考体质即下降”问题及其根源

体质健康问题广受关注,也是最令人担忧的事情,因为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不仅给学生未来的健康带来威胁,还对国家征兵,甚至国家建设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中考体育制度执行的初衷,主要是推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更见成效,但中考体育结束后,学生体质出现的下降拐点告诉我们,中考体育并未真正起到体质健康持续促进的作用,是一种暂时性的体质上升,对后续的积极影响未能产生。说明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体质健康问题,反而助长了体育的“应试”现象。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多数初中学生尚未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仅仅是应付中考体育,中考结束,即停训停练,所以,才会出现高一学生的体质健康成绩低于初三学生的现象。假如初中学生都养成锻炼习惯,无论中考前后,都会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中考结束,体质健康依然会持续提升或保持。因此,习惯的养成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一体化对优化中考体育制度改革的促进

面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提升艰难的困境,尤其是当前中考体育的诸多弊端需要消除,中考体育改革势在必行,体育课程一体化究竟能为中考体育改革带来什么?从哪些方面促进中考体育在制度化的前提下,更具弹性化、科学化、合理化和健康可持续化?这既是中考体育组织者的期待,更是参加中考体育的学生及其家长的共同期盼。

1.一体化“知、能、行、健”的目标和评价要素与中考体育改革

体育课程一体化在体育课程学段目标的设置和学段体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方面均提出了“知、能、行、健”四个维度,其中,“知”重点是知识,“能”指能力,“行”是行为,“健”是健康,这是一个较为全面的指标体系,也体现出学段目标与学段评价的呼应关系。[1]意味着每个学段的学生当完成了该学段的体育学习以后,可以从“知、能、行、健”4个维度来评价。一方面检验4个方面的目标达成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了解和把握该学段学生实际的发展状态,确定下一段努力方向,弥补其不足,完善其发展。中考体育,是对学生初中体育学习的考评,这一考评应该系统化,而非仅仅对某一方面的测评。如果中考体育在考试内容维度设置方面,充分考虑其能够综合考评学生初中学段的体育学习,将会更加合理。

2.一体化“运动能力等级评价标准”体系的建设与中考体育改革

体育课程一体化在运动能力评价方面建构了一套运动能力等级评价标准体系,包含基本运动能力评价和专项运动能力评价,均划分为6个等级,二者所不同的是基本运动能力是按学段确定内容和应达到的等级,即幼儿要达到一级,小学应达到二至四级,初中和高中分别达到五级和六级;专项运动能力未按学段设置内容,但提出了各学段“定级不定项”的等级达标要求。根据专项运动难度划分为6个逐级递进的等级,基于学校条件、教师专业化、学生运动兴趣与需求差异,“定级不定项”是只提出应达到的运动能力等级水平,但不具体规定专项运动内容。[1]除此之外,结合学校实际、项目特点、学生身体与认知发展规律、前人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经验等,一体化提出了从小学三年级可开始实施选项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选项走班,条件不充足的学校可以班内选项,选项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等级达成度。小学完成一级和二级,这两级为夯实基础期;初中完成三级和四级,为提高能力期;高中和大学可以达到五级和六级,为发展特长期。按照这样的等级分配,初中阶段包含了三级和四级,所以,学生初中毕业在专项运动方面应达到四级水平,只要达到四级,至于学生选择的是哪项运动无需做硬性规定。有了这样一套运动能力等级评价标准,中考体育在专项运动能力测评方面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一体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与中考体育改革

体育课程一体化在评价方式上,既提出了重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也同样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评价更加合理和全面。当前的中考体育多数省市是初三集中一次性考试,而且,考生都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显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容易造成突击性锻炼等。之所以一体化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是力求评价发挥其激励作用,促进学生日常锻炼,便于养成锻炼习惯。但过程性评价并非是要记录每一节体育课学生的学习表现、考勤结果等,而是尽可能地注重学生初中三年的体育学习。其评价的侧重点可以有区分,因此,下一阶段的中考体育可以考虑“2+1”模式,即两年过程性评价,一年终结性评价。只有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才能更加全面地把握学生在初中学段的体育学习总体情况。

