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厚朴汤加减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观察

2020-07-29樊淑娟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3期
关键词:左西半夏气道

樊淑娟

(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山东 菏泽274000)

感染后咳嗽(post infectious cough,PIC),又称为感冒后咳嗽,是指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急性期症状消失,而咳嗽仍持续且迁延不愈的病证。PIC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可能由上或下呼吸道感染引起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所致,与感染本身无直接关系[1]。该病若不及时正确治疗,往往转变成慢性咳嗽,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困扰。本研究采用半夏厚朴汤加减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PIC,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接诊的75例PI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男12例,女20例;年龄16~58岁,平均(42.4±6.1)岁;咳嗽持续时间6~22 d,平均(17.5±2.2)d。观察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17~62岁,平均(45.5±4.6)岁;咳嗽持续时间5~27 d,平均(17.6±3.9)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参考《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诊疗方案》中咳嗽的诊断标准[2]。发病初期有明确呼吸道感染病史,如流涕、咽痛、发热等感冒症状;呼吸道感染后感冒症状消退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甚至加剧,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痰,通常持续3~8周或更长时间;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肺通气功能正常,气道反应性正常。②中医诊断参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咳嗽的诊断标准[3]。干咳或少痰,咽痒即咳,或呛咳,或作呕,气急,遇外界寒热变化、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夜卧晨起咳甚,伴胸胁满闷,舌苔薄白或腻,脉弦滑。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既往有咳嗽变异型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相关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癌、特发性肺纤维化及既往合并高血压口服ACEI导致的药物源性咳嗽者;孕产或哺乳期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病、消化性溃疡及心肝肾基础疾病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近期从事高空作业、驾驶或操纵机器者;治疗依从性差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复方甘草片、左西替利嗪片口服治疗。复方甘草片(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0014,100片/瓶)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饭后服用;左西替利嗪片(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40249,5 mg/片)口服,每次5 mg,每晚睡前0.5 h服用。连续治疗14 d。

2.2 观察组 给予半夏厚朴汤加减联合左西替利嗪片口服治疗。左西替利嗪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半夏厚朴汤加减方药组成:水半夏10 g,厚朴12 g,茯苓15 g,紫苏叶10 g,甘草片5 g。若干咳甚者,加百部12 g,百合15 g;咳嗽连及两胁者,加柴胡10 g,香附15 g,郁金15 g;咳嗽夜甚且失眠者,加赤芍、丹参各15 g,生龙骨20 g(先煎),生牡蛎20 g(先煎);大便秘结者,加白芍15 g;伴咽喉痒甚者,加蝉蜕、地龙各5 g。将上述药物用清水1 500 mL浸泡0.5 h,先密闭药物用武火急煎0.5 h,至水开后用文火久煎浓缩至300 mL,分早、中、晚3次温服。连续治疗14 d。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日间及夜间咳嗽症状积分。日间及夜间咳嗽症状完全消失,为0分;日间及夜间轻度、间断性咳嗽,未影响日常生活,为1分;日间及夜间咳嗽频繁,轻度影响日常生活,为2分;日间及夜间咳嗽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为3分。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咳嗽的疗效评定标准[4]。治愈:咳嗽症状消失;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04%(37/43),高于对照组的65.63%(21/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感染后咳嗽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咳嗽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日间咳嗽积分、夜间咳嗽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日间咳嗽积分、夜间咳嗽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感染后咳嗽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感染后咳嗽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日间咳嗽积分 夜间咳嗽积分组别 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3 2.15±0.73 0.85±0.21△▲ 2.14±0.35 0.33±0.03△▲对照组 32 2.14±0.76 1.11±0.42△ 2.32±0.21 1.07±0.09△

4 讨论

1982年POE[5]研究发现25%慢性咳嗽患者发生上或下呼吸道感染后的一段时间里出现持续咳嗽的症状,并将其定义为PIC。该病虽称“感染后咳嗽”,但抗生素治疗无效,目前多采用镇咳药和痰液溶解剂,或使用类固醇激素雾化吸入治疗,但临床疗效并不满意,且存在不良反应。左西替利嗪为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能显著抑制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释放炎症介质,抑制气道内嗜酸性粒细胞的聚集、浸润和活性,降低气道反应性,从而达到控制咳嗽程度和频次的作用[6]。该药起效迅速、持续时间长、中枢抑制作用少[7]。

PIC属中医“风咳”“久咳”“顽咳”范畴,病机为外邪袭肺,肺卫余邪未除,影响肺的宣降功能,故致咳状。病位在肺、咽喉。“诸病易治,咳嗽难医”,咳嗽病因病机复杂,《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半夏厚朴汤为理气化痰、止咳兼健脾经典方,源于《金匮要略》,其理论依据为“治咳先治痰,治痰先调气”。半夏、茯苓化痰;紫苏叶温化痰湿;厚朴理气化痰祛湿;茯苓、紫苏叶可减少黏液分泌,且能平喘止咳。诸药合用,具有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8]。李权等[9]采用半夏厚朴汤合百合地黄汤为主治疗PIC,治疗总有效率为90%,疗效确切。林端阳[10]运用半夏厚朴汤治疗PIC,其疗效优于咳必清胶囊治疗效果。

本研究运用半夏厚朴汤加减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PIC,能显著改善咳嗽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未进行远期疗效随访追踪,后续将作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左西半夏气道
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左西孟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左西孟旦治疗肺动脉高压老年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左西孟旦治疗重症冠心病所致心衰的临床疗效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半夏入药多炮制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半夏入药多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