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成为劳动教育的阵地

2020-07-30袁月娥曹荣锋

教育家 2020年24期
关键词:阵地劳动岗位

袁月娥 曹荣锋

山东潍坊高新双语学校一直将劳动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景下进行针对性的劳动,时间与空间的融合,使学生形成劳动教育觀念,固化主动劳动的习惯。

学校自建校来,依托“1+3+N”劳动教育课程模式,取得明显成效。

“1”指建立一个专门机构。成立“学生劳动教育中心”,促进学校劳动教育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创新发展;“3”指3个劳动教育实施阵地——学校阵地、社会阵地和家庭阵地。成立学校与社区共建的“学生劳动教育联盟”;“N”是指多个劳动教育项目、多个劳动岗位自主选择,通过提供多个劳动课程,为学生搭建广泛的劳动展示平台。

同时,针对具体的劳动板块,设立丰富的劳动课程。内容包括:学校主体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家庭岗位课程,每个课程又分为基础课程和特色课程。

学校主体课程

学校作为劳动教育意识和能力培养的主阵地,承担着劳动教育课程的主体作用,基础课程包括综合实践课、班会课程、劳动日课程、节点教育课程、校园绿植认领课程、采摘节课程、餐厅帮厨课程、内务整理课程。特色课程包括班级岗位责任制课程、十大节日之劳动节课程、延时劳技课程。

社会实践课程

社会有着天然的劳动环境,承担着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意义。基础课程包括志愿服务课程、公民美德课程。

家庭岗位课程

家庭作为学生温暖的港湾,要营造良好的居家环境,必要的劳动是不可或缺的。学校实施家庭岗位课程,基础课程是岗位承包课程、个人卫生课程,特色课程有我为爸爸(妈妈)做道菜、装饰空间一隅等。

学校实施多渠道“劳动考评”。按照“搭建平台、全员参与、评先树优”原则,建立完善校级、年级、班级的三级考评机制。学校将每年的三月份整月定为劳动节,其间各种劳动技能全面大比武,优秀者被授予“劳动新星”“劳动小能手”等称号。劳动节点教育活动也定期组织,所有劳动课程的推进和评选情况纳入学校绩效考核。

同时,对教师的劳动教育指导方法、课程资源开发进行评价,优秀资源编入校本资源包,推荐全校使用;奖励优秀者,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鼓励学生为自己建立起全面完整的劳动教育活动档案。把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撰写的观察记录、调查报告、研究成果,进行“写实性”地归档,最终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阵地劳动岗位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无限追踪(二)
按图索骥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四
热爱劳动
科学游戏孩子交往的新阵地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