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突围

2020-08-02苏筠

新作文·初中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突围

/作者自画/

我是苏筠。筠,竹青色,是春天的模样。我不够安静,我梦想活成一束阳光,在沁人心脾中拥抱世界,在潜移默化中温暖人心。

我爱读书,喜欢毕淑敏和董卿。我喜欢看太白在月下独酌,东坡赴密州出猎;我喜欢听乱世中,男子举杯,道“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乱红中,女子葬花,哀叹“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我还喜欢音乐,喜欢机器人课程。我期待着志趣相投的你,同我携手,品味岁月静好,化一缕柔纱,与生活相拥。

路遥先生曾说过:“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

——题记

午后,阳光微醺,慵懒落在窗棂旁,舞在笔尖的文字上,浸染了一丝暖意。

静谧的午后,在无声的空旷中,一条荧光微澜的路在眼前延伸开来,历史的一幕幕,轻轻地,如同飘落的羽毛,在脑海中漾起了一层涟漪。

一步千年。

(一)

眼前,是那样一个金戈铁马的时代。

茫茫天地间,流淌的是晶莹的月光——挑开帐幕,身处军营之中,一片萧瑟。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气势磅礴的“秦”字。敌军的营帐在外围将秦军团团围住,设下的路障尖刺朝天,在月下使人打一寒战。

战争的肃杀之气从森然的军营中沉沉地散发出来,明月不语,月光镀上兵器,晃人双目,更添了几分寒意,在风中铮铮作响,一声一声,仿佛从心底传上来,使人心上凛然。

秦灭六国时。

号角的嘶鸣撕裂了清晨的静谧,战士的呐喊声撼动人心……他国的马蹄踏血,我军的战鼓犹酣!朝霞在天边燃起,映着鲜血,满目猩红。耳膜被嘈杂的喊声撞击着,惊心动魄,鲜血汩汩渗入地面,漾起殷红的波纹……

残阳下,一次次地冲杀,突破。

再转眼,我看到金碧辉煌的宫中载歌载舞,推杯换盏,庆祝着战争的胜利。那是始皇一统天下的版图,人们心中的盛世即将来临,所有人都在期待着。终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战火纷飞的中华历史中,无数次的奋战,无数次的突围,不计其数的战士们以碧血破开道,以丹心荐轩辕,为华夏民族开创了一个个全新的时代。

突围,需要无数百折无悔的恒心。

(二)

眸光流转,踏入一个散发着墨韵的时代。

魏晋时期,才子风流,文学散发着萎靡的气息,文人墨客争相攀比,以骈文为潮流,堆砌艳丽的辞藻,却不注重文章的深度,只为博得看客们的称赞。文学成了高高在上摆在橱窗里的工艺品,一碰就会破碎,远离尘世。

这究竟是看客的愚蠢,还是文人的孤芳自赏,自视甚高?

当世界被虚无缥缈的浮华包围之时,历史中走来了那些真正的文人,他们以笔为刃,誓要撕裂文学那虚伪的艳丽外衣。韩愈的《马说》《师说》,掀起了一阵文化的风潮,让文学走下神坛,回归大众手中,变成了经得起推敲,受得住把玩,沉得进心底,打得动人心的词句。

感谢那些传承中华文化的人们,有了他们,我们的文明可以如水,细腻而长流,永远是那样清澈,如水晶般,折射出人性最美好的品质与力量。

文人志士们用文字打破桎梏,摒弃浮华,延续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铿锵有力,他们从枯朽腐烂的文章中突围,从落后媚俗的思想中突围,使我们可以欣赏太白的洒脱,子美的忠国,东坡的豪放,易安的婉约!唐诗、宋词、元曲,以及之后的万千世界,给了国人精神的慰藉。

突围,需要敢于打破常规的勇气。

(三)

再抬眼,已是中国最黑暗的时代。

列强争霸,祖国满目疮痍,多少个阴云蔽月之夜,无数个淫雨霏霏之夕,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煎熬,盼望着希望来临。

新中国在风雨飘摇中成立,一些国家的虎视眈眈令人提心吊胆。然而,他的回归赫然点亮了人们的希望!

钱学森,一人可顶五个师的科学家,回国了。在美国沉重的拘留禁锢中突围,回到了这片贫瘠的土地。他带领着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從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枚导弹研制成功,他用双手推动了中国的军事力量向前发展了二十年。

可是,没人知道,那辉煌背后的艰辛。大西北黄沙漫天,戈壁石崖,狂风骤雨,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恶劣的环境,简陋的条件,危险的辐射,时时刻刻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可钱学森团队默默无语,只为有一天,告诉外国列强,中国的崛起!

