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德育教育策略

2020-07-27贾玉凤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外阅读德育

贾玉凤

摘  要: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学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具有巨大的史学价值和精神价值,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德育素养的提升。本文就如何进行学生的德育培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德育;教材讲授;课外阅读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选用了许多我国有史以来比较经典和优秀的史料,这些史料具有丰富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与此同时,这些史料之所以被继续选用在当今的教材之中,不仅是因为其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更是因为这些史料能够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感召,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品性。作为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重视对于学生德育的培养和激励。本文就如何让高中历史课堂焕发德育光彩进行探究。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每一个历史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责任。

一、注重教材讲授

每一门学科都具有其特有的价值和意义,也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表现形式。历史学科与其他的学科有明显的不同,其是用文字和图片来记录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发展演进过程,具有明显的生活化意义。如果我们注重讲解历史学科中的理论性知识,则会脱离教材编写的初衷和使命。针对课本中的一些具有极大精神价值的史料和内容,教师一定要仔细地探讨和研究其中深层的精神内涵,而不是仅仅流于表面的历史陈述和历史遗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德育品格的养成与熏陶,要以教材为中心进行适当地拓展和补充。

例如,在《列强入侵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关于《马关条约》的教学内容中,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下关以前被称为马关,甲午之前日本有一家料理店春帆楼,门口竖立着路标“李鸿章道”——1895年3月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此进行了谈判。处理朝鲜事情时,两人在天津会晤,李鸿章说:“大约十年内外,日本富强必有可观。”伊藤博文说:“我在津时与中堂谈及,为何今日无一变更?”李鸿章:“自惭心有余,力不足而已。”同时教师可以对中日双方谈判过程进行讲述——27天5次谈判,1895年4月17日签订《马关条约》。梁启超写下《李鸿章传》:“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教师借引梁启超的这个评价启发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要放眼世界,用发展联系的哲学观和方法论来看待问题,进而说明国家利益是最高利益,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培养学生德育素养。

二、强化课外拓展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经典和精神财富。历史教材只选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性和经典性的精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作品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相较于教材中的逊色,只是局限于教材的篇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作为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教材中的知识,还应该给学生布置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读物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此同时,教师要选择一些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作品当作课外读物让学生阅读,从而使学生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

家国情怀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当代青年人所必须具备的民族精神。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它是指“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相关的历史拓展,进行分析说明,适时把“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落实渗透。

例如,在《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课的自主探究中,教师课前布置针对性问题,引导学生了解1895年康有为与学生梁启超参加会试,在会试过程中发生了万言书事件,并呼吁拒和、抗战、迁都、变法,后来康有为以第46名的成绩,被任命为工部主事,康有为上书八次,恳求皇帝效法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以帮助学生理解体会变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光绪帝进行介绍,告知学生他在1890年就已经开始亲政,有官员任免权,在此基础上结合维新变法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客观原因,以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德育素养。除此以外,以“戊戌六君子”中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诗句引领学生感悟英雄的大义凛然和宁死不屈的伟大的精神和情怀,使之从心灵深处受到震撼和教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看待问题应该全面客观、一分为二,为高中历史德育教育提供便利条件,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成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最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尊重学生差异

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拥有自己对于世界和事物的认识和感悟。另外,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性格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他们在面对同一事物时的想法和做法也会有所不同。所以,作为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学会尊重学生的客观差异,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来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或者教学形式,从而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精神的陶冶。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而开展相关的历史社团活动。在班级中,有些学生集体观念明显,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他们团结同学、乐于助人,但是,这些学生里有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有的学习方法不够科学,有的学习动力不够充足,还有少数同学沉迷于网络,致使学习成绩始终得不到提升,认知水平很难有质的飞跃。针对这些学生,历史社团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在班级举行有奖竞猜、辩论会,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自己编演历史剧、小品等)在给他们带来收获的同时还提升了他们学习的动力,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三观,提高了素养,陶冶了情感,进一步培养了德育素养;另外,穿越历史的长河,通过对孔子和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的比较,使学生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感悟德育在国家和个人方面的重要性和影响的深远性。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个文明社会的建设必须要加强德育的培养。只有公民具备良好的道德,才能够保证社会的高效运行和良性发展。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是当前教育界所关注的重点、焦點问题。作为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仔细钻研新课标及教材中的各种史料,了解其中的精神内涵,然后再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这种精神内涵准确地传达给学生,健全学生的德育人格。德育培养是历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对此,历史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德育教育,我们在路上。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2]教育部:《普通高校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

[3]杨瑞霞.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渗透[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6(9):29-29.

[4]张丽.教育教学焕发德育魅力——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课外阅读德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