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稻机械化插秧大田栽培管理技术分析

2020-07-27何军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年5期
关键词:早稻田间管理

何军

[摘要]早稻的机械化插秧大田栽培是我国目前农业大规模生产主要应用的实用技术,本文基于其效率高、易管理、插秧快、收成好等特点,着重介绍了早稻机械化插秧大田栽培和科学管理的要点管理技术。

[关键词]早稻;机械化插秧;田间管理;科学种植

中图分类号:S233.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5

1 科学播种

早稻机械化插秧大田栽培管理技术的前提是科学播种,只有科学播种才能更好地粮食生长等重要环节,只有在科学播种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后续栽培以及管理任务正常进行。科学播种一般是指通过实地测量分析该片土地的土壤情况,包括土壤的湿度及温度,通过人工或播种机按科学分配的播种量进行播种。相关的研究数据:(1)杂交早稻的播种量为每公顷0.167kg,常规的早稻播种量为每公顷0.267kg,杂交晚稻的播种量为每公顷0.128kg。与杂交早稻、常规早稻的整体播种情况相比,杂交晚稻的整体播种量较少;杂交早稻因其成熟较早,因此播种量相对较多;常规水稻的播种量最多,其播种量为每公顷0.267kg,是三类水稻中整体播种量最多的。(2)在播种过程中,除了适当的播种量,合适的播种期也很重要[1-3]。因为水稻的播种密度整体较大,播种过程中秧龄的弹性较小。基于这两个因素,需要针对不同种类的水稻确定不同的播种期。

2 精细化管理

在早稻秧苗的育苗过程中,主要需要注意在幼苗的早期覆盖薄膜,因为薄膜具有很好的保温作用,因此育早稻苗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薄膜对幼苗的保温作用。当秧苗正常生长后,揭膜炼苗也是最为关键的步骤。插秧后,对于田间的肥水管理以及常规的病虫害防治也至关重要。另外,早稻的精细化管理,必须注意沟内的水深应与秧床的厢面保持水平。当秧苗生长到足够高度时,需要揭膜灌溉,进行第一次跑马水,目的是让厢面保持相对湿度,从而保证秧苗正常生长。如果在此期间遇到高温天气,还需要每天给苗木喷洒一定量的水来保证苗木的正常湿度,以此保证田间管理的整体水平[4-5]。

2.1 水稻机械插秧技术的应用

水稻的机械化栽培技术是水稻在栽培中最主要的技术。影响栽培后秧苗的最终生长的主要因素为水稻栽培种插秧的整体水平。插秧过程中,最终决定插秧整体水平的技术性因素,首先是插秧机器的选择,其在实际插秧过程中的经济性、普遍适用性以及可操作性是选择机器的重要标准。比较实用的插秧机器是手扶式高性能插秧机,由于其在具体的作业过程中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同时其价格相对合理,有较好的经济性,因此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同时,手扶式高性能插秧机还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确保了插秧时所要求的行距,同时可以固定每行的行距,并最终确保宽行窄株的插秧效果,在播种过程中有利于通风采光,使得秧苗可以较好地进行光合作用,同时足够的株距使得秧苗的生长稠密适中,能够均匀地竞争土壤中的养分,进而茁壮生长。(2)能够保证插秧过程中每株苗木的株距以及行距,进而保证每公顷的插秧量,插秧时有利于秧苗均匀吸收田间养分,从而更好地实现科学管理以及科学种植目标。

2.2 插秧时间的控制

应该确定合适的早稻插秧期,以确保秧苗的正常生长。在插秧时,合适的插秧期一般是在早稻秧苗的三叶期,在秧苗四叶一心时一定要将秧苗插完。此阶段的秧苗整体较嫩,在插苗后可以保证秧苗很好地抽根生长。插苗时,一般应将苗木的高度控制为17~20cm[6]。为保证苗木的齐整,如果苗木的高度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则需要重新筛选出合适高度的苗木进行种植,严格按照要求控制苗木的高度,进行科学管理。

2.3 田块平整度的控制

在插秧苗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大面积、大规格的种植,首先需要保证苗木田地的平整度。要注意插种秧苗田地整体的高度差,这一高度差通常控制在2.5cm内,且在播种前要求田间的土壤平整,表层土中不能有植物的梗系和砖块等垃圾。在插苗前还需要保证田间已施用较好的基肥[7-8]。

2.4 田块秧苗的控制

在具体插苗操作过程中,早稻中每穴苗木至少应保证有两根苗,晚稻每穴应该保证有三根苗。此外,如果发现插秧后有部分的空穴,则需要及时填补空穴,保证秧苗整齐生长。

3 肥水管理

秧苗在抽苗期及此后的生长期需要足够的肥水才可以健康茁壮成长。对于田间水量的控制以及管理,当秧苗在初期时,一般的灌溉方式为浅水勤灌,再经过一系列的搁田等对水分进行控制,收获前一周即可停止灌水。對于田间肥力的保证以及管理,一般情况下,田间施肥主要是N、P、K三种肥力均匀分配并合理施肥。通常,施肥主要分为发稞肥、接力肥、促花肥等。一般在插播后5~6d,每公顷施用0.4~0.467kg的尿素作为发稞肥;接力肥一般每公顷施用0.5kg左右;促花肥一般在水稻四叶期开始追肥,追肥量为每公顷施用0.467kg左右的尿素、0.4kg左右的复合肥。除此之外,还需要在秧苗正常生长过程中注意秧苗的病虫害的综合管理,及时、有效地防治病虫害。

总之,大力应用并推广早稻机械化插秧大田栽培技术以及科学可行的管理技术,能够为推动和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南方早稻育插秧及大田管理技术意见[N].农民日报,2013-04-17(001).

[2]陈爱芬.早稻机插育插秧技术[J].温州农业科技2019(1):36-38.

[3]李立权,吴子才.庐江县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J].园艺与种苗,2018(11):62-63.

[4]黄发有,胡兰香,张红林,等.赣南山区早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现代农业科技,2018(1):27-28.

[5]彭俊彪.早稻机插秧丰产栽培技术[J].南方农机,2016(3):28-28.

[6]周国云.早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10(1):49-50.

[7]杨文孙.早稻机械插秧高产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2013(2):43.

[8]王铁忠,贾仁叨,林贤青.早稻机插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中国稻米,2009(2):52-54.

猜你喜欢

早稻田间管理
南阳盆地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分析
国家统计局:今年全国早稻实现增产 扭转连续7年下滑的态势
早稻丰收是如何实现的
抢种暮春
国家统计局解读2017年早稻生产情况
胡萝卜高产种植技术
浅析如何做好玉米田间管理工作
2016年早稻产量同比下降2.7%
今年全国早稻稍有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