4.一体化“人工评价与智能评价相互补”的提出与中考体育改革

体育课程一体化在课程评价方面提出了“人工评价与智能评价相互补”[1],这对中考体育操作手段的应用也将有所启发。中考体育各项测评工作,过去基本上都是采用人工测评,不仅有主观因素影响的弊端,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误差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并且人工测试的人力资源成本耗费较大、持续时间较长。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有些地方曾采用高科技智慧測评系统,消除了诸多弊端。但并非全国所有的区域目前都能通过智能化设备组织中考体育工作。因此,人工与智能相互补的测评显得尤为重要。只要同一个区域采用相同的测评手段即可。但总体的发展趋势,未来会朝向智能化。而且,智能化测评的价值和优势也会越来越凸显。

三、中考体育一体化改革的优化策略

中考体育改革关系到学生的中考成绩,更关系到学生的终身体育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一定程度上甚至也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其涉及面广、影响力大,中考体育制度改革,基于当前存在的种种弊端,既要实施改革,还要全面考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积极打造最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最有利于强化学科地位、最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的中考体育一体化改革新体系。

1.从一体化学段评价四维度确定中考体育评价体系

中考体育评价体系架构,可包含知、能、行、健。用这4个方面建构中考体育的评价体系,体现全面、系统、综合性一体化评价。与课程目标的核心素养培育紧密相连,实现中考体育目标与课程目标对接、中考体育评价维度与课程学段评价维度对接、中考体育内容与课程内容对接。实现几个对接,更能凸显出设置中考体育的价值和意义。在中考体育体系建构上,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知、能、行、健”评价体系至关重要。但如何从这几个维度有效测评?换言之,如何才能做到更加具体可操作,是推进中考体育制度改革的关键。

关于中考体育对“知”的测评,学生学习3年的初中体育课程,必定要在知识方面有一些掌握,诸如体育知识、健康知识、安全知识等,无论是体育技能获得,还是健康技能与安全技能的掌握,都需要学生先知而后行。但中考体育如何设置“知”的命题、测试方式与测评时间都尤为关键,中考体育毕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期中或期末考试。为便利操作和真正反映学生“知”的程度和范围,建议采取网络随机作答方式,将各类初中阶段应知应会的知识类内容设置为单选或多选客观性试题库,每个学生在学校统一时间组织下,进行线上测评,测评结束点击“提交”后,自然能知晓成绩,甚至还可以给每个学生2次测评机会,以最好成绩记录中考得分。

关于中考体育对“能”的测评,很显然重点指向的是对学生运动能力的评价,这既是对过去简单测运动技术的突破,也是学生未来发展必备核心素养之一,《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将运动能力定为关键素养[2]。因此,中考体育测试中的“能”定位于运动能力十分必要。但问题在于如何测运动能力,这里需要厘清运动技术、技能和能力的区别,如果测运动技术,重点是评动作的“准确程度”,即是否符合动作规格;如果测运动技能,重点评的是运动技术的“熟练程度”,即是否达到了正确而熟练的掌握;如果测运动能力,重点集中在评运动技能的“灵活程度”,即是否能够灵活应用。定位在中考体育测运动能力的时候,要与该学段对应要求达到的运动能力等级相一致,如果中考体育要求一项运动达到四级,每个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仅测一项;如果规定中考体育测两项运动,同样道理,学生从备选项目中选择两项测试且均达到运动能力四级。因此,既有灵活性、选择性,还有规定性,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这种测试运动能力的评价设置,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真正掌握用于终身锻炼的运动。

