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生育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2020-07-28张铭芮

法制与社会 2020年19期
关键词:二孩政策生育率

关键词 人口政策 二孩政策 生育率

基金项目:受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初产妇与经产妇产后压力源对比分析研究(2018XJXZ207)支持。

作者简介:张铭芮,南华大学,本科。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7.051

2015年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以期延长人口红利,缓解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调、城乡结构失衡等社会问题,这也符合国家通过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但是实行二胎政策以来,各地政策效果并不理想,出生人口连续下降,例如 2018年与2017年比较,出生率由14.43%下降到了10.94%。全面二孩政策后生育率却持续走低的现状引起了多方的关注。

一、生育意愿影响因素

(一)家庭经济收入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养育孩子的成本不断增加,涉及衣食住行、日常用品、文娱休闲、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多个方面,儿童支出占家庭经济总收入的比例居高不下。如朱莉研究发现,0-5岁城市儿童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45.07%-69.78%,0-5岁城市儿童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53.68%-62.29%,而且收入越低的家庭,儿童支出占的比例越大[1],育儿成本的增加成为影响是否愿意生育二胎的重要因素。李烟然[2]等研究者对成都市育龄人群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发现二孩生育意愿普遍较低,而其中首位的影响因素就是经济收入,一些收入低的人群虽然理想子女数多,但是生育意愿却较低。然而有些研究结果恰恰相反,年工资收入越高,女性生育意愿越低,这部分人群考虑的并不是直接的经济成本,而是生育所带来的事业上升空间的负面影响[3]。

(二)时间精力成本因素

一些研究发现育龄妇女职业不同,生育二孩的意愿有所差异,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不同的职业应对工作的时间、精力是不一样的,进而影响到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精力。如楼清秀[4]研究发现,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等生育二胎的意愿明显低于农民、商业个体会等人群,主要原因就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职业性质人群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在工作上,时间相对不自由。原新[5]等也报道,女性经济地位越高,生育意愿越低,究其原因也是考虑到生育会占据大量工作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其在职场的竞争能力与上升空间,甚至会因为养育小孩而终止就业。

(三)生育经历因素

原新等研究同时发现,生育经历越多的女性生育意愿越低,由于生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经产妇生育体验差,生育意愿低。比如生育所带来的形象改变,生产过程面临的各种风险、疼痛,产后可能面临的“女性职场歧视”,经济地位和家庭地位的下降等。张惠芳[6]等研究者针对高校教师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做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就是生育经历,已经生育过的高校教师生育意愿明显低于没有生育过的。在深入访谈中,她们表示生育了一个孩子后在生理、心理、生活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需要时间和精力去调整,如果再生育二孩必然要重新经历这些过程,生育经历成为影响生育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文化水平因素

尹海洁[7]等研究发现学历与意愿生育数量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更多的倾向于用所有的資源精心培育一个优秀的孩子,更多的关注“质量”,其次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一般从事比较繁忙的工作,相对来说时间精力较少,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陈字等曾对52岁以下女性的生育意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也发现受教育程度与生育数量意愿呈显著的负相关[8]。尚丽[9]等研究者曾报道,随着教育水平的增高,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显著降低,其中大学及以上教育水平的生育意愿为小学及以下的0.45倍。

(五)人文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子女的多少影响着家庭结构、功能与氛围,生育意愿也受家庭支持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如生育二孩可以缓解第一个孩子成长过程的孤独,缓解养儿防老的压力,因此人文家庭环境因素也是影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段继红等[10]研究者发现缓解独生子女养老压力、双方父母希望、解决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孤单、期望儿女双全、周围人都生育了二孩的影响、预防性失独等人文家庭因素对二孩生育意愿都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一孩严重抵触二孩情绪、因二孩导致休闲时间打折扣、没人带孩子、二孩出生后可能导致更多家庭矛盾等这些因素对二孩生育意愿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努尔比亚·阿布都克尤木等[11]研究者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与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只按照父母和家庭要求生育孩子,受到社会风俗和生育文化的影响而违背自己意愿的传统生育文化和观念很大程度上已经发生了改变,开始变得追求自己的内心想法和生活质量。

