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2020-07-27方喊柳孙磊磊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研究组功能

方喊柳,孙磊磊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青岛 266034)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系统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根治难度比较大,较容易出现复发情况。 精神分裂症的病情变化与患者的思维情感、感观知觉以及意志行为均有一定的关系,各类精神障碍情况的发生均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的病变和进一步发展。 有调查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以青壮年为主,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工作压力的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 精神分裂症的患病时间均比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能力。 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家庭以及社会功能方面的缺失,患者的疾病越严重,此类功能障碍越强,不仅会加重患者负担,还会影响患者家属的正常生活,影响全家的生活质量,加重社会的负担[1-2]。 随着人们对精神分裂症的理解和认识,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康复质量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临床治疗中除了要提升患者治疗研究之外,还需要加强相关护理干预,控制好患者病情状况的发展,改善其家庭及社会功能[3-4]。 为此,该院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选取42例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并围绕患者精神状态评分以家庭社会功能水平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84例该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法分为各42例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男女占比21∶21;年龄跨度18~54岁, 平均(33.41±6.53)岁;患病时长2~12年,平均(6.87±2.16)年。 研究组男女占比20∶22;年龄跨度18~57岁,平均(35.74±6.65)岁。 患病时长2~13年,平均(6.93±2.78)年。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要求[5];患者患病时间均超过2年;患者参与研究时精神分裂症状均较为稳定,患者年龄均超过18岁; 患者及家属对该次研究均完全知晓且自愿配合参与。

排除标准: 患者伴有其他系统功能异常情况;患者伴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或者发育迟缓情况;患者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患者患病时间少于2年;患者病情不稳定,过于激动需要医护人员辅助治疗;其他原因导致患者无法正常配合完成该次研究,无法正常与患者进行沟通。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相适合的精神科药物进行治疗, 对照组治疗中实施常规护理,进行门诊随访护理,根据其治疗方案以及治疗要求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 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在常规门诊护理基础上完善护理干预措施。 (1)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宣传册的发放和讲座的举办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 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要求,告知治疗中各类药物应用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帮助患者做好治疗心理准备,自主掌握各类药物应用后的实际情况,如发现出现严重不良情况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针对不同患者实际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需求完善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可引导患者对不良情绪的合理宣泄,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和配合,确保患者能够坚持服药。 (2)加强对患者的生活护理指导,对患者进行生活交际和社会技能训练。 从基础生活技能开始,首先进行常规的穿衣、洗漱、洗澡、就餐、沟通交流等基础生活训练, 确保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保证,待患者具备基础生活能力之后方可开始进行工作技能训练,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情况为其制定相适合的训练方案,主要从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2 个方面入手,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家庭状况,与患者家属相配合结合患者的个人意愿为其制定训练方案,引导患者家属参与到对患者的监督管理之中,辅助患者完成训练,根据患者的实际学习和工作情况付给其相应的报酬,满足患者的自我价值需求。 (3)社交技能训练。 护理人员可陪伴患者外出进行社交活动,活动可以以游玩或者购物为主,观察患者社交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指出患者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指导患者进行调整,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精神状态评分、家庭社会功能水平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6]。(1)使用简明精神量表(BPRS)评分表对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精神疾病症状进行评分,分组计算护理前后评分均值后进行组间对比;(2)使用WHO-DASⅡ评分对患者护理前后家庭及社会功能进行评定,该评定量表包含四处走动、理解与交流、与他人相处、自我照顾、社会参与、生活活动以及总评分,评分越高则患者家庭及社会功能越差,分组计算各项评分均值后进行组间对比;(3)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评分与满意度呈正相关,分组计算满意度评分后进行组间对比。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率(%)和(±s)描述,行χ2检验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PRS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BPRS 评分分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BPR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PRS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PR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n=42)对照组(n=42)t 值P 值55.43±8.1555.19±7.980.1360.89221.42±3.2132.51±4.5912.8320.000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WHO-DASⅡ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WHO-DASⅡ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WHO-DASⅡ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护理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P<0.05

时间 组别 四处走动 理解与交流 与他人相处 自我照顾 社会参与 生活活动 总评分护理前护理后研究组(n=42)对照组(n=42)研究组(n=42)对照组(n=42)(7.50±1.35)#7.51±1.33(5.43±1.91)*7.48±1.62(10.36±1.20)#10.37±1.31(9.22±1.37)*10.25±1.16(8.36±1.22)#8.40±1.33(6.85±1.33)*8.18±1.84(6.15±1.59)#6.28±1.48(4.58±1.15)*5.98±1.35(17.55±2.14)#17.81±2.13(15.01±3.12)*17.51±2.11(12.16±2.14)#12.31±2.20(10.12±1.25)*11.65±1.42(59.42±15.42)#59.80±14.62(52.11±12.32)*57.42±14.21

两组患者护理前WHO-DASⅡ评分分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WHODASⅡ评分中四处走动、理解与交流、与他人相处、自我照顾、社会参与、生活活动以及总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比较[(±s),分]

组别满意度评分研究组(n=42)对照组(n=42)t 值P 值96.8±1.3580.3±4.1524.5030.000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患病时间均比较长,较容易出现反复发作情况,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均伴随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社会能力障碍等情况,均需要较长时间入院进行治疗,但是就当前研究来看,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研究并不明确,治疗难度比较大,且康复效果比较差,患者需要长时间进行服药治疗,但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药物治疗的应用对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较低,主要由于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差,进而会影响到患者的家庭功能和社会功能。 有关研究中指出,慢性精神病患者随着患病时间的不断延长,治疗中所花费的间接成本远远高于疾病治疗所花费的成本,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产力损失的原因主要为患者社会功能欠缺所致。 有关研究中指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大多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良情绪,相应的对自身的评价程度也比较低,与患者日常生活自身家庭及社会功能的丧失以及周围人群对其的负面评价和歧视等有直接的关系[7-8]。因此, 患者治疗中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护理干预方案,综合护理在患者治疗中的实施能够帮助患者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 确保患者能够自主照料自身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类劳动之中,不断维持和提升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功能,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其疾病对于其家庭的负担和压力。

该次研究中,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BPR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综合护理的实施对于患者精神分裂症状的缓解效果显著,其通过综合护理的实施能够帮助患者提升对治疗的依从性。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WHO-DASⅡ评分中四处走动、理解与交流、与他人相处、自我照顾、社会参与、生活活动以及总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综合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够通过心理教育生活技能训练以及社交技能训练的开展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以及治疗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能够正常配合完成药物治疗,掌握基础的自我照顾能力, 主动参与到自我管理及护理中,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积极参与到各类家庭或者社会活动之中,进而提升患者自身的家庭以及社会功能。 研究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综合护理的实施对于患者生活及社会功能的提升是非常显著的,患者家属对此护理方式的满意水平与常规护理相比有非常大幅度的提升。 说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综合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对患者生活以及工作能力的训练能够帮助患者掌握日常饮食以及起居技能,在实际管理中对于患者社会功能和家庭功能的提升也有所促进,能够确保患者受损能力的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确保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治疗及生活之中,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

综上所述,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综合护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康复质量,缓解患者精神分裂病严重程度, 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的家庭及社会功能,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对于优化社会环境同样有所促进,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研究组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