震耳欲聋的巨响,腾升凝聚的蘑菇云,睡狮发出了苏醒的第一声怒吼,立于世界东方。

科学巨人们指引着中国强盛的未来,在中国最黑暗的时候,突破层层困难,使得现在的我们可以昂首阔步,铿锵有力地道一声:“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突围,需要一颗无畏的赤子之心。

(四)

忆起之前我曾参加过的一场全国英语外研社大赛。

那段日子,天空湛蓝,绿草如茵,阳光会一点一滴地融入空气,令大地染上了几分暖意,然而,这一切,步履匆匆的我却无暇观赏。

怀抱着一沓子的资料与书籍,我脚下生风般在各个图书馆、辅导班奔波。压力如水般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我一直是年级的前三名,大家都对我寄予厚望,而我,也不允许自己失败。压力如同窒息般地紧紧包围着我,我忙碌不堪,不知哪一刻就会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那段时间的夜色很美,深沉的黑暗中只有我书桌旁的一盏孤灯,恍若茫茫黑洞中的一颗星,那样的渺茫与孤独。手边全英文的书籍,演讲稿摞成了高高的小山,杯中茶散发着氤氲的清苦气息,萦绕于鼻间。

压力仿佛一股脑地堵在身体里,督促我前进,我拼命地学、记、背,只为有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结果——说到底,包围我的压力,最终还是来源于自己啊!

一个月之后,决赛来临。

宽阔的台上站着一个女孩,灯光璀璨,照射在她身上,标准而清晰的英文从她口中流淌而出,身姿飒爽,充满干练与活力。

此时,她已从压力中突围,破茧成蝶。她的眸中已没有了从前的畏惧,只有一份沉着与坚定。灯光打在身上,她由内而外地闪耀,那是自信的气质。

她,成了高高在上的女王,以压力作冠,为她加冕!

她终于不负自己的努力,在全市前十名中占得了一席之地。泪水流进心房,是温暖的,滋润着一个月来萧瑟的心,开出绚丽夺目的花朵。

原来突围,更需要的是一颗强大坚忍的心啊!

(五)

突围,是对于身心的一次次磨砺,换来的是自我的成长。我相信,当身心从重重困难中突破的那一刻,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从苦难中站起,我,便是一个全新的自己,我的人生已散发着成功的光辉!人间值得,值得我们一次次努力——那些你执着过的人,你追过的梦想,你面对的未知,都会一点一点地渗入我们的心,使我们能够心有猛虎,也可以细嗅蔷薇。所以,请认真对待眼前的困难,走向那个强大的自我。

趁着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感谢繁花未凋,少年未老,去突破重围,唱响自由吧!即使披荆斩棘,丢失怒马鲜衣。

在一次次突围中,获得新生!

我愿意。

(指导老师:郝燕花)

写作背后的故事

三晚,凝成這篇文章。我的灵感在午后迸发,却成形于茫茫夜色中。这篇《用心突围》可以说不仅用心,还汇聚着点点繁星。

“突围”,突破重围:我的思绪如出笼的鸟,游荡在天空和历史之中——首先,我想到了战争,秦统一六国的战争,它奠定了中国的版图,是封建社会的开始。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无数人金戈铁马,无数的牺牲与突围,无数生命止于秦前,我选择了它!

接着,我继续来思考历史中无形的突围,我想到了那些思想突围的人。我曾看过一篇魏晋时期的骈文,辞藻浮华之极,内容空洞无比,令人窒息。幸好那群热爱文学的人们,怀着赤子之心,过滤污浊文风,使传统文化焕然一新,清明纯粹,避免了一场浩劫。这也是一场关键的突围!

历史在前行,此刻,我把焦点聚在一个人身上——钱学森先生为我们的国家保驾护航,使中国得以在世界科技中突围,他是一个扭转国运的人物,值得铭记!

最后,我讲述了自己的突围故事。那次亲历,使我明白了若要从压力中突围,应先突破自己的心,心变得强大之后,才能把压力化为动力!

从群体到个体,从古时到今日,从他人到自己!这就是我的写作故事。我相信,青春是一本写不完的书,只要我勇敢去拼搏,就永远不会有画上句号的那一天!

猜你喜欢

突围
苏东坡突围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堵车“突围”记
学员团突围战(中)
学员团突围战(上)
“稀有气体”刘成城的少年突围
看这家医院如何突围
上微突围战
从雾霾中突围
饿了么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