(六)传统观念转变因素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计划生政策,全国范围的计划生育政策从“晚、稀、少”的弹性政策快速过渡到规定家庭生育孩子数量的刚性政策,经历了“三个多了”“两个不少”“独生子女”“城镇一孩、农村一孩半、部分二孩、少数民族自治”的多元紧缩政策,逐步转变“重男轻女”“多子多福”“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传统价值观,三十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淡化了传宗接代的观念。其中一个主要观点是子代“质量数量”理论,该理论发现受教育和收入水平较高的父母更注重通过减少培养子代的数量来提升子代的质量,仅有女儿的调查对象有更强的再生育意愿。

二、讨论与小结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并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政策效果,依据目前研究报道,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普遍较低,针对上述影响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国家、社会、家庭等应共同关注和努力,完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推进二孩政策实施。

(一)完善就业政策,保障女性平等享有就业权、发展和晋升空间

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后,女性就业压力更大,甚至遭遇就业歧视,很多女性需要在抚育小孩与就业或职场晋升之间做出选择。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保障女性就业权,一些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可以考虑在职称、职务晋升方面,适当放宽条件或者女职工范围内单独竞争。完善生育期间的假期制度,如带薪休产假等,根据工作性质允许孕期妇女、哺乳期妇女灵活上班,照顾子女和完成工作任务两不误。

(二)完善就医福利,保障妇女儿童享有优良的医疗资源

经济收入是影响生育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低收入家庭,考虑育儿成本过大而不愿意生育二孩。育儿成本里一项重要的且无法节省的支出就是医疗支出。怀孕期间产检、孕期保健、生产费用、母婴护理、患病等医疗费用高昂,低收入家庭难以承担。完善生育保险、生育就医补贴等保障,增加公益性医疗资源投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尤其是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相关制度,解决后顾之忧。

(三)完善托育服务,保障儿童享有优良教育资源

很多家庭考虑到无人照顾小孩,请保姆或月嫂增加家庭负担,或者担忧出现虐待婴幼儿事件。托幼费用高昂,公立教育资源较少,私立学校学费较高,婴幼儿的照料、子女入学等问题成为影响生育率的负面因素。应加强月嫂、保姆的培训和推进资质认证,加强管理,有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一旦出现不良行为则纳入准入“黑名单”。加强幼师、中小学教师的师资培养,尤其注重师德教育和培养。增加公立幼儿园、公立中小学数量,减轻入园、入学难度和费用,更大范围内保障儿童接受优质的教育。

參考文献:

[1]朱莉.生育成本对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及其分担机制研究[D].2020:18-19.出版信息不详.

[2]李烟然,倪洁,力晓蓉,等.成都市育龄人群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20,28(3):318-319.

[3]李思达.全面二孩政策下城市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CGSS数据的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2):121-124.

[4]楼清秀.二胎政策背景下的生育率低迷现象研究——以金华地区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4):280-282.

[5]原新,金牛,牛志晓.女性地位、生育经历与生育意愿——聚焦少数民族省区育龄妇女的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2(2):95-96.

[6]张惠芳,任军,房广梅.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高校女教师生育二孩的影响因素及心理分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5):126-127.

[7]尹海洁,郭凤.农村居民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探析——以河北省定州市为例[J].黑龙江社会科学,2020(2):94-97.

[8]陈字,邓昌荣.中国妇女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7(6):75-81.

[9]尚丽,黄丽燕,寇乐乐,等.基于中国五省市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9):1065-1069.

[10]段继红,苏华山,张成.生育成本对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J].当代财经,2020(1):19-23.

[11]努尔比亚·阿布都克尤木.喀什市居民生育意愿与影响因素的分析[J].黄佛君,朱双玲,等,译.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34(12):73-75.

猜你喜欢

二孩政策生育率
低生育率:怀疑、再调查与重复验证
中国低生育率研究进展:一个文献综述
韩国生育率创50年来新低
全球生育率,新加坡最低
外籍妈妈提升德国平均生育率
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歧视的影响分析
“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的媒体报道分析
“二孩政策”研究梳理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人口增长的效应研究
从人口学理论看我国二孩政策的经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