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地合作框架下政治学类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0-07-29尹雷王思贤

高教学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校地政治学专业

尹雷 王思贤

摘  要:当前我国高校政治学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陷入机械化、非实用性的困境,具体培养方案的设置与用人市场的需求存在断层,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相较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等专业学生优势较小。通过分析、借鉴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河北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等高校在政治学类专业培养上的革新,反思政治学类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上的现实不足,将政治学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置于当前校地合作的框架下,创新提出政治学类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用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的新时代政治学类专业青年人才。

关键词:政治学类专业;学生培养;校地合作;“1+2+3”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3-0153-04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training mode of political science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is in the plight of mechanization and non-practicality, and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setting of specific training programs and the needs of the employment market. Graduates have no advantages than students majoring in social work and administration in the job marke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raws lessons from the innovation in the training of political science majors in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Hebei University and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he practical shortcomings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political science majors is considered. And the training of political science majors under the current framework of university-local cooperation and the "1+2+3" talent training mode for political science majors i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train young political science professionals in the new era who are suitable for party and government organ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Keywords: political science major; student training; school-land cooperation; "1+2+3" talent training mode

一、問题的提出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高校开始恢复政治学专业建设;截至2019年,累计共有119所高校开设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进行政治学类专业学生的培养[1]。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各部门曾多次召开以政治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为重点的全国高校会议,在会议上就曾重点指出政治学相关专业教学改革需与当地政府、企业和社区密切结合。政治学专业理论领域宽广,学科内涵丰富,为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当下我国政治学类专业以培养理论研究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往往脱离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存在缺乏客观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校地合作不完善等方面的不足。

社会新形势对我国政治学专业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在新背景下,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将全面素质教育作为制定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宗旨,转变教学方式,发挥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向社会工作等务实型专业借鉴经验,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以地方政府、基层自治组织作为第二课堂,拓展学生的技能和经验。

二、政治学类专业学生培养典型模式简析

1899年,京师大学堂设立仕学馆,开启了我国政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在恢复我国政治学类专业高等教育的二十年后,也就是在本世纪之初,构建“本土化”政治学与政治学理论的设想被提出;思考政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成为政治学“本土化”的必经之路[2]。

经过长达近40年的学科建设,各高校也在培养专业政治工作者的模式上进行改进创新。本文选取了包括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河北大学和内蒙古财经大学三种典型性强、适用性广的政治学专业培养模式,通过分析总结这三种培养模式的特点,以期对当下高校政治学类专业学生培养方案提出实用性的建议。

(一)“学生校内培养教学课程改革”:“‘无领导小组讨论融入行政学与政治学专业课程教学”

“无领导小组讨论”融入行政学与政治学专业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大家意识到行政学与政治学专业由传统学术型向应用型教育转型的现实性和应用性,促使大家对行政学与政治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对自己适应当下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能力的认识。[3]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在对政治学类专业学生培养模式进行高校自我创新时,将原本应用在公司、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选拨招聘人才过程中的“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法,融入到政治学专业学生日常专业素质的培养方案中,在校内实际课堂上,由多个学生(一般是6-10人)组成临时小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小组表现全程录像,事后评定时重新播放,评定被分为三个模块: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将“无领导小组讨论”引入教学课堂,有利于学生模拟在组织中的不同角色,检测并提升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的说服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并使教学摆脱教师单纯教、学生单纯学的枯燥,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同时,在学生成绩评定上,引入学生自评的方法,对于提升学生自我反思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具有显著意义。

(二)“学生校内综合素质提升改革”:“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改革”

按照“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河北大学从专业指导思想、课程教学、社会实践等方面提出改革思路,旨在针对政治学与行政学存在的共性问题探索解决办法。[4]总的来看,河北大学政治学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改革特色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优化学生实际课程设置,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在政治学的专业课程安排中引入法学、新闻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方向的课程,拓宽政治学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并采用“教师双讲”形式,将同一门专业课引入两位教师,两位教师从自身专长出发,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思考模式;二是拓展学生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培养中的实踐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到基层街道等地进行为期一周的实地观察。

上述河北大学政治学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改革,充分体现了河北大学综合类大学的优势,在提升学生理论培养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笔者认为,该培养模式中,学生的校外实践环节以参观式为主,时间短,学生定位为低年级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低年级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但在学生后续培养中对相关岗位体验机会少,对学生培养的纠正性反思缺位,不利于高校进一步调整政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设置。

(三)“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塑造政治人”

内蒙古财经大学政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是在强调政治学专业在培养人的内在品质与公共价值、公共政治意识、公民品质、公共之善的重要性。[5]基于此,内蒙古财经大学在学生培养时,采取分类、分模块的方式,将政治学与行政学划分为政治学、行政学两个模块,在政治学模块上加强理论教学,行政学模块加强实践教学与技能培训,以达到学生培养的“差异化”,完成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同时,内蒙古财经大学在政治学专业的培养上积极探索政治学与经济、管理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学生课程设置上进行调整。针对学生在就业观念上的偏差,该校在培养目标上进行修正,高校树立服务驻地的理念,鼓励学生在就业时面向社会、面向基层一线。

