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朝人是怎样摆摊儿的

2020-07-26吴钩

读者欣赏 2020年7期
关键词:小商贩宋人夜市

吴钩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今天,大多数的历史学家都相信,大约在11世纪发生了一场“唐宋变革”:中国历史从中世纪的黄昏转入近代的拂晓时刻。宋朝人过着“宋瓷一样精致的生活”,当时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均达到了相当先进的程度。

宋人也摆摊儿

展开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我们会看到,汴河沿岸有一排店铺,越靠近城市越是稠密。进入城门之后,更是商铺林立,除了酒楼茶舍、饭店客邸,还有小吃店、小摊儿、修车铺、当铺、书棚、香药铺、布帛铺、医馆等。

据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述,汴梁宫城朱雀门外,“当街(卖)水饭、熬肉、干脯”,是饮食一条街;马行街的两边则聚集着许多药铺,包括治疗骨科病的医馆、卖丸药的杜金钩家和曹家,山水李家主要出售治疗咽喉病的药,石鱼儿、班防御、银孩儿、柏郎中几家则主攻儿科,大鞋任家是产科医院;最豪华的店铺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其“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宋人将商店叫作“铺席”。南宋时,杭州的繁华不减北宋汴京,铺席如云。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盖杭城乃四方辐辏之地,即与外郡不同。所以客贩往来,旁午于道,曾无虚日。至于故楮羽毛,皆有铺席发客,其他铺可知矣。”即使如“故楮羽毛”这样的小物件,也有铺席批发和售卖。

《梦粱录》中又说:“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宋朝的铺席每天很早就开张营业。在北宋的开封,“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门报晓……诸趋朝入市之人,闻此而起”。南宋的杭州也一样,“每日交四更,诸山寺观已鸣钟……御街铺店闻钟而起,卖早市点心”。繁华而热闹的一天就此开始了。

小商贩:卖猫粮、卖假发……

城市商品经济的魅力,并不在于其中产生的少数富商,而是城市商业可以吸纳数量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创造无数的就业机会。人们涌入城市,借助城市经济之力,能够轻而易举地成为一名小商贩,得以养家糊口。宋人洪迈《夷坚志》载:“饶州市贩细民鲁四公,煮猪羊血为羹售人,以养妻子,日所得不能过二百钱。”如果运气不错,还有机会发家致富,改变命运。《夷坚志》中还记述了一个叫王良佐的小商贩,“居临安观桥下,初为细民,负担贩油。后家道小康,启肆于门”。

宋人称小商贩为“小经纪”。《东京梦华录》中描述说,东京城的宅舍宫院之前,每日都有小经纪“就门卖羊肉、头肚、腰子、白肠、鹑免、鱼虾、煺毛鸡鸭、蛤蜊、螃蟹、杂燠、香药果子”,或者“博卖冠梳、领抹、头面、衣着、动使(日用器具)、铜铁器、衣箱、瓷器之类”。还有一些小商贩走街串巷,用鼓乐吸引小儿和妇女观看,叫卖一些糖果。东京城内的后街或空闲处,则“每日卖蒸梨枣、黄糕麋、宿蒸饼、发芽豆之类”。

《武林旧事》中记录的“小经纪”名目更加丰富,总计有178种,比如有卖猫粮、新闻报纸、火柴的,也有卖假发、肥皂的,还有洗衣店、宠物美容店、修皮鞋店、化妆品店、冰镇饮料摊子。无数小商贩在京城里经营各类小商店,售卖各种小商品或者提供生活服务。

可以说,发达的城市经济给小商贩提供了维持生计的机会,同时,无数的小商贩创造了宋代城市的繁华与烟火气息。每天,宋朝的城市在叫卖声中迎来日出——五更时分,小商贩“趁朝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又在叫卖声中结束一天——小商贩“顶盘担架卖市食,至三更不绝,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如果没有小商贩,城市该是多么单调、寂寥。

清明上河图(局部) 绢本设色 宋 张择端 故宫博物院藏

一座宜居的城市,是不可能将小商贩排斥在外的。展开《清明上河图》,我们会看到开封城内外的街道、河市,到处都是架着大遮阳伞、摆着小货摊儿或者推着“串车”叫卖的小商贩。他们不用担心城管会来驱逐,因为宋朝的街道司已经在东京街道的两旁竖立了许多根“表木”,只要在表木连线范围之内,便可以自由摆摊儿。《清明上河图》的河市在虹桥两头,那里就立有4根表木,桥两边的小商贩开设的摊位都在表木的连线之内,中间留出行人通行的过道。这样,既照顾了商贩的生计,也不致妨碍公共交通。

宋仁宗所羡慕的市民夜生活

唐代及之前,城市实行宵禁制度,只在元宵节弛禁三日,“谓之放夜”。直至宋代,宵禁之制才被取消,城市徹夜灯火通明,笙歌不停。可以说,中国社会的繁华夜生活是从北宋开始的。

在北宋汴梁,“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耍闹去处,通宵不绝”。宋人笔记《铁围山丛谈》记录的一个细节可印证汴梁夜市的繁荣:“天下苦蚊蚋,都城独马行街无蚊蚋。马行街者,京师夜市酒楼极繁盛处也。蚊蚋恶油,而马行人物嘈杂,灯光照天,每至四更鼓罢,故永绝蚊蚋。”彻夜燃烧的烛油,熏得整条街巷连蚊子都不见一只。

南宋临安人的夜生活同样丰富。《梦粱录》记载:“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早市从五更(凌晨三四点钟)开始,持续到深夜。“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惟中瓦前最胜,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赌博),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买早市者,复起开门。无论四时皆然。”

逛街、购物的人们走累了,口渴了,可以找个地方坐下来吃点美食,喝碗饮料,除了昼夜迎客的酒楼茶坊,夜市上还有各种饮食小摊,叫卖各色美食。“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又有沿街头盘叫卖姜豉、膘皮子、炙椒、酸儿、羊脂韭饼、糟羊蹄、糟蟹,又有担架子卖香辣罐肺、香辣素粉羹、腊肉、细粉科头、姜虾……”

宋朝女性并非我们想象中的“躲在深闺无人识”,她们也可以尽情享受都市夜生活。《东京梦华录》说,汴梁的潘楼东街巷,“北山子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人的夜生活当然不仅是逛街、购物与吃喝,还形成了一种独特而生动的夜市文化。瓦舍勾栏里夜以继日的文娱表演自不必说,算卦摊子亦是宋朝夜市文化的一部分。《清明上河图》中即有算卦摊儿。

宋代民间市井的夜生活是如此丰富、热闹,让皇宫中的人都心生羡慕。宋人笔记《北窗炙輠录》记录有宋仁宗的一则闲事。一日深夜,宋仁宗在宫中听到丝竹歌笑之声,问日:“此何处作乐?”宫人曰:“此民间酒楼作乐处。”宫人又曰:“官家且听,外间如此快活,都不似我宫中如此冷冷落落也。”市井间的喧哗将豪华的皇宫衬托得冷冷清清。

如果一千年前就有卫星地图,人们将会发现,入夜之后,全世界许多地方都陷入一片漆黑,只有宋朝的城市还是灯火通明。

(选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宋:现代的拂晓时辰》一书)

猜你喜欢

小商贩宋人夜市
Song in a cup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大法师与小商贩
没有一个武汉人逃得过夜生活
宋人悟道诗
古代夜市哪个朝代最流行
夜空
重庆首次授牌市级夜市
浅议商个人法律制度
论小商贩的商主体地位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