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子分析方法探讨大肠癌恶病质辨证要点

2020-07-29何院生王晞星刘丽坤李廷荃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3期
关键词:大肠癌共性证型

何院生,王晞星,刘丽坤,李廷荃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 太原030024)

癌症恶病质综合征特征表现为食欲不振,体质量明显下降,体质虚弱及多种器官功能丧失[1]。目前,中国大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均逐年增加,大肠癌晚期合并恶病质成为主要死因[2]。西医认为,癌症恶病质与肿瘤消耗过多能量,身体汲取养分不足及代谢失常有关,目前没有特效药及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药虽在抵抗癌症恶病质方面有一定的治疗经验,但恶病质病因病机复杂,中医辨证论治研究方面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大肠癌恶病质的中医证型辨证要点。

1 研究资料

选取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山西省中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06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4例,女52例;年龄22~81岁,平均(59.50±14.00)岁;平均病程(13.49±11.32)个月,平均体质量(45.93±6.66)kg;单纯手术38例,单纯化疗7例,手术后化疗61例。

2 研究方法

2.1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 参考《肿瘤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中肿瘤的诊断标准[3]。①体质量:患者渐进性消瘦,体质量较原始体质量(诊断时)丢失>7.5%。②症状:厌食(或食欲不振,进食量为健康时的2/3)、无力、局部或全身肿胀、器官衰竭。③血常规、生化全项检查示有贫血或低蛋白血症;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10 g/L(女)或<120 g/L(男);生化全项示总蛋白<55 g/L,或白蛋白<35 g/L,或前白蛋白<250 mg/L,或血清转铁蛋白<15 mg/L,或肌苷/身高指数<90%。④Z1>Z2为大肠癌恶病质。Z1=-135.749 79+30.310 22×营养不良程度+4.195 27×血清白蛋白+1.832 13×上臂中部周径+9.649 51×病理分期;Z2=-176.373 01+25.429 50×营养不良程度+5.551 61×血清白蛋白+2.968 94×上臂中部周径-1.733 50×病理分期。同时满足①②③项任意两项描述可诊断为恶病质,满足④项可确定为大肠癌恶病质。

(2)中医诊断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医诊断学》[5]及《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2.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经临床和细胞学、病理学诊断为原发性大肠癌;所需临床资料完整无缺损;无明显严重心、肝、脑血管疾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高血压、心理疾病等。

2.3 排除标准 非原发性大肠癌患者;精神病患者及不能正常沟通、思维混乱者;病理诊断不明确者。

2.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AS 9.0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采用双侧方差齐性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1)大肠癌恶病质中医证型第1类因子分析 第1共性因子主要支配不思饮食、纳后腹胀、胸胁胀痛、里急后重感,考虑为脾虚气滞证。中医辨证要点:不思饮食、纳后腹胀、胸胁胀痛、大便里急后重感。见表1。

表1 大肠癌恶病质中医证型第1类因子分析

(2)大肠癌恶病质中医证型第2类因子分析 第1共性因子主要支配舌红少苔、大便带血、排便无力难出不爽,考虑为阴虚证。第2共性因子主要支配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考虑为气虚证。中医辨证要点:舌红少苔、大便带血、排便无力难出不爽、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见表2。

表2 大肠癌恶病质中医证型第2类因子分析

(3)大肠癌恶病质中医证型第3类因子分析 第1共性因子主要支配腹痛、便秘、腹部胀满,考虑为肠腑不通证。中医辨证要点:腹痛、便秘、腹部胀满。见表3。

表3 大肠癌恶病质中医证型第3类因子分析

(4)大肠癌恶病质中医证型第4类因子分析 第1共性因子主要支配大便黏滞不爽、苔腻、小便短少不利,考虑为脾虚湿阻证。第2共性因子主要支配下肢浮肿,考虑为水停证。中医辨证要点:下肢浮肿、大便黏滞不爽、苔腻、小便短少不利。见表4。

表4 大肠癌恶病质中医证型第4类因子分析

(5)大肠癌恶病质中医证型第5类因子分析 第1共性因子主要支配畏寒肢冷、腹部隐痛,且喜温喜按、便稀薄或水泻,考虑为脾胃虚寒证。中医辨证要点:面色白、畏寒肢冷、腹部隐痛且喜温喜按、便稀薄或水泻。见表5。

表5 大肠癌恶病质中医证型第5类因子分析

(6)大肠癌恶病质中医证型第6类因子分析 第1共性因子主要支配头晕眼花、唇甲苍白,考虑为血虚证。第2共性因子主要支配少气懒言,考虑为气虚证。中医辨证要点:头晕眼花、面唇苍白、少气懒言。见表6。

表6 大肠癌恶病质中医证型第6类因子分析

4 讨论

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大肠癌恶病质常见的中医证候辨证要点。中医辨证要点:①脾虚气滞证为不思饮食、纳后腹胀、胸胁胀痛、大便里急后重感。②气阴两虚证为舌红少苔、大便带血、排便无力难出不爽、神疲乏力、形体消瘦。③肠腑不通证为腹痛、便秘、腹部胀满。④脾虚湿阻证为下肢浮肿、大便黏滞不爽、苔腻、小便短少不利。⑤脾胃阳虚证为畏寒肢冷、腹部隐痛且喜温喜按、便稀薄或水泻。⑥气血两虚证为头晕眼花、面唇苍白、少气懒言。本研究样本量小,统计方法单一,后续将大量收集大肠癌恶病质样本,补充及完善其相关性研究。

猜你喜欢

大肠癌共性证型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高血压脑小血管病中医证型与靶器官损伤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共性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肝转移多学科和分子靶向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微创论坛邀请函
miRNA与大肠癌的关系研究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经内镜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左侧大肠癌性梗阻的临床价值
雷锋精神与辽宁精神的共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