三、校地合作框架下政治学类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

上述三种案例,均立足于本校内部的学生培养改革上,聚焦在学生课程的设施与课堂的创新上,但忽视了当前政治学专业学生在实际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不足的现实。伴随着“校地合作”项目在我国高校的相继开展,高校与地方合作更加密切。项目的开展,为高校在政治学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提供契机。利用校地合作项目,有效衔接社科理论类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在借鉴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政治学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应创新培养模式,完成学校、地方政府、社区等多向互动,以市场和社会的要求为导向,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笔者所在的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学生在校培养中,转变教学思路,在学院行政设置与教学队伍配置上,发挥专长,与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学部制建设,实现学生在培养上的师资共享,提升课堂教师教学质量;改革学生期末考核标准,采取课堂出勤+课堂表现+读书笔记+期末考试的形式,将考核标准设置为日常表现占总成绩40%,期末考试卷面占60%,打破学生成绩“唯期末论”。并在2017年完成包括学生实习基地、高校智库在内的多项校地合作项目签约,具备实现学生实践培养的先决条件;同时利用社会学基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区管理等特色课程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前往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观察、专业见习,完成小组调查报告;并每年组织大三年级学生在下学期时直接前往合作单位,进行为期至少一个月的专业实习。基于此,笔者在结合当下政治学类专业学生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就业市场需求、校地合作具体运作现实,在对我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现有培养方案基础上,构建“一中心、双教师、三方评”的“1+2+3”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一中心”

所谓“一中心”,是指产教融合、校地合作背景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研究。当前政治学类专业容易出现传统教学大纲下只关注教师如何教而非学生如何学,只关注教学结果而非过程的不良教学循环。而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研究,这就让学生站在了产教融合、校地合作的重心下,使得高校与用人单位在校地合作的框架下,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以克服合作流于形式、合作过程忽视学生能力建设的弊端。学生的全面发展引起关注,是对传统教学大纲下忽视学生能力建设、关注教学结果的纠正,学生由此实现客体主体化的转变,并呼应了新课改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育理念。

(二)“双教师”

通过产学合作,学校专任教师与校外教师共同讨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在“产教融合、校地合作”下实现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强强合作。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给学校拓宽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源, 拉近了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核心能力的距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6]。在校地“双教师”合作教学过程中,校方要努力做到按需培养,实践单位在资源上为校方提供服务,实现校地资源共享,通过实地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让学生通过实地的体验了解实地情况。校地“双教师”共同授课模式实现了专业教师下地方与实习单位工作人员下课堂的两个层面,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只引进,不合作”的校地合作的问题,而且促进了校地共建,实现了校地双赢。

(三)“三方评”

三方评是指由以教师为主的单方评价转向以教师、地方合作单位、学生共同完成的三方评价。学生评价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传统的教学评价在实际的教学评价结果中,只真正实现教师评价,评价方式也只有量化评价、相对评价,忽视质性评价、绝对评价和符合个性差异的评价,存在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单一的不足。学生处于被评价的地位,评价关系比较紧张。教师、用人单位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三方评价,最重要的特点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而使得对学生的考查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掌握层面,更延伸到实践应用层面。同时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不再仅作为评价的客体,也可成为评价的主体,双重身份使得学生对于评价结果更加清楚、明白和乐于接受,从而促进自己更好发展以服务于社会发展。

本文提出的产教融合、校地合作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机制,实现各主体在人才成长的不同阶段共享自身资源,并在人才培养通道的良性运转中创造价值和分享利益,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革新传统教学模式,完善评价体系,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好政治学专业本科生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1+2+3的培养模式,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协同发展的理念,以学生创新、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抓好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才能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资料来源:根据邱均平等编著《2018-2019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整理[Z].

[2]葛荃,张英魁.本土化构想: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政治学理论面临诸问题[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16-23.

[3]王安银,黄军.“无领导小组讨论”融入行政学与政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价值探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03):77-79.

[4]敦鹏,袁刚.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河北大学为例[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18(04):98-102.

[5]吕峰.塑造政治人:高校政治学专业培养目标释义[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10(04):31-34.

[6]覃扬彬,覃学强,彭民璋.产学合作,创办专业,双教师共同培养人才[J].高教论坛,2007(5):169-171.

猜你喜欢

校地政治学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部分专业介绍
校地审计人才合作发展探析
专业修脚店
校地战略合作新模式,校企人才培养促共赢
广东高校“校地结对 实践育人”计划正式启动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学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城邦与公民思想及启示
“西学东渐”时期政治学学科发展研究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