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混合教学改革的应用研究

2020-07-27卢扬谢鹏

现代信息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混合教学互联网+互联网

卢扬 谢鹏

摘  要:文章分析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并且提出了通过组建团队、设计混合教学框架、重组课程内容、建设资源、修订教学评价体系等一系列工作开展混合教学改革,以专业课程“Linux操作系统”中实施的混合教学八步递进法为例,阐明其满足“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教学改革要求,进而提升了实际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混合教学;计算机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0)06-0196-03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proposes a series of teaching reform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eams,the design of a mixed teaching framework,the reorganization of curriculum contents,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s,and the revision of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The eight step progressive teaching method of mixed teaching in the “Linux operating system” is illustrated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internet plus” background. Under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requirements,and then improve the actual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internet plus;mixed teaching;computer courses

0  引  言

2015年3月,李克強总理将“互联网+”行动计划列为国家战略。随着“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在线开放课程MOOC和SPOC平台的普及,将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手段有机结合,二者优势互补,改变了传统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推动了高职教学改革。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理论实践紧密不分,采用线上线下课堂教学,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扬州市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在混合教学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

1  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强,技术更新发展迅速的学科。随着与其他学科的紧密结合,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有以下几点问题。

1.1  课程设置滞后

计算机新技术更新速度不同于以往,可谓“瞬息万变”。很多高职院校也意识到了这点,并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实现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虽嵌入了企业的部分课程,但在植入过程中没有优化配置课程,只是简单地进行了课程替换。课程内容的技术更新滞后,并没有实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内在融合。

1.2  教学模式改革力度不足

传统教学模式一直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学习往往被动性强。混合式教学使线上和传统线下面对面教学进行了优势互补,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通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和探究中,并能有效地监控学生的学习动态和状况。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由于操作性强,非常适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但是大部分教师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认识比较肤浅,虽然利用爱课程、超星泛雅等在线教学平台建设了各种在线开放课程,但是建而不用、利用率低,流于形式现象普遍存在,传统的以教师权威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1.3  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单一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大部分采用理实一体化授课方式。教师依然是学生评价的唯一主体,虽然评价中将平时实践性强的过程性考核作为终结性评价一部分,但比重较低。评价的标准也只涉及课程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创新等方面的素质内容未做过多的考虑。这种传统的单一、片面的评价方式,已经阻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混合教学改革思路

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混合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从课程体系设计入手,通过项目课程开发、资源建设、平台呈现、智慧教学工具使用,打造“课前、课中、课后”慕课+课堂三段式的混合教学生态。为了顺利开展教学改革,我们完成了团队组建、混合教学框架设计、课程内容重组、资源建设、教学评价等环节的一系列工作。

2.1  组建混合教学改革团队

为了保证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首先组建混合教学改革团队。从课程实施角度组建包括课程开发、平台建设和运维实施三个子团队。课程开发团队负责课程群的总体设计课程内容的项目化打造,平台建设团队负责线上各种资源的规划、制作、收集和整理的同时,选择合适的慕课平台,建设线上课程。运维实施团队作为混合教学实践者,在线下课堂实战上课,线上和学生互动,利用平台动态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三个子团队作用不同,成员可以交叉。在成员的组成方面既要考虑职称和年龄结构,同时要引入企业和行业一线人员参与课程开发和建设。在后期的实践过程中,还可以加入高年级学生作为线上教学的助学团,协助教师共同开展线上教学。

2.2  设计混合教学框架

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内容以项目为主线,将知识点分解到若干个任务。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利用在线平台,通过课前任务导学、课中师生互动和课后巩固提升三段式教学,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课前,教师借助平台布置任务单,推送与课中教学内容相关的预习资料和基础知识,让学生对课中的学习任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课中,教师汇总共性问题,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多媒体信息设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实践实验软件,分析讲解任务的重点难点,并通过小组协助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传统的“满堂灌”课堂打造为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课后,教师布置在线作业,答疑解惑。学生借助移动学习平台,复习巩固课中内容,预习下次课前任务,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进一步完成提升任务。

2.3  重构重组课程教学内容

在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在混合教学实施过程中,对课程内容的选取整合至关重要。课程团队加强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围绕项目形成覆盖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交叉课,以串并联的方式打造体系化的课程群。

具体到某门课程内容组织中,教师与企业资深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团队成员一起,根据课程培养目标,按照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优化课程结构,选取企业中的真实项目作为课程内容;结合学情分析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划分任务的知识点,分别从课前导学知识、课中研究知识和课后拓展知识三个方面重组序化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线上+线下”互动关联的任务内容,构建基于任务驱动“线上+线下多元混合学习”的碎而不散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点体系,为后续开发移动数字化学习资源及实践项目、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支点。