关于中考体育对“行”的测评,这是测评难度最大的一项指标,但又非常有必要测评。“行”重点指“行为”,如果作为中考体育的一项测评,可以具体到体育健康行为,如测评学生是否养成了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可以借助“家庭体育作业”来评价,通过把握学生家庭体育作业完成情况,既可作为平时过程性评价的一种方式,也可有效促进锻炼习惯养成。在测试手段上,可以借助于已开发的家庭体育锻炼平台,记录学生整个学段的家庭体育锻炼完成情况,可以随时了解和把握作出准确评价。目前,体育课程一体化推出的“体育乐动会”家庭体育锻炼平台,全国已有10万余名学生通过平台每天锻炼、打卡,并由教师进行指导,而且,对于初中学段来讲,可作为一个“行”的测评辅助手段,有效完成便捷测评。

关于中考体育对“健”的测评,这里的“健”重点是指健康,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健康究竟用什么来衡量,学生每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可以作为重要测评依据,而且在评价的时候,可以记录学生3年的体质健康水平提升情况并作为最终的“健”的测评成绩。即看到的是进步值,而非一次性测评结果。因此,这就要求每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既要引起重视,还要确保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智能化体测替代人工测试,过程性测评累积记录,以进步幅度定结果的中考体育方式,将会更加公平、公正,并体现“以人文本”,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从一体化以人文本的理念确定中考体育评价项目

体育课程一体化提出了课程理念“人本化”[1],即从课程顶层设计、理论建构到具体实施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而作为一门课程,其重要的价值体现,就是是否在人的发展方面发挥了服务功能,发挥的程度决定着课程的价值体现程度。中考体育无论是考试体系的创建,还是具体的考试项目设置都不可脱离学生的实际与发展需求,更不能为考试而考试设置中考体育评价项目,为此,从一体化“以人为本”的理念确定中考体育评价项目十分迫切。要更好地体现“以人文本”,加大自主选择性项目的比重十分必要,但需要一个必备的前提,就是无论选择哪个项目,学生需要达到的能力等级要相对一致,即无论选择测评篮球,还是足球或排球等,初中达到四级为合格线,凡达到即為通过该项测评。这就给学生一定的选择余地,学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运动兴趣与运动需求坚持学练这些项目。而不至于无论是否喜欢或是否愿意,都要被动地去练、去考。

3.从一体化多元化结合评价确定中考体育评价方式

体育课程一体化在评价方式上,提出了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终结、人工与智能相结合原则[1],这就意味着凡是评价就不可“过于主观”,不可“一考定终身”,还要尽可能地减少误差,提高效率。基于此,在中考体育制度改革上,要充分考虑如何体现几个结合,如何处理好几个结合间的关系问题。对于中考体育而言,最难把握的是“定性”“过程性”与“人工”测评,因为,这3种方式都带有难以完全规避的人为因素,也是最难达到客观、公平、公正的方式。但这些方式对于真实评价一个人的发展而言,又是不可或缺的。之所以有必要增加“定性”,主要是有些方面无法或难以定量;之所以有必要增加“过程性”,主要是过程性评价是学生体育学习的最真实反映,又能避免学生突击性锻炼给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一定风险;之所以暂时有必要保留“人工”,主要是目前并非所有的区域都能采取完全智能化方式测评。基于多元化的结合,以及每一种评价的特点与优势,在取舍中考体育评价方式上存在两难现象。但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充分考虑中考体育亟待解决的问题,适当增加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过程性评价尤为重要。具体操作层面可以在权重上占比相对较低,如过程性评价占30%以下的分值为宜,这样既不忽视过程,又有利于强化日常的学习和锻炼,便于运动习惯的养成,尤其能够处理好考试与落实课程的关系问题。

四、结束语

中考体育早已引起广泛关注,为消除中考体育的种种弊端,从体育课程一体化的角度重新优化中考体育方案与评价体系,既涉及中考体育改革方向和力度,更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等均有着深远影响。中考体育改革既要大胆迈步,又要谨小慎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从体育课程一体化的视角研制科学合理的中考体育方案紧迫且可行。

参考文献:

[1]于素梅.一体化体育课程的旨趣与建构[J].教育研究,2019(12):51-5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0年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一体化精准干预理论与方案研究”(课题编号:GYI2020010)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于素梅,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学校体育、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学段中考运动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中考“三数”大扫描
不正经运动范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