2.4  开发数字化的教学资源

借鉴“互联网+”共享思维,邀请企业资深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组建校企双体团队,采用“引入+自建”的方式不断充实完善、优化更新教学资源,提供网络化的教学服务,保证混合教学的实施。通过MOOC平台、腾讯课堂等渠道,收集网上的新技术、新知识、名师教学视频、各类模拟仿真软件等资源,精心梳理整合,推送到自建的SPOC平台上。校企根据自身优势进行合理分工开发自建资源。学校根据企业提供的项目按照颗粒化资源的建构原则,开发以学习者自主学习需求为中心的课程资源和教学视频;同时制作闯关、交互、测验等媒体资源,能方便学生在移动端进行交互学习。企业老师负责将经典案例的操作与生产问题分享到平台中,并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建设体现行业发展最前沿技术和最新成果的拓展资源,推动行业新技术新成果转化为数字化资源的进度。

2.5  构建多维度开放式评价体系

在混合教学推行中,课程考核方式充分考虑学生过程性学习的情况,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成长。借助教学平台提供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功能,获取学生学习成果、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定性,形成学生平时学习表现多元化的综合评价结果。最终课程评定由线上和线下两部分构成,降低期末考试比重,提高在线学习结果的百分比,形成线上线下考核结合、过程性和结果性考核结合的综合性多维度开放式评价体系。

3  “互联网+”背景下混合教学在高职“Linux操作系统”课程中的实施方案

笔者所在的“Linux操作系统”课程组作为学院计算机课程混合教学试点团队,在已有线下学习资源基础上,将企业项目定制的教学案例,以工作任务形式重新优化教学设计,进行双课堂设计,制作线上教学资源,并借助学校免费提供的超星泛雅平台搭建集学习论坛、网上答疑、在线测试、资源下载、学业追踪为一体的在线开放课程。目前平台已有50多万的访问量,如图1所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围绕情境化的任务采用“八步递进”教学法驱动混合教学整个实施过程。

课前阶段实施教学法第(1)~(3)步:(1)任务描述——做什么;(2)相关资讯——能做吗;(3)实施流程——怎么做。教师通过在线课程平台发放通知,要求学生下载相关任务单,通过任务单中的任务描述,明确任务做什么,同时在线学习相关资讯视频,参与项目实施流程讨论,并完成相关课前测试。

课中阶段实施教学法的(4)~(6)步:(4)任务准备——准备好了吗;(5)任务实施——跟我做;(6)任务检测——成功了吗。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反馈的学生学习信息,首先回顾课前阶段相关讨论情况,公布课前测试成绩;利用展示法再次向学生进行任务描述(情境导入)提出学习要求,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准备环节,学生小组为单位阐述本次任务的解决方案。接着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播放视频、课件、现场演示等方式,明晰此任务的重点难点。然后进行组员互助,分组合作相关任务实施。在任务检测总结环节,通过使用归纳法帮助学生归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自评、互评等方法去考核与评价学生课中任务的完成情况。

課后阶段实施教学法的(7)~(8)步:(7)操作与练习——掌握了吗;(8)知识与技能拓展——够用了吗。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在在线学习平台重温相关任务视频后完成相应操作与练习,巩固此次任务的知识和技能点。并根据平台中提供的拓展任务,进一步学习与该任务相关的提升知识点和最新的技术,如图2所示。学生还可以在学校和企业导师引导下,线上完成课程中实训项目的训练、实践创新项目和科研项目。

这种课前任务导学、课中师生互动和课后巩固提升的三段式八步混合教学,将教师主导、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习方式恰到好处地运用到教学的不同环境,既体现了教师教学的重要性,也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4  结  论

混合教学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趋势,它利用“互联网+”背景下所提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运用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将定时的课堂变为不受时空限制的全天候课堂,提高了课程的趣味性、探索性和创新性,增加了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探索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洪武,陈永峰.软件技术专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4):41-44+54.

[2] 王翠.大学课堂中的SPOC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 [D].保定:河北大学,2016.

[3] 吕娜,张琎,张芊茜,等.混合教学模式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 [J].计算机教育,2019(5):115-118+123.

[4] 赵爱美,张羽佳,谢粤芳.混合教学模式在项目化程序设计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J].计算机时代,2018(9):85-87+91.

[5] 刘畅,彭涛,孙连英,等.应用型大学软件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9,33(3):23-28.

作者简介:卢扬(1977-),女,汉族,江苏扬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数据库技术。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互联网+互联网
大班教学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
《高级食品化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移动环境下高职金融课程混合教学的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混合教学”在开放大学教育模式中应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